返回

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6章 过小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而这,很可能跟董傲雪的出现有关。 这辈子陆钧的人生里不再有许蔓兰,取而代之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的董傲雪。 由此导致陆钧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你们要做的保密项目,一定是对咱们华国来说很重要的项目。好好干,等着你们回来。” 苏舸郑重地说。 董傲雪走上前,一把抱住苏舸,把头埋在她肩头,眼眶泛起红来。 “我会的,我们两年后见。” 她声音有些哽咽地说。 选择为祖国为人民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大西北,董傲雪一点都不后悔。 但要离开亲人朋友,她内心是万分不舍的。 两天后,董傲雪和陆钧离开滨江,前往西北基地。 苏舸和盛启晖去火车站送他们离开。 望着远去的火车,苏舸内心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平静。 “在想什么?” 盛启晖在旁边问道。 苏舸盯着火车的方向说:“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光发热,其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因为这世上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并为之煎熬。而你、我、傲雪和陆教授,何其有幸,能够做一份自己真心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是啊,我们都是幸运的。” 盛启晖悄然伸出手,将苏舸的手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日子过得很快,一眨眼到了小年。 苏舸早就把先前画好的设计稿交给了朱厂长,并定好生产数量以及交货时间。 毕竟是津市纺织厂给店里代加工的第一批纺织品,苏舸不大放心,亲自跑了一趟津市,跟踪生产线直到产品入库,确认质量过关才放心地离开。 临走前,朱厂长向她保证春节一过,就把这批货运到滨江去。 对朱厂长,苏舸是放心的,两人毕竟已经合作多次了,相互之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再说还有合同的约束,不会延误店铺开张的时间。 从津市回到滨江,刚好是小年那天。 大院里家家户户都在打扫房子、祭灶台。 往年是苏舸和盛奶奶一起,今年苏舸不在,但好在有盛锐盛佳帮忙。 这段时间盛启晖也忙得焦头烂额,苏舸不在家的时候,他也一直泡在农机厂。 厂里今年在订货会上签下的订单,整整生产了一整年,为农机厂创下一百多万的利润。 一百多万是个什么概念。 下辖大兴公社的县城,一整年全县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 杨安农机厂一跃成为全县的知名工厂,甚至连滨江市的领导都对这家村办工厂有所耳闻。 这一年在全县总结大会上,县领导特意单独点名表扬了杨安农机厂。 大兴公社的主任参加了总结大会,接受到全场羡慕的眼神,那个心情别提了。这辈子都没这样舒坦过。 其他公社主任纷纷找到大兴公社的主任,要和他取经,怎么才能办出像杨安农机厂这样的厂子来。 大兴公社的主任连连摆手,“没有啥好法子,都是他们自己干的好。” 其他主任怎么能信。 有跟他关系好的直接问:“是不是怕我们取了经,抢了你们的生意。你尽管说好了,我们不办农机厂,可以用这个经验办其他厂子呀。” 大兴公社主任有苦说不出。 他是真的没经验,当初杨安农机厂办的有模有样后,大兴公社下面的其他大队也跟着学习过,有几个大队也跟着办了工厂。 结果没两年纷纷倒闭,最后还是只剩下杨安农机厂一家。 如果非要说有经验的话,那就是必须得先找到个像盛启晖一样的厂长才行。 问题是能吗? 不可能呀! 盛启晖那可是独一无二,打着灯笼找不到的人才! 小年前一天,盛启晖看着最后一辆载着零件的汽车驶离厂区,紧张了半个多月的神经终于放松下去。 最后一批货发出去了,预示着农机厂终于完成了今年全部订单。 下午,盛启晖让鲁国庆通知全厂各个部门,召开总结暨表彰大会。 会上盛启晖总结了一整年的工作,对几年表现尤其突出的职工做了表彰。 并在会上表示,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今年的奖金尤其丰厚,会后可以去财务室领取。 听到可以领奖金,奖金还特别丰厚,所有人都期待起来。 会议一结束,大家蜂拥着往财务室跑,都恨不得第一个领到奖金。 等到从会计手里接过厚厚一个信封时,农机厂的每个职工都激动地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这么厚的信封,里面到底有多少奖金? 怎么觉得几百块都有了。 几百块的奖金,这是啥概念,就算是最大的国营厂,都不可能给发这么多的奖金。 家里头一大家子都能好好过个安生年了。 职工们拿到厚厚一沓奖金,而农机厂几个股东则分到了大笔分红。 姜亮和孙卫民每人都拿到上万的分红。 谁能想到当初才投入几百块,如今竟然能成千上万地往回拿。 孙卫民拿到分红后,找到盛启晖。 “厂长,过完春节我想请假带慧文去沪市看病。” “可以。”盛启晖点点头,“正好咱们厂订购的生产线春节后交货,到时候你去把货接回来。” “好的,没问题。” 孙卫民痛快答应道。 忙碌了半个月,小年这天盛启晖终于能提早回家,后车座绑着一大扇猪肉,是杨安村杀猪,杨今普送的。 孙卫民、周小康、姜亮也都分到了猪肉,大家一路骑车回来脸上喜气洋洋的。 四个人推车进大院时,许大妈眼睛都看直了。 这么多猪肉,白花花的,晃得她眼睛都花了。 正赶上苏舸也从津市回来,还带了好些朱厂长送的津市特产。 有小麻花、油茶面等等,都是好吃的。 她随手把口袋里的小麻花,分给孙卫民、周小康和姜亮,每人都抓了好大一把。 还有油茶面,一人一包。 许大妈看到那些油汪汪的小麻花,散发着香气的油茶面,口水差点没掉下来,眼睛粘在上头挪都挪不开。 这些没眼力见儿的,自己在旁边站了这么大半天,也不说给她分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