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8章 大户和暴发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同,癸雪生亲自前来了。 当然,他的身边,还有另一个车队。 挂着的是王子舞的旗帜。 两列车队被要求停在了大同城南方的驿站。 才下车,就看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从他们所在的驿站道路一侧的木轨往南走。 这些粮食会在最短时间运到雁门山道北边的一座小邑,之后再根据情况调拨转运。 “燕国的木轨,花销巨大,真亏得他们供应得起这样的花销。” 王子舞的手下,一个叫做穷虎的男人双臂环抱,一脸不屑的说。 他是这一次王子舞一队的领头,祖先来自东夷有穷氏,通过祖上联姻的方式,随着嫁过来的女子进入土方的族群。 后来传承几年,开枝散叶,混到他这一代,混成了小部落的族长。 而且还是这几年才通过土方的扩张升迁上来的。 只是升迁上来之后,他却对燕国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他的颇有微词,就是为了讨好王子舞。 上次土方和燕国联军攻打有戎氏,王子舞受到了太多“羞辱”,深深恨上了燕国。 如此为了讨好王子舞,连带着他也是如此。 说太多了,哪怕王子舞不在身边,他也免不了习惯性的酸上两句:“有这个时间精力,还不如用来多开垦两亩地。” 此言一出,左右不少人都乐和和的应承,大放厥词起来。 癸雪生则没有理会他,双目盯着轨道车和车上的车轮,这是用两年左右的硬木从中间切出来大小差不多的凹槽,然后整根整根埋进地里的。 春天行动,本该道路泥泞难行,但有了木轨作为基底,整个运输队都不需要担心车辙影响,顺着木轨行动的运输效率还是大大提升。 相当于是在车轮上安装导轨,降低车轮摩擦力影响,也能让土地泥泞状况不至于破坏道路运输。 当然这些差不多只能用三年,三年之后,这些木质导轨,就得更换,否则必然朽烂。 只是眼下,他身边这群人还在放话,忽然走来几个驿卒,听得此言,呵呵冷笑:“鄙夫!我等燕国哪怕是奴隶一年都有两千斤粮食的收成,能保证自己吃饱,需要多开垦多少土地? 有这个闲心,不如琢磨吃好穿好用好。 修一条木轨花不了多少时间和心思,但能极大提高运输效率,能将我燕国实际控制地延伸更远。 而不是像你们一样,出了太原,啥也不是。” “你!” 有人听懂了,当场想要发飙。不过却是癸雪生这边的人,被癸雪生按住:“少废话,去弄马匹安歇!” 这人张了张嘴,想要说话,癸雪生继续说:“燕国的地盘,少惹事。况且,他说的是燕国方言,明显就不打算让我们知道,闹起来不好看。” 如此一言,他们只能叹息一声。 倒是之前说话的人打量癸雪生一二,露出和善的笑容:“倒是个明事理的。” “有劳准备吃食。”癸雪生依旧得体,递上关防文书和路引。 这人拿过来,一一对照来客,然后开始批竹简,不多时写了一份递给他们:“这是你们的饭票。 因为处于用兵时间,所有人哪怕是过往的客商,都必须按照往来等级,食用粮食,以保持状态。所以,你们很幸运,能吃到炒菜和豆腐。” “炒菜我是知道,但豆腐是何物?”癸雪生好奇问。 “豆腐猪肉汤。”驿长回答说,“加点葱姜,滋味宜人。这猪也是不凡,需要从小劁过,喂食草料、花叶,长到十周左右,就要加入糠敷,混合煮熟之后喂食,两年才能得到一头不含腥臊的肉。 这种养法,也被叫做肉香猪,一斤肉,差不多能换五斤粟谷。” 一听这话,癸雪生显得更好奇了。 被引入驿站内坐着。 这一次穷虎倒是没有放屁话了,毕竟驿站是二层建筑,中间宽阔的地面上铺盖红砖,填缝是石灰、砂石混合之后简单焙烧的产物。 一种类水泥,混合水之后搅拌均匀,有点黏性,是适用于防潮、填缝,但不适合铺墙。 但饶是这样,红砖铺地,还是奢侈。 穷虎也只能看看,他虽然是小酋长了,但也撑不起这样的场面。 而大同县外围的一座驿站,随便二十几个人,办公居住的地方比他的酋长屋子还好,还是让他没有底气发出嘲讽的声音。 “来来让让,菜来了!” 炒菜被送上来。 “一碟酱油豆腐卤鸡子。” “一碟韭菜炒鸡子。” “一碟酱油猪肉炖萝卜。” “还有一盆豆腐猪肉汤。” “最后是粟米饭。” 驿卒上菜,一边说一边介绍:“三菜一汤,请慢用。” 说完,他们走去各自的位置,聚在一起吃同样菜色的餐饭。 穷虎扫了一眼,刚想伸手去抓,就看到癸雪生拿出筷子、勺子,将汤打进碗中说:“若是不嫌弃烫手,你可以试试。” 穷虎脸色微变,又看向了不远处桌上,几个驿卒扫了他一眼,眼底尽是不屑,然后开始用自己的碗筷吃饭。 还有人不客气的呵呵两声:“蛮夷。” 鄙视链是无处不在的。 穷虎阴沉下来,左右看他这模样,小心说:“还是用勺子吧。” 穷虎拿起癸雪生打完的勺子,然后学着癸雪生先打汤,八成满,捧起碗尝一口,眼神一亮。 他倒是能克制,但他左右的人尝过滋味,顿时吭哧吭哧起来,胡吃海塞,也不嫌弃烫。 甚至没一会儿就因为卤鸡蛋打起来。 “我的!” “你都吃一个了!” “混蛋!都放下!这是我的!” 癸雪生依旧从容不迫,用着公筷,把自己那一碗填满菜,这才弄来粟米饭。 不管是哪一个动作,对比穷虎他们,简直精致到了极点。 该有的礼仪,一点不差。 当然,他这个礼仪比较繁复,因为他学的是辛屈写的《礼法·食礼》。 礼法这玩意儿,就是写出来折腾贵族的。 你是哪一个等级,你就得按照哪个等级秩序生活,当然第一代大家都是泥腿子,也懒得管,但二三代就不一样了。 与燕国这种重新倒退回部落状态后重新杀回来的邦国不同,有癸氏乃是山西诸姚,是山西重要的贵族部落之一。 他癸雪生更是少族长,未来的有癸氏继承人,妥妥贵胄。 所以他精通很多国家的礼仪习俗,毕竟出门在外,你要是不尊他国礼,容易起冲突和笑话。 因此他来燕国,自然用燕礼,而且还是燕国礼法的聚食礼。 辛屈当时写礼法的时候感觉很无聊,本来不想写食礼的,但后来因为部落内部因为多人同食引发了痢疾,让他一下子意识到或许可以将卫生概念杂糅其中,于是贴心将食礼分为三套:分餐礼、聚食礼、野炊礼。 分餐礼自然是贵族老爷们的礼仪,是典型的周礼变化版本,各种器具概念不一而足。 而聚食礼则是大众都必须要遵守的,强调病从口入,所以要用公筷、不用手抓饭等制度。 可谓直接明确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至于野炊礼,则是不轻易食腐、开凿灶要记得灭火、水要烧开等等内容。 哪怕是最低级的奴隶,想要变成燕国人,都要接受这一套礼法的洗涤。 所以,看到这群抢着吃出猪叫的人,燕国这边就是不屑。 食礼,可是燕国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蛮夷的区别之一,结果因为太好吃了,一群人直接上手抢卤鸡蛋。 甚至还大打出手。 这不是蛮夷是什么? 能吃多少吃多少,不够再问有没有,犯得着吗? 癸雪生吃完了。 而且速度一点都不慢,毕竟被下边一群人盯着,他也不自在。 “好吃。驿长,你们燕国的炒菜,确实独步天下,不同凡响。只是不知道,可否外传秘方?”癸雪生起身来到了柜台前,看到了坐在长椅上打算盘的驿长问。 “想要学?”驿长头也不抬,随意的从边上拿来一份版牍,大概十页,拍在桌上,“有辛通宝二十枚。这里头还有石锅、砂锅、鼎器做法,虽然不如铁锅好用,但可以练练。” 癸雪生拿起来,扉页写:《御膳菜谱三十道》。 三十道菜,二十枚通宝? 癸雪生摸了摸腰包,取出一串通宝,解开绳子,数出三十枚,放在桌上:“买了。” 驿长抬头一看,露出喜色:“好说!若是需要铁锅,可以在每月初一、十五派人去北平,那边有一家拍卖行,每个月会拍卖十口铁锅。 一口好铁锅能用一年到三年,作价可不低,最便宜也需要六千斤粟才能买一口。 不过相较于几年前需要万斤粟才能买一口比起来,便宜太多了。 毕竟北伯说过,过个五十年,铁锅才能普及给千家万户。 所以早买早享受,晚买不吃亏。” “多谢提点。”癸雪生眼底闪过一抹喜色。 六千斤粟就能买一口铁锅? 便宜啊! 一想到炒菜的滋味,值得! 但这个价格,让一旁猫着偷听的穷虎咋舌。 他一年从部落和自家耕地收成来的赋税,也就差不多六千斤粟。 结果只够买一口做饭用的锅! 而且还只能用一年到三年,这燕国的富庶,远超想象! 果然,燕国不愧是大户,真的富。(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