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债券与投名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82章债券与投名状 大明的战争债券是什么东西,常秉公作为晋商中的头面人物,自然也是了解过的。 说白了,也就是朝廷没钱了,先和民间借钱打仗。 等仗打完了,再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来还偿还债务。 在此之前,大明已经公开发行过数批战争债券了。 并且在战后均已经成功兑付! 总的来说,现在大明的战争债券的信誉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常秉公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便反应了过来。 “曹七爷你的意思是?” 曹瑞点点头说道。 “是这样的,我曹家准备入手一批朝廷最新发行的战争债券,也算是给大明交投名状了。” 比如说铁路…… “我孔家也一样!” 既然如此的话,那大明现在发行战争债券的目的就很明确了。 “常掌柜准备买多少?” 孔明端闻言,先是沉吟一阵,旋即开口询问道。 大明刚刚在京城抄没了京城八旗的产业,不可能缺钱,更不可能没钱支持战争。 “我常家就买八十万两!” “大清这几年从我常家这里大概勒捐了有价值四十万两的金银,以及各类物资。” 当然了,大明这边也有如果是用战争债券募集到的钱打仗的话,那抄家京城八旗所得到的钱就能被用于其他方面的想法在里面。 常秉公闻言,沉吟一阵,开口说道。 常秉公也不隐瞒,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曹瑞开口询问道。 无非也就是想要让山西的士绅商贾,借着购买战争债券的事情,来交一下投名状。 “为何?” “不知曹家这次购买了多少大明的战争债券?” 在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常秉公神情一动,开口询问曹瑞道。 曹瑞闻言,只是摇头道。 “没买呢,我们也是刚接到的消息,这不就来找常掌柜商议了吗?” 一旁的孔明端闻言,也是开口附和道。 语罢,两人将期许的目光看向了常秉公,似乎是在询问常秉公的意见。 “八十万两!” “这次大明卖战争债券,我直接翻倍买,如此的话,我常家之前向满清提供钱粮的事情,应该就可以翻篇了。” “以后不至于在被当做污点。” 现在常秉公怕的不是钱,而是有钱也没地方。 既然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钱消灾的机会,他自然不会吝啬。 虽然八十万两白银对常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但若是能够钱买个平安,常秉公也是乐意的。 曹瑞闻言,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曹家也照着双倍的标准来买吧。” 语罢,曹瑞脸上露出一个为难的表情,开口说道。 “只是,我曹家现在手上的现银不多,不知是否能向常掌柜拆借一部分?” 常秉公闻言,并没有拒绝,只是点头说道。 “你我晋商同气连枝,不就是拆借一下现银嘛,自是可以的!” “七爷需要多少?” 曹家也是晋商大户,虽然生意规模比不得常家,可却也是第一梯队的晋商。 现在常秉公帮曹家一把,将来肯定会有所回报。 曹瑞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曹家各房凑一凑,常掌柜再给我们拆借有個七八万两就足以了。” 常秉公点点头,批了个条子,让曹瑞随后和自己的管家一起去取钱。 常家是有自己的票号的,自然不会缺了现银。 一旁的孔明端也是开口说道。 “常掌柜,在下也需要拆借一部分……” 常秉公闻言,点头道。 “好说,好说!” …… 圆明园,九州清晏。 朱靖垵一边批阅着政务,一边询问一旁的张进道。 “张进,我大明最近发行的战争债券卖的怎么样了?” 一旁的张进闻言,先是低头思索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回殿下的话,我大明最近的战争债券在山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卖的都很不错。” “各地士绅商贾都在争相认购,已经快要售罄了。” 地方上的士绅对于战争债券这个投名状,纳的是心甘情愿。 别说大明的战争债券的信誉向来不错,兑现从来不成问题了,利润更是有保障。 即便这笔钱朝廷有借无还,他们最多也就是腹诽一下老朱家不要脸,但该买照样买。 无他,投名状这东西,该纳就得纳,这可不能犹豫。 朱靖垵闻言,先是眼睛一亮,旋即便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看来这天下大部分人也还都是识相的。” 张进闻言,低声说道。 “殿下,其实还有一事也挺有意思的。” 朱靖垵点了点头,示意张进讲出来。 张进也不犹豫,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是山西那边的晋商,很多晋商在买到朝廷发行的战争债券之后,刚出衙门就当街把债券的收据凭证给烧了。” 朱靖垵闻言,嘴角出现了一抹发自真心的笑容。 “呵呵,很好,很好,这些晋商还是很懂事的嘛!” 其实吧,战争债券的事情,朱靖垵确实是想要让士绅们叫一个投名状没错。 但他也确实没能想到,这些晋商的投名状能这么给力。 思索一阵,朱靖垵开口说道。 “很好,既然山西的士绅商贾表现的这么懂事,那想来朝廷在山西的施政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阻力了。” 张进见此,开口恭维道。 “殿下英明!” 朱靖垵再次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 “接下来的话,从南京那边调一部分皇家科学研究院下辖的勘探人员去山西,探查一下山西方面的矿产资源。” “接下来,山 西方面的发展重点,将在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上。” 后世要说起山西来,第一印象是什么? 无他,煤老板! 煤炭大省就是贴在山西脑门上的标签。 既然如此的话,接下来要怎么发展山西,那还用说吗? 当然是从矿产开发着手了! 虽然矿产开发会污染环境,但是这却也是工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或者说付出的代价。 先污染后治理,是一个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他总不能为了保护环境,就不发展工业吧? 这特么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 这可要不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