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5章 满蒙大公国与战俘处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若是能在永璇这里得到信任,那么,接下来他或许就可以利用永璇的身份,在沙俄这边站稳脚跟。 甚至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永璇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一变,然后开口说道。 “什么意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永璇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满是警惕和戒备。 很显然,他对范伯永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并不信任。 永璇可是知道范伯永这家伙干的破事的,库伦之所以会那么快陷落,范伯永这货的背叛得占一半。 范伯永见此,忍不住有些尴尬,但还是开口说道。 “殿下若是信我,我可以尝试说服罗刹人支持您在库伦复国,恢复大清社稷。” 范伯永现在属于是两头骗,他惟一的资本就是他曾经的中国人的身份,以及范家曾经是大清的皇商,他可以在永璇这边递上话。 永璇闻言,脸上的醉态稍稍缓解,开口询问道。 “此言当真?” 范伯永点头说道。 “这是自然,小人若是没几分把握,又岂敢来叨扰殿下。” 永璇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开口说道。 “我可以相信你!” “若是范伯永你真能推动罗刹人支持本王复国,本王可以承诺,将来可以册封你为大清军机领班,让你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永璇也知道,现在的自己其实一无所有。 自己若是想要翻盘,就必须利用好自己能调动的一切资源。 而现在自己能动用的资源,无非也就是自己大清亲王的身份,以及封官许愿罢了。 既然范伯永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官位,只要他能帮到自己,给他也无妨。 反正对于现在的永璇来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失去的了。 范伯永闻言,眼睛猛地一亮,开口说道。 “殿下放心,小人定然全力促成此事。” “我范家世受大清国恩,乃有今日之荣华富贵,小人愿为大清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永璇闻言,心中虽然膈应范伯永的不要脸,但还是开口说道。 “大清能有范卿家这样的忠义贤良,实乃我大清之幸,天下之幸啊!” “……” 两人一阵虚伪的客套外加商业互吹,很快,范伯永便带着永璇前去见波雷斯去。 回到那间会议室,永璇没说话,范伯永上前几步,俯身在波雷斯耳边,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小人已经劝动永璇了,他愿意出面配合沙俄帝国控制蒙古草原。” 波雷斯闻言,微微颔首道。 “如此便好!” “但还有一事!” 范伯永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请讲!” 波雷斯斜眼看了一眼颓废的永璇,开口说道。 “以后没有什么大清了,只有附庸于我沙俄帝国的满蒙大公国。” “永璇作为满蒙大公,必须得向女皇陛下宣誓效忠,将来也得常居圣彼得堡。” “每年可以抽出一段时间到满蒙来视察他的领地!” 叶卡捷琳娜也只是一个女皇而已,皇帝怎么能够册封皇帝呢? 为了将来沙俄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取得蒙古草原的控制权,永璇现在必须得向叶卡捷琳娜表示臣服。 而让永璇久居圣彼得堡,波雷斯自然也是为了能够实际取得蒙古草原的掌控权。 只有永璇本人不在蒙古草原,波雷斯这边才能更为顺利窃取他的权柄。 至于说叶卡捷琳娜会不会同意此事? 波雷斯觉得问题不大。 他会动用自己的政治资源,来全力促成此事的。 一想到自己将来或许可以对女皇一亲芳泽,想起女皇那丰腴的身段,那风韵犹存的模样,波雷斯就感觉自己的热血有些上涌。 范伯永闻言,来到永璇身边,转述了波雷斯的要求。 永璇闻言,忍不住用力握紧了拳头,只感觉一阵屈辱。 什么时候,大清竟然要被洋人如此轻视了? 但是,事已至此,永璇手上没兵没钱没权,有的只是一个虚名,他完全没有同波雷斯进行博弈的资本。 虽然感到屈辱,可最终也只能是咬牙说道。 “好吧!” “劳烦转告波雷斯总督,条件我答应了。” 波雷斯闻言,从座位上起身,上前来拥抱了永璇一下,哈哈大笑道。 “好啊,好啊!” “恭喜阁下你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相信我,伟大的女皇必须会帮助阁下复国的。” 永璇闻言,也只能是脸上强撤出一抹笑容,开口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 南京城外,官道上,一辆辆囚车前后相连。 囚车内,一名名战俘戴着镣铐枷锁,只露出一个脑袋。 南京的百姓们自发的来到官道前后看热闹,对着这些战俘指指点点。 “这些都是些什么人啊?” “怎么都带着枷,还光着屁股?” 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牵着自己的儿子,在人群中开口询问道。 一旁,一名长衫老者闻言,开口说道。 “这些啊?这些都是朝廷大军在收复京城时抓到的战服,看那些牌子,上面不都写着呢吗?” “好家伙,丢了京城,就连亲王都被大明俘虏了好几个,鞑子这下算是彻底完了。” 一旁的众人议论纷纷。 “谁说不是!” “太好了,这下可太好了,清狗终于完了,这天下要重新太平咯……” “嘿,这几个清狗竟然光着屁股,亏他还是个王爷呢!” “就是就是,什么王爷,看起来也和寻常人没什么分别嘛!” “嚯,那家伙事好精巧,小的还挺别致的。” 感受着四周围观百姓指指点点的目光和眼神,永琰和永瑢两人只感觉想死。 一群人 被从北京押送往南京,一路上都是这么来的。 赤身裸体的被关押在囚车内,被沿途无数百姓所审视。 大清最后的体面,算是被他们给丢尽了。 永瑢想要以袖拂面,但双手被木枷枷着,完全动弹不得。 看着眼前那高大坚固的南京城,永瑢声音中满是绝望的开口说道。 “早知今日会被如此羞辱,当初孤何不战死啊!” 一旁的永琰也是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因为他知道,现在京城八旗已经被明贼给清算了一遍。 八旗的骨头,这下算是彻底被打断! 大清复国,再也没有指望了! 就在押送着战俘的队伍即将进城的时候,朱简灼也是接到了献俘的队伍抵达南京城外的消息。 第一时间,朱简灼便振奋了起来。 既然战俘抵达了南京,那献俘大典便也该搞起来了。 他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去找老朱同志汇报工作了! 与此同时,朱简灼也是接到了自己儿子的回信。 看到了自己儿子对于大明定都问题的建议。 以及他准备先坐镇北京,统筹北地战事的计划,把关重工业发展的计划。 朱简灼看完自己儿子的回信,当即下令召集大明内阁的诸位成员,准备议事。 很快,大明内阁的几位重要人物,便都抵达了朱简灼的书房。 朱简灼目光环视一圈,一边吩咐人给诸人赐座,一边开口说道。 “今日召大家前来,主要有三件事需要商议,并做出决策。” 大明的内阁诸位大臣闻言,纷纷开口说道。 “陛下请讲,微臣洗耳恭听!”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张嘴扔出了一个大炸弹。 “首先就是朕的禅位事宜。” “自朕率众起兵反清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如今天下一统已成定局,朕对大明的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现如今,朕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无力继续操劳国事,是故朕准备要禅位于太子,然后专心养病,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大明的内阁诸臣闻言,纷纷下拜道。 “臣等谨遵圣谕。” 关于皇位交替的事情,朱简灼说出来,也就只是说说而已,没准备真的征求臣子们的意见。 大明的内阁成员们也都是人尖子,都明白这一点。 自然是朱简灼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他们知道自己没资格在这样的大事上指手画脚。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道。 “很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内阁和司礼监立即准备禅位的大典与圣旨吧。” 王顺和杨和闻言,站出来说道。 “臣/奴婢,领旨!” 朱简灼目光环视一圈,继续说道。 “第二件事,是有关定都事宜。” “太子的意见是今后大明仍旧采取两京制,暂且以南京为主,北京为辅。” “但是,朕觉得在南京的宫室修建完毕之前,朝廷先将行在转移至北京安置,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众人闻言,再次齐声说道。 “陛下圣明!” 现在南京的明皇城早已彻底废止了,留在原地的只是一座废墟。 老朱家一家子住在原江宁总督府的府邸内,是挺憋屈的。 况且,江宁总督府的规格和皇宫比起来就太小家子气了,暂且将就一下住一段时间或许可行,但要从长远来看,皇宫是不得不修的。 否则的话,成何体统? 是故,朱简灼准备要迁至北京,将北京那边的皇宫和皇家园林先利用起来。 这也是他和朱靖垵商量出来的事情。 见众人赞同,朱简灼开口说道。 “还有第三件事,朕和太子商议之后,决定要修建一条联通南北二京的铁路线。” “线路勘探,技术储备,招募工人等工作,全部都要立即开始实行,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便着手动工。” “朝廷各部要做好配合工作,不得有误!” 朱简灼也是有一定的战略目光的,自从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在他面前展露了一次蒸汽机车的试运行之后,他便意识到了铁路的战略价值。 自那时候开始,他便和朱靖垵开始商量起了修建铁路的事情。 只是由于之前大明朝廷上下各部门均要为了统一战争而服务,是故修铁路的事情便耽搁了。 如今,眼瞅着统一战争要打完了,最起码汉地是要被尽数收复了,朱简灼自然会琢磨着将铁路的修建计划给提上日程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简灼还准备要在铁路修通之后,便着手挤了漕运这个大脓包。 当然了,朱简灼现在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知道就凭自己现在的身体,是无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将来还是交由自己儿子多费心吧! 王顺闻言,表情有些究竟的开口说道。 “陛下,铁路固然好用,但其却是要用精铁来铺路,修建成本是否过高了?” “微臣怕朝廷的财政不能支撑!” “不若等过些年,朝廷财政宽裕些,再着手修建?” 王顺身为大明内阁的首辅,大明的大管家,对于当前大明朝廷的财政情况心中有数。 为了避免朝廷破产,他不得不站出来表示反对。 总结一下:这铁路不是不修,而是要调修,要灵活的修。 朱简灼闻言,却只是摇摇头说道。 “用度问题不必担心,太子在北京抄没了一大笔八旗旗产,收获颇丰,足够修建一条联通南北两京的铁路,还绰绰有余的了。” 王顺见此,也只能是下拜道。 “微臣遵旨!” …… 南京城外,孝陵! 在无数南京百姓的注视下,大明在孝陵内外举行了献俘大典。 朱简灼亲自来到孝陵,向老朱同志提交了一份工作报告。 而那大量的清军战俘,八旗旗人,就是他所做出来的实际成果。 想来老朱对此应该是挺满意的。 在献俘大典结束之后,朱简灼对那些战俘的去向进行了安排。 一部分被安排去了河南,准备着实重修决口的黄河大堤。 一部分被安排去了大员岛和辽东等地进行垦荒。 除此之外,还有西南方向。 大明准备要着手扩宽西南地区的官道,以便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力度。 虽然目前朝廷对于西南方向采取的策略是拉拢土司,以稳定局势。 但等局势稳定了,肯定是要进一步进行改土归流,完成对西南地区的实控的。 到时候,道路通畅就是第一前提! 否则的话,军队都顶不进去,西南的地方怎么能够平定呢? 也就是说,就目前来看,这些八旗战俘还是有着不小的作用的。 很多大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一般的施工地段还好说,招募工人就行,无非也就是点钱的事情。 可很多地方,自然环境已经恶劣到需要拿人命去填才能解决。 这不,好钢不就用到刀刃上了吗?(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