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7章 激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万一那些因为大明禁绝贸易而利益受损的权贵施加影响力,那他觉得女皇够戗能顶得住压力。 怎么说呢,女人和男人毕竟不同。 先天生理上的差距,使得女人在政治上比男人更难得到支持。 叶卡捷琳娜之所以能够上位,借了不少权贵的力。 如果没有那些权贵的站队,叶卡捷琳娜的皇位能不能坐稳真不好说。 但是,事已至此,彼得罗耶夫再说后悔什么的已经迟了。 现在他唯一所能做的,便是指挥部队,尽快攻取绥远城,进而南下大同,进攻明国的九边,借此来逼迫明国退步…… 至于说绕过绥远,直接去进攻大同? 怎么说呢,绥远城内的明军又不是摆设。 彼得罗耶夫即便胆子再大,也不敢把一支万余人的精锐敌人留在自己背后,自己率军南下的。 万一自己南下之后,敌人出城断自己后勤怎么办? …… 绥远的战事还在继续。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雪花。 鹅毛大雪夹杂着白毛风呼呼啦啦的吹刮着,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联军不得不暂且叫停了挖掘战壕的进度。 一群人开始躲在帐篷内瑟瑟发抖。 抗冻虽抗冻,但并不代表不怕冷。 大雪纷飞的还要去和冻土较劲儿,一个不好容易给人逼反。 但绥远城内的明军的日子却是依旧舒坦,每一间营房内都点有火炉子。 室内温度虽称不上温暖如春,但也冷不到哪里去。 除此之外,明军还给每个士兵都下发了新的棉衣和棉被,用于保暖御寒。 现在的大明不缺钱,自然不可能亏待了这些在关外坚守孤城的勇士。 过冬所需要的一切,在敌军抵达之前,朱靖垵早就给他们安排好了。 雪连着下了好几天才停。 等到太阳重新升起,联军便再次开始了挖掘战壕的进程。 时间又过去了差不多小半个月,战壕终于被挖通了。 几条战壕通到了明军布置于城外的工事前百来米的地方。 当然,并非联军这边不想继续往前挖,干脆挖到绥远城下,而是他们做不到。 他们要是再继续往前挖,明军的手榴弹就要能直接从防御工事内扔进壕沟里了。 这还挖个鸡毛? 接下来,双方便只能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绥远城内外的气氛越发低沉。 战争一触即发。 彼得罗耶夫穿着一身厚厚的熊皮大氅,戴着一顶毛帽子,带队来到绥远城外进行侦查。 在侦查了许久之后,他亲自制定好了攻城方案,旋即下令己方部队向着绥远城发起进攻。 …… “快!快快!” “鞑子要上来了,全军备战!” “第一连,第二连跟我走,集结备战。” “……” 见敌人准备正式发起进攻,绥远城内的明军也是迅速做出了应对。 黄惟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外边套着保暖的呢子大衣,手上戴着白手套,登上了绥远城头。 眺望着城外敌军的动向,黄惟开口交代道。 “此战,一旅负责城外防线,二旅负责绥远城的城防,三旅担任预备队随时增援。” “让骑兵旅的弟兄在城内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各部炮兵统一听指挥,准备对敌人的重要目标进行重点打击。” 虽然绥远城的城防坚固,但被动挨打不是明军的风格。 城外的那几道防线必须得利用起来,层层阻击敌军,方能确保绥远城万无一失。 黄惟军令下达,众人齐声应是。 战争一触即发。 绥远城的城门被从里面打开,一队队穿着胸甲,戴着头盔的明军士卒开出城去,进入了绥远城外的几道防线之中,准备接敌。 现在的明军中已经几乎没有重甲单位了。 但各主力部队却是普遍装备着单面胸甲和头盔。 火器时代的军队装备盔甲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明军所装备的胸甲和头盔准确的来说,应该算是防弹衣和防弹头盔。 较之传统的盔甲,明军现在所装备的胸甲和头盔在尽量减轻负重的同时,还能提供不错的防护效果。 对于在战场上减少军队的伤亡率是有着极大的效果的。 怎么说呢,现在的明军所实行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精兵政策。 那一个个士兵都是千锤百炼,经历过数年征战磨炼而打熬出来的精锐,而不是一个农民发支枪练两个月就拉上战场的炮灰。 死一个都心疼! 自然是得尽量减少军队的伤亡率了。 再说了,给军队提供防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肯定是可以左右战争的胜局的。 设想一下,战场上两支军队排枪对射。 一方穿着盔甲,一方却完全没有防具。 你打我一枪,我不一定会死 可我打你一枪,你一定会死。 在双方士气和战斗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绝对是没有防具的一方先崩溃。 …… 路军义接到命令,跟着队伍来到了绥远城外的第一条防线上,准备迎敌。 他趴在了战壕内,扶了扶歪了的头盔,然后将目光看向了前方。 前方最多百来米的地方,便是那道敌人所挖通的战壕。 那道战壕内,是影影绰绰的人头。 一个个手持弯刀攻坚的蒙古兵正在跃跃欲试,准备向要绥远城的方向发起进攻。 路军义手中端着装填好的火枪,眼睛,准心,目标,三点一线,瞄准前方。 战壕内,他们的连长正在扯着嗓子大喊,指挥着战斗。 “待会儿等敌人冲上来,不要着急开火。” “等听到命令之后,再行齐射。” “打完一轮齐射之后,一排长准备带人拼刺刀,把冲上来的敌人挡住,不可让其攻入我军战壕。” “二排三排趁此机会迅速完成装填,然后交替开火。” “交替开火三轮之后,二排发起刺刀冲锋,将一排换下来修整……” 这名连长叫做洪长泰,据说他以前也和他们一样都是泥腿子,但人家敢打敢拼,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之后,便被选入了大明皇家讲武堂军校学习。 完成军校的学业之后,洪长泰被安排重新入伍。 刚刚入伍便是排长,几次战斗后就被提拔成了连长。 <divcss="ntentadv"> 这样的提拔速度让路军义等人感到羡慕不已。 路军义暗暗发誓,这一战自己一定也要立下足够的军功,然后也去讲武堂学习去。 就在前线积极备战的时候,战场上响起了一阵低沉但穿透力极强的号角声。 连长洪长泰听到这声音,脸上的表情一变,开口说道。 “准备战斗,都准备战斗,敌人要上来了!” 说话间,他拔出了腰间的指挥刀。 一手拿着手铳,一手拿着指挥刀。 他这样的基层军官在战场上的任务可不光是指挥战斗,还要担负起督战的任务来。 路军义等人闻言具是神色一凛,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火枪。 随即,便见前方不远处的壕沟内,开始有敌人跃出,然后向着绥远城杀来。 一把把弯刀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寒光。 下一瞬间,便只听得一阵阵炮响。 轰隆隆!轰隆隆! 绥远城头的明军炮组接到了军令,然后开始开火。 绥远城头不断的腾起一团团硝烟。 一发发炮弹划破空气,向着跃出壕沟的蒙古兵射去。 炮弹落地,在明军的防线前炸起一团团火光。 气浪滚滚,硝烟弥漫。 破片四散开来,眨眼间便撕碎了数人的身体。 那些蒙古人才刚刚跃出壕沟,便受到了一波迎头痛击。 他们的攻势明显出现了迟滞! 但是,在后方的督战队的逼迫下,那些蒙古人也只能是继续向前。 喊杀声响彻战场,轰隆隆的炮击声仿佛要将一切都给覆盖下去。 但由于明军的火炮射速不算快,是故,那些蒙古人在扛过一轮炮击之后,便继续向前冲去。 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多就。 啪啪的火枪齐射声便响了起来。 战场上又是一阵硝烟弥漫。 眨眼间,冲在最前面的那些蒙古人便如同割麦子般,齐刷刷的倒下去了一片。 紧接着,便是一枚枚手榴弹被投掷了出去。 爆炸声中,刺耳的冲锋号声响起。 明军主动向着被手榴弹炸的人仰马翻的蒙古人发起了刺刀冲锋。 喊杀声中,蒙古人在面对明军的刺刀时,开始不自觉的露怯。 不少人都是站在了原地,不敢在继续向前。 甚至有人开始转身便跑。 从众心理之下,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双方甚至还没正式交兵,那些蒙古人便溃了下去。 冲锋中的明军士卒看的一脸懵逼。 但却也只能是停下冲锋,准备撤回防线内。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蒙古人刚刚是在示敌以弱,明军并没有一股脑的往后跑,而是各部交替掩护,有序撤回了防线内。 说起兵员素质来,现在的大明绝对堪称是冠绝全球的。 基层军官大多都是军校毕业,系统性的学习过军事知识与战争指挥。 士兵也大多都是经历过战场磨炼所打熬出来的精锐老兵。 两者相加,爆发出了相当惊艳的化学反应。 最起码,彼得罗耶夫和科耶维奇两人看着望远镜中的一幕,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因为,通过刚刚的那一次试探性进攻,彼得罗耶夫和科耶维奇已经看出了明军的深浅。 首先就是明军的炮打的很准,这说明明军的炮手素质很高。 其次就是明军的战术配合得当,各部配合相当密切,完全没有生涩阻滞之感,这则是说明明军的基层军官的军事素质很高。 最后就是明军哪怕是后撤都是有序后撤,这说明明军的组织度和士兵的军事技能都很出众。 这样的一支军队绝对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 最起码,彼得罗耶夫自认为自己手下的军队是做不到刚刚明军所展现出来的军事素质的。 灰色牲口们确实骁勇善战,但他们最大的优势也就是不怕死了,说起军事素质来,真的算不上太优秀。 深吸一口气,彼得罗耶夫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让大军撤下来。” “稍作修整之后,再行发动攻势。” 彼得罗耶夫的命令下达,前线的蒙古兵们开始向后撤去。 但很快,占据着兵力优势的他们,便再次向着绥远城发起了进攻。 只不过,为了打开局面,这次彼得罗耶夫没只让蒙古人上,而是派出了一支自己手上的哥萨克。 准备用这些哥萨克再去试探一下明军,顺带看看能不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突破。 战鼓声继续响起,联军再次向着绥远城发起了攻势。 当然了,彼得罗耶夫并没有让哥萨克打前锋。 打前锋的依旧是那些蒙古人,一名名身材高大的哥萨克紧随其后,在发起进攻的同时,还承担着督战的任务。 虽说现在的蒙古人和沙俄明面上互不同属,但一件十分明显的事情是,在联军中,沙俄占据了主导。 蒙古人虽然人多,但却处于下位。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 除去永璇这个草原共主是沙俄册封的满蒙大公,以至于蒙古人名义上变成了沙俄的附庸之外。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因为彼得罗耶夫和科耶维奇手上的实力要强于蒙古人了。 别看沙俄人少,但由于训练以及武备等诸方因素,他们的战斗力绝对要在蒙古人之上。 这也就使得在联军中,沙俄占据了主导。 当然了,如果蒙古各部联合起来,肯定是有资格和沙俄掰手腕的。 但是,谁叫他们是一盘散沙呢? 永璇这个草原共主,也只是名义上的共主而已,真要说他对蒙古各部有多强的控制,那就是扯淡了。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明军的威胁,永璇也坐不上草原共主的宝座。 …… 战争仍在继续! 面对冲出壕沟的敌军,明军的炮击紧随其后。 一发发炮弹落在敌军的人群中,爆炸声中,残值断臂漫天飞舞。 明军依旧是按照刚刚的战法,先齐射,再扔手榴弹,随后发起刺刀冲锋…… 但是,这次当明军和蒙古人短兵相接之后,那些蒙古人却是并没有立即败退下去。 因为,就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名名张牙舞爪的哥萨克。 双方迎面相撞!(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