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山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8章 桃花园聚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等谢仁义一下车,李隆启和周时刚,开始轮番向俞敏介绍谢仁义的情况。 白面书生,英俊潇洒,孝顺,勤快,生活能力强...... 说着说着,无意中,说道了谢仁义的女儿和前妻。 李隆启说:“他女儿胖得不行。已经两百多斤体重了。” 周时刚说:“我有好几年没看到他女儿了。现在这么胖了吗?” “可不是?!下个楼梯都困难的要命。” 徐月莹问:“谢仁义是不是很勤快?” “是的。以前没离婚的时候,家里的事,全是谢仁义做。谢仁义炒得一手好菜。” “他老婆不做家务吗?” “哎呀,都是谢仁义。把老婆孩子惯成了家里的两个老爷。里里外外,全是谢仁义做。” “那他老婆做什么?上班吗?” “他老婆没工作。天天晚上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跳舞。结果发生了婚外情,跳丢了。” 俞敏本来没插言,这下忍不住问道:“他老婆是不是长得蛮漂亮?” 李隆启回答:“是很漂亮。” 周时刚不赞同:“也不是太漂亮。” 周时刚说:“谢仁义这么好的人,她还嫌弃。将来不见得能找到比谢仁义还好的。” 李隆启说:“谢仁义也是,没有骨气。离了婚,还舍不得。还天天继续为女儿和前妻忙活。” 俞敏问:“离了婚还住在一起?” 李隆启说:“是的。房子本来是谢仁义的。离婚给了老婆女儿住,自己没地方住。” 周时刚说:“好象最近,他老婆要搬出去住了。” “没有吧。” 周时刚说:“好象他老婆新找的男朋友有房子,就在电力新村。” 俞敏听了,半真半假,心里埋怨道,周时刚,你想害我是吧。这么复杂的关系,怎么想起介绍给我。 李隆启和周时刚同时说:“他家里情况是有点复杂。但谢仁义这个人还不错。” 徐月莹说:“只要人好就行。跟着他过日子。不会让女人受委屈。” 俞敏说:“算了。等他家里的事,扯清楚了再说。以后你们几个,谁也不许提这件事。” 在舞厅里,徐月莹是最活跃的一个。曲曲不拉。令俞敏想不到的是,李隆启居然会跳舞。还可以带徐月莹转快三。 徐月莹高兴地说:“以后,你们要多陪我们来跳舞。” 李隆启说:“你饶了我吧。今天要不是为了陪你们俩,我才不上舞厅呢。” “那你的舞怎么跳的这么好?” 李隆启说:“以前跳的多啊!现在都一把年纪了,对这个不再感兴趣了。顶多打打小牌,喝喝小酒。” 徐月莹嗔怪道:“就知道打牌喝酒!” 谢仁义来了。一进舞厅就碰到个熟悉的女人。拉着他跳舞。徐月莹说:“讨厌!也不来和我们打个招呼。” 谢仁义说:“跳完这曲,就过来。” 谢仁义当然不会失礼。面面俱到地和每个人跳了一曲。对俞敏更是格外热心。看的出,谢仁义对俞敏很满意。但俞敏脸色冷,爱理不理的样子,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似的。 过了两天,徐月莹打俞敏电话,说:“谢仁义请我们去吃饭。” “哦,周时刚呢?” “他不在,去省城出差了。” 俞敏有顾虑:“周时刚不在场,我们怎么好意思去呀。还不熟悉呢。” “那要什么紧。我和谢仁义已经很熟悉了。” “怎么熟悉的?” “你还记得吗?那天跳完舞,我和他一起散步,他送我回家的。一路上聊了很多。” 俞敏嗔道:“你这家伙。见人三分亲。五分钟就可以和人熟悉得象老朋友。” “刚才谢仁义打我电话,说了吃饭的事,叫我联系你。等下有车来接我们。” “去哪吃饭?” “桃花园。” 俞敏说:“有点远哪。” 徐月莹说:“李隆启已经先去了。是他邀请我们去他在桃花园的家里吃饭。” “呵,又是李隆启请客呀!” “是的。去吧。那里好玩。” 半小时后,谢仁义和徐月莹来到洗脚城院子里接人。俞敏问:“晚上还回来吗?” “回来。” 徐月莹急得什么似的:“我们早一点去,下午在河里划划船。” 徐月莹强调一句:“今天你们不准打牌。都陪我去河里玩。” 谢仁义对徐月莹说:“我教你学打牌。” “我才不学呢。” “现在大家都打牌。你一个人不会,就不好玩了呀。” 徐月莹说:“那我也不打。” “为什么?” “我不喜欢打牌。” 俞敏笑道:“你就喜欢蓝蓝的天,绿绿的水,和舞厅里吵死人的音响。” 徐月莹说:“那才叫享受生活呢。哪象你们,一有空就坐着打牌。一天到晚都不活动。血脉都坐死了。” 谢仁义却说:“样样都要会一点嘛,这样才能适应生活。” 到了桃花园李隆启家。 李隆启的妈,坐在堂屋前择南瓜花菜。李隆启正从厨房忙完出来。光着膀子,满头大汗。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刚好忙完。在蒸腊肉。六点开餐。可以吧。可以先打三小时牌。” 谢仁义说:“好,摆桌子!” 徐月莹不干,嚷嚷道:“路上说了不打牌的,你们又要打牌!” 谢仁义笑起来,露出一颗银白色假牙,说:“小郭,你带徐美女去划船。我们三个人打牌。” 小郭是李隆启的司机。 小郭说:“好。” 徐月莹不高兴地跟着小郭走了。留下的三个人开始打牌。腊肉的香味,从厨房里源源不断飘出来。 俞敏说:“你家的腊肉,怎么这么香啊!肯定是你妈妈她老人家亲自熏制的吧。” “是的。等下还有粉蒸肉、腌萝卜条。都是我妈亲自做的。好吃得很哪!” 俞敏问李隆启:“你和周时刚、谢仁义都是初中同学。他们俩都是东河的,怎么你不是东河的呢?” “我是啊。” “那怎么,你妈妈住这里。” 谢仁义说:“他妈妈本来住东河。李隆启看到这个地方风水好。就买了这块地,盖了房,把他妈接过来了。” 俞敏夸赞道:“哟!你是个大孝子啊!” 李隆启解释道:“东河太远,这里离市区就很近了。是吧。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照顾母亲就比较方便。” 俞敏不解:“那为什么不接到城里的家里,不是更方便吗?” 李隆启说:“这你就不懂了。我选择这个地方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妈和我老婆不好相处,住在一起要生气;二是,我妈在农村生活习惯了。这里和农村差不多,可以种菜种果木。我妈也自由自在多了。” “你看,我盖的房子都是瓦屋木房。我妈喜欢。她不喜欢住电梯楼。” 俞敏看一眼李隆启的妈,一个穿得朴素而干净整洁的老太太。又望望庭院里参天的枣子树、李子树、梨树、葡萄树......。俞敏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俞敏心想,要是我也有这经济能力,在这里买块地,盖个房,把我妈和弟弟也接过来住。那该有多好,我妈该有多高兴啊! 俞敏羡慕地对李隆启说:“你可真孝顺,能干!” “这里的地价不便宜吧。”俞敏又问。 “现在的市场价,早翻了好几倍了。我买得早,这么大一块地,当时才花了几千元。要是放到现在的话,至少五万元以上。” 俞敏又问:“你咋就看准了这里会发展?” “城市人口膨胀性增长,迟早得向周边郊区扩展啊!只是没想到发展速度这么快。我以为五年以后,才会发展到这里。哪知道,才两年时间,这里就被开发成休闲农家乐场所,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被保护起来了。” 谢仁义说:“这几年,S市的城市建设,确实很快。” 李隆启看俞敏发着呆,思绪已经飘得老远了,说:“呵呵,你想什么去了,你打错牌了!” 俞敏一看,可不是?!跑了两跑,打出去一张牌。俞敏少了字了,变成相公牌,不能胡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