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至今。
韩非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忐忑!
他也不知道。
自己到底在忐忑些什么!
可一想到即将与传说中的白安将军见面,他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
一步。
两步。
三步。
韩非带着张良跟红莲,迈步进入了县治的大门。
穿过了院子。
终于看到了那道身影。
顿时!
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直冲他的天灵盖,让他浑身都在颤抖!
白安。
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年轻!
脸庞上。
还有着未曾全部褪去的稚气!
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成为了大秦的栋梁之一,还一手打造了如此辉煌的长安城!
七国百姓和睦。
稚童能有书读。
整个长安,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辉煌的未来,甚至一眼望不到头!
更让韩非心中震动的,还是在白安对面坐着的那人。
“老师!”
哪怕隔着遥远距离,韩非还是直接向着那道身影下跪,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
须发已经全白的老者,本来正在跟白安手谈。
听到动静后。
当即转过了头。
而后。
呵呵笑了起来。
“老了,老了。”
“刚才白安将军,非说门外有人,我还以为,是他想要偷子,随口编的借口。”
“没想到。”
“还真是有人,而且还是我的门生。”
“快起来吧。”
“帮白安将军出出招,免得他等下输子又耍赖。”
白安笑骂起来。
“你这老头。”
“我什么时候偷子了!”
刚才。
正是他凭借敏锐的五感,察觉到了有客人拜访。
这才命令绯颜开门。
没想到。
来得还是贵客!
他看向韩非,发现这位的法家大才,眼中的光芒,还未被磨灭。
韩非在红莲跟张良的搀扶下,到底还是起来了。
他犹豫片刻。
这才艰难开口,询问起白安。
“白安将军。”
“你我初次见面,虽然非接下来的话语,可能会有些唐突。”
“但非还是想问上一句。”
“长安是怎么回事,我的老师又为何会在这里?”
白安笑了笑。
很是意味深长的回了几句。
“我在长安,实现了一些设想,效果还算不错。”
“但是要放在其他地方,那就不一定了。”
“盘亘的势力,太多,太多!”
“想要改造一个地方。”
“不是自上而下,就只能自下而上,要想谁都不得罪,根本不可能。”
“公子既然来到长安了。”
“不如多逗留几日,或许会有一些收获!”
韩非作为后世留名的学者。
一直是极其矛盾的存在。
既想要有一番成就,身为王室,又舍不得抛弃韩国。
老者。
也就是荀况,儒家荀子。
他这时也撑着年老的身躯,起身来到了韩非面前,拍了拍韩非的肩膀。
“我上次来秦国,还是秦昭王时。”
“那时的秦国,就已经很好,很好,只是严刑峻法,让百姓太过受苦。”
“本来。”
“我也是不想来这里,只想要老死兰陵。”
“没想到,春申君再三请我使秦。”
“我这把老骨头啊,这一路上车马颠簸,差点就去追寻孔子先师去了。”
“不过来到这里后。”
“我是越发的感激春申君,感激他,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秦。”
“一个就算不连年征战,也能过得很好的大秦。”
“也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一个,跟大同社会无比相似的氛围。”
“白安将军下棋虽然臭了一点,但是说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你不用过多考虑,就听白安将军的,在长安多待几天,休息休息吧。”
“另外。”
“建成学堂,是你老师我的功劳,别被白安那小子给骗了。”
“走吧。”
“跟我去那个学堂看看。”
说到最后。
荀子的老脸上,还洋溢起了一丝的骄傲。
韩非沉默了。
没有第一时间跟上。
反倒是白安,主动起身,扶着荀子。
正如荀子所说。
九流十家虽然想在长安效力,但没有荀子出面,很多事情,还真就办不成。
特别是这学堂。
更是会严重缺少老师。
因为学堂就在县治旁边。
一行人,很快就进了学堂。
正好碰到教书先生抽检。
教书先生淳于白,询问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
“三娃,你来所说。”
“敬鬼神而远之,是什么意思?”
小男孩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唯唯诺诺半天,这才憋出一句。
“给祖宗们敬酒的时候,站的远点?”
淳于白的脸黑了。
远远站在学堂一角的红莲、绯颜二女,笑得花枝乱颤。
张良也是摇头笑了笑。
而荀子,则是一副慈祥的样子,跟依旧黑脸的韩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淳于白要惩罚小男孩时。
一个小丫头。
果断站了出来,奶声奶气。
“先生。”
“你不要打三娃,这个我知道!”
淳于白笑着看向小丫头。
“那你来说说。”
小丫头腰板挺得笔直笔直,摇头晃脑。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可知矣!”
“就是告诉我们,对于鬼神,要有承认他们的存在,并尊敬他们,但是不能依赖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
“所以,要远离鬼神。”
“做到了这一点,你就知晓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