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傲世第一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4章 唯一的要求,战场之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岐对自己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抱有绝对的信心,或者说他是不得不有这种信心。 因为赵岐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如果不能更进一步,恐怕他就要落下去。 他不能接受维持现状,也不能接受失败,只有胜利,彻底的胜利。 在发动决战之前,赵岐见到了楚军的统帅楚国左丞相石泉,楚国皇太女项敏。 他们会坐在一起商议战略计划,并对战后的胜利果实进行瓜分。 三人坐在一座金碧辉煌的营帐中,其中项敏坐在首座,而石泉、赵岐两人分坐两边。 因为这次楚国北伐,名义上的统帅是项敏,不过实际上却是由石泉负责。只因为楚皇想要给项敏一个积攒威望的机会。 项敏是第一个开口的。 “除了此前石丞相派人与你签订的协议内容外,我还要再加几个要求。” “此战不论胜负,不得用兵对赵鼎以及他的亲属动手,若有违背,我楚军立马和你撕破脸皮。” 赵岐露出阴狠的笑容。 “项敏,你也太霸道了吧,我和赵鼎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如果我兵败,他绝对会把我挫骨扬灰。可你倒好,不论胜败,都不准我对他动手。” “若是留他一命,将来赵鼎又发兵对我动手怎么办?” 赵岐低估了项敏。 “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今日我只关心有没有人会伤害他。” 项敏自认为和赵鼎夫妻一场,不管战争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二人还是要回到夫妻生活中的。 就算赵鼎真的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消灭赵岐,并将楚军驱逐,她项敏也可以皇后的身份成为与赵鼎并肩的晋国统治者。 因此,项敏最大的诉求便是保住赵鼎的性命。 赵岐自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没有楚国几十万大军提供的帮助,恐怕自己早就被陈庆知撵到海边了。更不要说今日能逼近京城,有希望夺取皇位了。 “好吧,我答应你。只要你们楚人信守承诺,支持我在战后成为大晋皇帝,要怎么做都行。” 如今赵岐只有这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皇帝,坐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宝座,至于别的,赵岐不想管,也没能力管。 当初赵鼎害死自己兄弟之事,赵岐没有忘记,可纵使他刻骨铭心又能如何,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除了项敏提出的这一点要求外,在这次会谈中,他们还对决战的战略计划达成了一致。 晋军与联军双方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五十万,如此庞大的军队势必要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进 行战斗,而且要分割成许多细小、破碎的战场。 为了避免造成过多的混乱,楚军将从京畿南部发起攻击,而赵岐则会从京畿东部发起攻击。 若是在野战中联军取得胜利,就会趁势对京城发起攻击。 其中赵岐仍然攻击京城东面,而楚军则从京城之南面、西面发起攻击,以达到围三缺一的效果,迫使晋军放弃死守的想法。 不过这一切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最终的战斗结果。 在这次会谈结束后,赵岐与楚军加紧了军队的行军与物资的运输。 晋国中州的官道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车、马在疾驰,如此规模的交通令官道不堪重负,渐渐变得破损,到处都是坑洼。 可楚军不想修缮官道,为敌国做贡献,而赵岐一门心思集结力量,也没机会修缮官道。战争对于社会经济的破坏可见一斑。 经过十余日的忙碌,楚军与赵岐终于大体上完成了军队的集结,十万偃王军与三十万楚军分别位于京畿东部、南部,如同一只巨大的蟹钳想要将京城捏碎。 他们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的同时,赵鼎和陈庆知也没闲着。 赵鼎的安国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以及补充,如今的兵力已经达到六万。虽然这个数字 在联军面前显得十分渺小,可考虑到安国军装备了精良的冷兵器和先进的火铳,他们足以在战场上抗衡十五万甚至更多的联军。 至于陈庆知,经过修整和招募溃军,兵力数字也增加了不少,达到了九万人之多。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九万人要么是久经行伍的老兵,要是是当过兵、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堪称是天下间职业程度最高的一只军队。 陈庆知的兵团武器装备不如赵鼎,可若是放在战场上,同样能轻松抗衡十五万联军。 可即便如此,赵鼎的武力缺口仍然很大。 谁来对付那多出来的十万联军呢。 赵鼎知道时间紧迫,自己已经没有机会扩充军队了,想要破局,就必须把目光放在战场以外的地方。 为此,赵鼎找来了萧玉儿,希望用她和龙渊发挥作用。 “不管是刺杀还是策反,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办法,我只要求对联军造成混乱,令他们无法凝聚力量对我军发动进攻。” “只要能达成这一点,战争的主动权就会落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面对赵鼎的要求,萧玉儿犯了难。 若在平时,龙渊想要办到此事不难。 可如今在数十万大军对垒的战场上,却是难如登天 。 “殿下,我可以试一试,只是不能保证一定有效果。” 赵鼎权当是在死马当活马医。 “只要肯尝试,总会有些效果。” 在萧玉儿的全力运作下,龙渊被高效地动员起来,无数密探、特使,携带着贵重的财物潜入敌营,或是找到自己的旧相识,劝说对方反叛,或是用重金收买敌人以求获得刺杀的机会。 在敌营中从事这些活动十分困难,而且要冒极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察觉,而一旦事情败露,十有八。九会被抓走杀头。 仅仅在第一天,龙渊便有五六十人因此被杀,这些都是龙渊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死令萧玉儿十分心痛。 好在最终还是有些成果的,在偃王赵岐的军中,有多达五六十名各级军官表示愿意反叛,从此效忠于赵鼎。 这些军官中职位最高者乃是一副将,他们手底下的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如果真能反叛,将会对赵岐造成沉重的打击。 而在楚军那边,效果就差多了。 龙渊最终只获得了三人的表态,并且这三人职位都不高,手中的兵权加在一起也只有两千人。 即便效果不理想,可赵鼎仍然看到了希望,他决定把自己手中一张最大的底牌用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