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黑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1章:俘虏买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tent “二弟,为何不调集左右两翼水师夜袭海面上的蛮明水师?” 阿济格认为大清虽然在水师方面逊于蛮明,可若是调集全部水师,再行采用夜袭,尤其是盲的代名词,只能从字体的形状上来推测对方的目的,考虑到即将回到本阵,还是非常高兴的。 随行的有两个人,一个旗兵,一个汉人。 旗兵名叫喀吉,是多尔衮身边的一个亲兵头目,办事还算干练,最重要的是会说汉话,也能听懂汉人互相之间闲聊的绝大部分内容,多半不会被蒙蔽。 汉人叫张选,是辽东本地的汉人,还是个穷秀才,不过中不了更高的榜,也就做不了官,见到睿亲王府邸上招人,便去应征,没想到还真被征上了。 一个月二两银子外加半石精米的待遇不算高,可总算过上了体面的日子,尤其是在沈阳本地的汉人眼里,能在睿亲王府里当差的汉人,都算是绝对的能人了。 张选不是旗人,但由于当差之后一直兢兢业业,也没有投机取巧,多尔衮鉴于身边可以重用与信赖的汉人不多,便收齐做了奴才。 瞬间就得到了抬旗的待遇,对辽东本地当包衣的汉人来说,那简直相当于祖坟冒青烟了,当天张选可是对这位主子爷千恩万谢,脑门磕的都鼓起了大包。 原本孔有德与耿仲明也能干这种事,可多尔衮总是信不过这两位异姓王。 在汉人里面,也就像是宁完我、范文程、鲍承先这些少数汉人官员能信得过。 剩下的,只能任用,不可重用,做这种刺探的事情,就更要加以防范了。 此番南下,文官也没有跟着前来,多尔衮只能从随行的奴才里找个汉人出来。 两个人压着一名倭军俘虏离开了大营,径直向山上走,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山脚下。 一直爬到半山腰,才听到有人喊话。 对方说的话,让喀吉与张选都完全听不懂。 身前的这名俘虏倒是很自觉地开始搭话了,互相对喊了几句之后,这才被允许继续往上走,不然一行人就会得到猛火油与箭矢的招待了。 到了山顶,双方的身份立刻便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俘虏成了主人,而喀吉与张选则成了俘虏。 守军先是上来便喀吉解除了武装,然后仔细地对两人进行了搜身。 两人不知道俘虏对守军头目说了些甚子内容,只看到将睿亲王那封套着锦缎的亲笔信交给了头目。 紧接着,两人被一群敌兵五花大绑起来,眼睛被黑布蒙住了,嘴也被塞住了,之后便顿觉自己悬空了,好像被人举了起来,这些人貌似还在移动。 喀吉便明白了,这便是要将自己送到后方去,说不定会送给敌军的主将来裁决生死,喀吉倒是不怕的,他的命就是主子爷的。 张选倒是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不知道将会发生甚子事情,或许被杀,或许被放,但到了对方的地界上,自己的性命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才被放了下来,虽说省去了腿脚,可被当成架子猪一样被抬着进山,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小的名叫大阪二郎,拜见将军阁下!” 这名曾被敌军俘虏的家伙能够回到本阵,甚至有幸前来拜谒征虏将军,自然非常高兴,一见面就跪倒在地,深施一礼。 足轻都是贱珉,本来就没有姓氏,大阪二郎的意思就是出生在大阪,家里排行第二,顾名思义。 “跟本将军说一说之前看过的事情,尤其是在清军营寨里你的经历,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漏过!” 阿部重次面沉似水,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他先要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参考这封来信的内容,再行定夺。 “是!” 大阪二郎虽然不认识字,但五官都好使,脑子也很正常,所以并不妨碍他将之前的经历细细赘述一番。 将来龙去脉说了能有一刻钟才停下,也不知道将军阁下能够听懂多少,对此大阪二郎还是很担心的,心里有些忐忑。 阿部重次又低头看了看这封来信,对于上面说要交换俘虏的事情,他也是同意的,而且自己手里的清军俘虏很多。 兵换兵,将换将,一个换一个。 阿部重次倒是要看看多尔衮手里能有多少筹码可供挥霍,等输光了筹码,他还有什么新招术可用。 对于交换俘虏的事情,某太子没有严加要求,因为知道这种事根本就阻止不了,连监视的可能性都没有。 只要能够缴获某位将领的印信,那就算是此人被当场格杀了,不然身份也无法核实,临时上找人哪刷脸去呀? 阿部重次也想一手托两家,中间吃差价,一边交给明廷缴获的印信,一边将俘虏私下放掉。 不过这种放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清国开出的价钱必须等于或者大于明廷那边才行,否则他便无需考虑了。 牛录章京一万两! 甲喇章京五万两! 梅勒章京八万两! 清国愿意出钱是一回事,能不能承受这个价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阿部重次现在知道明廷是不差钱的,他带来的倭军只认钱,不认人! 出于一名武士的尊严与荣誉来考虑,阿部重次不能允许自己销售打折战利品…… 这种事万一走漏了风生,让德川大将军知道了,回去便要被惩罚了。 本来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此事一下子被清零,在心理上也是无法接受的。 “从俘虏里挑一名士兵模样的让来人带走!” 等阿部重次遣人写完自己口述的回信,便吩咐手下做了礼尚往来。 天气如此之好,自己有的是时间陪对方玩,除非清军大量援兵赶到。 这次还算非常顺利,无所畏惧的喀吉与提心吊胆的张选最终毫发无损地返回了己方大营。 虽然啥都没看见,但耳朵没被堵上,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完全听不懂的话,便向睿亲王汇报。 张选先说,喀吉所言作为核实,多尔衮听罢也不置可否,待看过来新之后,心里有火,却不好发作。 因为一名大清勇士竟然被标价三百两银子! 再往下看,头衔越大,价钱就越高。 这是买卖牲畜么? 为了换到更多的自己人,多尔衮只得下令各部将俘虏都送到自己的大营里。 经过一番清点,发现总数还不到三十! 而且都是士兵模样的,根本就没有类似将领外形的。 难不成真要自己掏银子买人??? 不过这也能够从侧面印证对方是倭军的身份。 换作明军,是决计不敢私放俘虏的,更别说卖了。 只是这个价钱令多尔衮难以承受,三百两一个人,未免有些太高了。 买一百人便须三万两! 这还是寻常的士兵,买个牛录章京需要五千两! 对方当自己是不识数傻子么? 最可气的是,对方开出了交换条件,要一人换一人,甚至还直接威胁自己,不要讨价还价。 考虑时间只有三天,过期不侯,对方会将俘虏悉数卖给明廷! 注意! 是卖给明廷! 这分明就是一笔买卖! 落款标明的是“倭国征虏将军阿部重次”! 向大清国睿亲王介绍自己是“征虏将军”…… 还有比这落款更嚣张的么??? 换作另外一人如此轻视自己,多尔衮都想拔出宝刀将其劈成两半! 然而冷静下来之后,多尔衮也意识到,对方的确有这个本钱。 对战三番,己方死伤两万有余,相当于一次大败。 多尔衮不知道倭国人口几何,但总应该比大清国要多。 倭国能够承受十万人的伤亡,大清就做不到了。 这么打下去的话,大清连两败俱伤的目的都达不到。 然而就算是接受买卖俘虏的提议,对于价钱也没有异议,筹钱总需要时间吧? 大军也不是来给倭军送钱的,哪能那么快就把十万两银子拿出来了? 赎吧? 价钱太贵! 不赎吧? 很多被俘的都是旗人,此事传扬出去,定然有损大清颜面。 多尔衮顿觉非常为难,想了好半天都没拿定主意。 想要用手里的倭军俘虏来压价,又苦于筹码数量不多,偏偏质量又不好…… /tent 明末黑太子/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