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奋斗养娃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安营扎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且走且停,便到了次日下午。 三辆马车停在一个风景秀丽,却稍显偏僻的小村旁边。 目光所及,有一个较大的天然湖泊,湖泊旁有几树开得正艳的石榴花,几棵挂满了一个个青涩小果子的桃树李树。 青山如黛,碧水如玉,置身其中有一种身处画中的感觉。 楚天小生两师生,选了一处可浏览全景的坡地,迫不及待支起画架,开始了沉浸式作画。 一开始,村里的小孩乍一见高头大马、豪华马车,都躲得远远的,但又抵不过好奇,伸长脖子偷偷地看。 直到看见年岁差不多的年年安安下车,小孩们这才略微放松些警惕,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过没多久,便有村民不远不近地驻足观看,但都很是谨慎,未曾上前搭话。 村民把生人来村的消息告知本村村长,村长二话不说,拄着拐杖脚步飞快,一会功夫就到了马车前。 “年轻后生这是从哪来,要到哪去?”村长苍老的声音响起。 刘二福忙放下手里的医书,上前跟村长见礼:“我们是出来游学的,从城北县而来,途经此地,见风景秀美,便想借此地留宿一晚。” 村长细细打听几人情况,知晓其中三人皆有秀才功名,一时肃然起敬。语气也从一开始的戒备,变得和蔼可亲了起来。 “晚辈可否在村里买些吃食?”刘二福见彼此信任已建立,便想趁机购买食材。 村长以为刘二福想要的是熟食,有些犹豫道:“需要买些什么?村里人自做的吃食,怕是难合贵人口味。” “我们想买些肉食、青菜等,自行生火做饭用。” 村长眉头舒展:“可,请随我来。” 刘二福跟着去了村长家,买了两只鸡,三十个鸡蛋,又去地里摘了青菜跟四季豆,知道村长家还有干蘑菇,也全都买了。 “这后生可真大方,说话笑眯眯的,有礼得很,做事情也麻利。”村长媳妇看着刘二福离去的背影,朝自家老头说道。 村长只是简单嗯了声,没说别的,就怕给秀才公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孩子们可没大人那么多的顾虑,见村长没有驱赶人家,还说说笑笑的,就有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 安安是个自来熟,带着小白小黄就跟村里的孩子打招呼,没一会小家伙们就玩在了一起。 刘二福回来时,就看到安安已经在学习爬树,而年年已经爬到树上了。 树底下,有楚夫子家的随从方通在保驾护航。 方通会武艺,刘二福再放心不过。 “买了这么多好吃的呢?竟还有蘑菇!”楚夫人说完就准备动手准备吃食。 楚夫人虽年过四十,却保养极好。 她的脸型偏大气,但五官却是柔和温柔的。跟她不熟的时候,会有一种疏离的高级感。可熟了以后,就经常会看到她眼尾上扬,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形状,充满感染力。 不过最让刘二福赞赏的,还是楚夫人的性格。 楚夫人天生一副生性豁达的性子,跟时下大家闺秀不同,她不在乎外界的流言蜚语,不迎合大众。她十年如一日地亲自为夫君洗手做羹汤,锦衣罗裙穿得,粗布麻衣她也穿得。 “楚夫人,我们这么多人吃饭,靠你一人可忙不赢。以后洗菜切菜生火的活计,都交给我们,你只需要把菜放进去炒就可以了。”刘二福忙制止楚夫人取菜的动作。 “好,那就劳你辛苦了。”楚夫人也不矫情。 越是了解,楚夫人就越喜欢刘二福一家人,小的可爱懂事,前途可期。大的君子端方,温良如玉。 受世俗所扰,楚夫人难有这般自然融洽,跟外男相处的时候。她能清晰感受到,刘二福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对女性的尊重。在他眼里,不论男女,无甚差别。 有生之年,能遇到这么一人,实属幸哉。 刘二福叫上苏多田,以及向棱的随从五月,架火烧水,处理食材。 两只走地鸡,一只被刘二福做成了盐焗,一只被楚夫人拿来跟蘑菇一起煲汤。 刘二福架了三个柴堆齐上阵,两刻钟多一点,饭菜就全做好了。 拿出刘二福亲自设计的折叠桌椅,摆上盐焗鸡,蘑菇炖鸡,葱花摊鸡蛋,油渣四季豆,小青菜,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哇~好多好吃的啊。”安安忍不住惊叹。 自从鸡汤开始出香味时,安安就一直留心大人这边的情况,玩得都有些心不在焉。见到菜上桌,立马跑去洗干净手,端正坐在饭桌前。 “那待会你可要多吃点。”楚夫人给安安勺了一碗红薯米饭,放在他面前。 “谢师娘,安安可能吃了呢。”安安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盐焗鸡看。 楚天慢悠悠地把筷子伸到盐焗鸡的上方,又故作纠结地把手收回来,“这盐焗鸡我还第一次见,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安安专等夫子动筷,这会见他竟把筷子又收了回去,忙道:“好吃的,很好吃的,夫子快尝尝。”说完还吸溜了一下口水。 楚天闷笑一声,就不想随他意,恶作剧般地把筷子伸收几次,就是没开动。 安安的眼神一直追随着楚天的筷子,却迟迟未见筷子落下,可把安安给急得哟~ “……你够了啊。”楚夫人看不下去了。 楚天一听自家夫人都发话了,忙老实吃起饭来。 一顿饭吃得大家心满意足,不约而同对接下来的行程,又多了几分期待。 只是,刘二福一行是吃开心了,附近的村民就有些苦不堪言了,闻着鸡肉的清香,大人尚且难忍,小孩更是哭着闹着要吃肉。 吃完饭,小生便带着两个弟弟去清洗锅碗瓢盆。 “安安那么小,让他也跟着去湖边不好吧?”楚夫人还是有点不放心。 “不用担心,他水性比他两个哥哥都好,再说现在天气又不冷,真掉下去就当提前洗个澡了。”而且他们选的位置是浅水区,根本没在怕的。 楚夫人见他这么心大,懒得多说,只不错眼地盯着湖边的孩子们。 孩子们动作很快,半盏茶的时间就回来了。 见楚夫人被村长媳妇叫走,刘二福立马有个主意:“孩儿们,我在前面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水特别干净,有没想跟我一起下水游泳的?” 此话一出,全票通过。 其他人也都很感兴趣,于是都带上换洗衣物去跟在后面,除了需要驻守马车的方通。 到地方一看,大家都很惊喜,尤其是不会游泳的向棱跟楚天。 刘二福选的地方,是一个跟湖泊相连的小洼地,水质清澈,水深不过一米五,成人是完全可以站起来在水里走动的。 刘家的三个孩子运动细胞发达,一到水里就跟畅游的鱼儿似的,看得向棱羡慕极了,忙拉着小生学游泳。 小生是个尽职尽责的好教练,一教一学后,结果很喜人,向棱学会了狗刨。 楚天有些怕水,又实在没什么游泳天赋,呛了两口水就失了耐心,洗了个澡就先回去了。 刘二福陪孩子们游了一会,便把小黄小白丢进水里,让它们表演真正的狗刨,顺便完成清洗。 玩了半个时辰,大家都有些累,就都回了。 “爹爹,你给我们讲故事吧?”年年坐在火堆旁,对同样无聊烤头发的刘二福道。 “行,那我跟你们讲一个将军打仗的故事......”刘二福用流畅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 一时间,全部人都不自觉地竖起耳朵倾听,包括正在看书的向棱。 “爹爹,为什么背水一战可以赢?” “这都是当时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背水一战,是没有任何退路可言的,没有退路就没有逃兵,大家都会往一条路上使劲,所以才能以少胜多。” 见没人说话,刘二福继续道:“你知道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是武器跟战术。”年年回答得毫不犹豫。 “是粮草。”小生答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最重要的应该是粮草。当然武器跟战术也很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士气。如果将士们士气高昂,即使兵微将寡,也能够打胜仗,可如果士气萎靡不振,打败仗便是或迟或早而已.....” 刘二福说完,几个孩子都陷入了思考,就连安安也眉头微蹙。 随后几个孩子又对故事本身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刘二福就自己的理解,挨个答疑。 楚天跟向棱却是有些不敢相信,一个农家子竟然懂得如此之多,且他的孩子们竟比自己都要想得周到,这是什么神奇一家四口? ....... “马车里睡觉,竟有这般舒适,跟在家都无甚分别了。”楚天又忍不住小声感慨。 “真不错,私密性也极好。”楚夫人比较在乎个人隐私。 安安更是哈哈笑着,开心地在车厢里滚来滚去。 “多田,这么宽敞的车厢,不用贴墙睡。”尤其小生还去了向棱的车厢。 “好的,东家。”话是这么说,人却没有动。 “爹爹,小黄小白怎么不怕冷啊?”安安玩累了趴在刘二福身上,问道。 安安有点想让小黄小白睡在木头搭的小房子里,可它们不愿,一派闲适地趴在车前室,随时保持警惕。 “他们有厚厚的毛挡风,而且这种天气也不算冷。”刘二福用手轻抚安安的小脊背,回道。 “爹爹,你做的那个折叠木板房好厉害。”年年把脑袋放到他爹的肩窝处,轻声道。 “是吗?谢儿子夸赞。”说着侧头亲了亲年年的脑瓜。 木板房是刘二福设计给两个随从睡觉用的,之前东西一直放车顶没拿下来,大家都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