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奋斗养娃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活字印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种新思想、新奇事物的出现,总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验证。 看到《向阳而行》的,除了各地学子,还有更多热爱读书、消息灵通的人。 一心为民的各地县令更是高度关注《向阳而行》的作家们会不会途经自己治下,做好了各种接待准备,心里抱着或许也能为自己治下提供帮助,哪怕宣扬一下可游玩的景点也是好的。 不管别人怎么想,刘二福一行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偏北的百业县。 因路遇较大风雪,马车无法继续行进,只能暂停百业县城,被云县令热情接待,入住于县衙。 云县令全名云纪舟,年三十一,京城人士,任职百业县令三年,无功亦无过。 同时,云县令还是云老的小儿子。 府衙后院花厅。 楚天看看云老,又看看云纪舟,忍不住道:“云老,藏的够深啊!” “没大没小。”云老略显嫌弃的看了楚天一眼,“你问了吗?我藏了吗?” “呃...我竟无言以对。” 看两人你来我往的相互吐槽,云纪舟内心震撼不已。 这楚天胆子可真肥,佩服! 可,这还是自家那个爹吗? 不论以前,还是现在,不论在朝堂,还是在家,可是鲜少有人敢跟自家爹这样说话的。 “爹,你们这一路上可太平?” “你看他们这样,像不太平吗?” 楚天张了张嘴。 云老瞥了他一眼:“憋着。” 相处这么久,我还能不知道你想说啥? 楚天无奈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十日后,日光正好。 府衙后面一座稍显偏僻的小院子里。 “爹,按您这么说的话,"活字印刷"的出现,岂不是让很多以抄书为生的穷书生没了生计?”年年皱着小眉头,苦恼极了。 “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阶梯。它的出现,总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只要利大于弊,并推动朝廷进步,毋庸置疑,它就是一项重要的伟大发明。” “可是纸张的价钱居高不下,书本的价钱又能下降多少呢?” “数百年来,读书开支一直无甚变化,它就像一棵无法撼动的大树。而你的发明,能打破现有局面,就已经是在改变历史了。” “可抄书的要怎么办?” “你制作了这么久的活字印刷,你还觉得活字印刷的成本低吗?活字印刷本身就只能针对像“三字经”这样售卖量大的书籍才能减低成本,其他书籍照常需要抄书解决的。” 年年想了又想,认真道:“活字印刷是利民的,而非伤民。” “是的,我敢肯定!” 年年开心地笑了。 云纪舟抱着自家最小的闺女在池塘边喂鱼,并晒太阳。 “大人,刘老爷请您过去。”县衙师爷来到池塘边。 “好事已来,走。”云纪舟将小闺女递给随侍的嬷嬷,忍住内心的激动,大步走在前面。 师爷紧随其后。 云纪舟一个多月前就特意派人打听过《向阳而行》的作家们,收集了不少信息。 又经十日的朝夕相处,云纪舟知晓刘家年在研究着什么很重要的东西,联想到刘家两位公子制作的龙骨水车,看来这谜底,今日终将揭晓了。 见人都来齐了,刘二福示意年年将之前印刷好的纸张分发下去,并做阐述说明。 年年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也不怵,大大方方将自己的设想、实践,到今日的成果娓娓道来。 “好!实乃前无古人之创举。”云老激动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停踱步。 他活了这把年纪,明白活字印刷意义,也明白刘二福把自家儿子叫来意味着什么。 没成想自家幺儿竟有这么大的机缘。 可这么大的恩情,之于纪舟未免太重了些…… “不愧是我家孩子,真真是年少有为啊,厉害~”楚天朝年年比了个大拇指,高兴地哈哈笑。 一旁的楚夫人虽未开口说话,但满脸满眼的笑意说明了一切。 楚家两口子对年年在做的事,以及事情的进展,可比云老关注、清楚多了,早先激动完了,这会只剩纯粹的为年年感到高兴。 “为你感到骄傲!”向棱看着年年,由衷道。 向棱更热衷于农桑,对于年年在做的事虽少了几分兴趣,却也时常关注。 可他没想到的是,年年这么大点的年纪,脑子竟如此活泛,能有如此成就,未来怕是更加不可限量。 “哇!天爷啊!你是神童吗?真给你制成了?”景玮有些不敢置信。 “你眼瞎啊?一惊一乍的。”楚天不慣他臭毛病。 “您又说我。”景玮委屈巴巴。 想他无所长也就罢了,还要被个孩子比下去,如今还要被说,真是好可怜的啊…… “我不应该说你吗?” “我觉得你应该借机鼓励我。” 衣袖被自家夫人拽了好几下,楚天才不情不愿道:“鼓励鼓励。” 景玮眼睛一亮,点点头:“原谅你了。” 楚天一口老血含在嘴里。 景玮这大活宝真是不长记性,接下来不知道又要被天哥暗地里追加多少课业罗,刘二福无奈摇摇头,对着云纪舟笑笑道: “我要说的,想必朱兄早有猜测。” 经多方打听,刘二福了解到云纪舟是个真正为百姓办事的好官,人品好,两家又相熟,活字印刷交给他面世再好不过。 云纪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一早便听喜鹊在叫,我就知晓定是好事将近,没成想竟是这样一份大礼。”云纪舟喜滋滋的。 这份大礼,可是意味着升迁在即。 “这事马虎不得。”云老严肃道。 “儿子明白,儿子一定慎重为之。”云纪舟认真承诺,转而对刘二福道:“此事纪舟虽受之有愧,但请刘兄放心,纪舟定不负所望。” 接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几人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细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