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俗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7章 大行封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翌日,清晨。 文武百官皆在武英殿中齐聚,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无比虔诚。 不知等了多久,沈炼身着一袭金色龙袍,从武英殿大门口进入,身后跟随着十余名绝色女子。 群臣见状,齐齐顶礼叩拜。 “臣等拜见新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皇后,拜见贵妃!” 沈炼稳稳坐在了最前方的龙椅之上,两位皇后皆在两侧。 “沈攸之,宣旨吧。” 站在臣子最前方的沈攸之手执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崇祯帝朱由检庸弱无能,朕以大明江山社稷计,将其供养于行宫三年之久。崇祯帝意欲染指权柄,祸害黎民,被朕屡次遏制。因知晓无法重掌朝政,与奸佞之臣相互勾结,叛国之举已成事实,此乃华夏从未有过之耻辱。朕意欲重振大明正统,因文武百官合词劝进,即皇帝位,沿用大明国号,即日废除崇祯年号,改年号为神乾元年!” “吾皇英武圣明!” 按照正常规矩,废除旧年号应当等到次年,但崇祯这个年号,沈炼用一天都觉得不自在,干脆让礼部直接改为神乾元年。 整个登基仪式,无非 是一些繁琐礼节而已。 光是圣旨,就有三道。 第二道圣旨,有关皇后、太子、贵妃的册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尊镇北王妃陈圆圆为天仪皇后,尊懿安太后为新帝懿安皇后,册立皇长子沈云帆为太子储君……钦此。” 其实臣子们对张嫣和周清璇的册封,还是有些意见的。 可是想到,整个大明都是沈炼的了,区区两个女人又能算得了什么。 第三道圣旨,也是最让臣子们兴奋的。 登基过于匆忙,还有一名重臣没能赶得回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授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沈攸之为辽国公,领太子少师。加授工部尚书吕青为安国公。加授户部尚书程纯阳为楚国公。加授礼部尚书秦士文为吴国公。追赠刑部尚书姜瑜为冀国公……钦此。” 登基之初,按照惯例都得大行封赏。 公爵只封了这几位,侯爵和伯爵倒是不少,都是以前较为信任的人。 百官再度下跪,齐声道:“叩谢皇帝陛下天恩!” “诸位爱卿请起。” 看着众人跪拜在面前,那种至高无上的感觉,迅速填充着沈炼的内心,让人有些飘飘欲仙。 沈炼克 制住那些傲意,正式迎接皇帝的身份。 正式称帝的消息,迅速布告天下。 两京十三省的臣民无不欢呼雀跃,他们早就盼着镇北王沈炼能够早日登基,但听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居然叛离大明投奔后金,就连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都极为愤怒。 臣子叛逃也就罢了,他作为皇帝焉能做出此等勾当! 如果沈炼没有称帝,百姓得知朱由检叛逃的消息,第一感觉就是大明要完了。 称帝之后,则是另外的一种感受。 一个废物皇帝终于不在皇位上了,沈炼作为新帝定能将大明江山重新带入盛世。 称帝之后的几天里。 各地仍是在搜寻朱由检的下落,但始终没有得到消息,就连身处沈阳的谍报探子都发回来密信,说是没有看到朱由检进入沈阳。 沈炼一度以为,朱由检可能是在路上被做掉了。 这样的话,那就有些可惜。 此刻,沈炼以皇帝的身份位居乾清宫,但和往日还是没有什么区别。 与陈圆圆之间,仍是以夫君、娘子相称。 沈炼刚刚坐下,陈圆圆便贴心地倒了杯热茶,问道:“夫君,今日朝政累不累呀?” “还和往常一样,就是 没有找到朱由检那个杂碎的下落。”沈炼无奈道。 “后金那边也没动向吗?” “从朱由检叛逃到今日,正好四天时间,禅位诏书多半是到了皇太极的手里,估摸着他也开始准备称帝了,但也是没有发觉朱由检的存在。” 陈圆圆下意识地猜测道:“会不会已经死了呢?” “有可能,但兴许是被姚广崇给藏起来了。”沈炼说。 “算了,反正你已经是皇帝,朱由检是生是死都不太重要,以后攻破沈阳,即便活着,他也照样得死。” “主要是答应过清璇,要亲手手刃朱由检。” 所有人都知道,沈炼对于诺言极为重视。 天启皇帝驾崩之前,要他许诺不可篡位。 如果朱由检没有叛逃大明,沈炼定然不会称帝。 陈圆圆宽慰道:“女人嘛,情绪强的时候就那么几天,到时候你能攻破沈阳,她心里就能够得到极大安慰啦。” “那倒也是,但还是要尽力寻找。”沈炼说。 眼看时间越来越晚,沈炼不想被这些烦心事扰乱心情。 登基之后,事情变得更加繁忙。 打量着陈圆圆身上的薄纱睡裙,将那几乎完美的身材勾勒出来,沈炼腹 部不由得升起一股灼热感。 刚刚准备亲昵一阵的时候。 乾清宫门外,响起了掌印太监李亭的声音。 “陛下,锦衣卫急报!” 沈炼颇为不爽,呵斥道:“明天再说!” 话落,手指便灵活地解开陈圆圆的衣带,但李亭显得有些焦急。 “陛下,是有关废帝朱由检的急报!” 一听这话,沈炼动作明显停顿下来。 陈圆圆颇为失望的穿好衣物,低声娇嗔道:“你还是先去忙吧,我等你回来再睡。” “委屈你了。” 沈炼无奈地起身,走到宫门口,从李亭手中接过密信。 原本脸上的神情还算正常,直到看见了上面的内容时,眼眸里有一股不可遮掩的震惊! 李亭见状,好奇问道:“陛下,废帝难不成是死了?” “不……他不但没死,还活的很好!” 沈炼并不愤怒,只有惊讶而已。 “情报上说,朱由检于昨日抵达沈阳,皇太极亲自迎接,并对其以礼相待。” “但他所选择的路线,朕一直都没有想到。” “在陆地上布下天罗地网,朕偏偏把水路给忘了!” 谍报探子们调查的非常清楚,可以确定朱由检是通过海面离开关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