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植物心声,她靠种地成七国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7章、杀年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还有几天就年节了,双河村的乡亲都在准备年节的事。 大家家里有粮,手里有钱,这个年节当然要过得好一些。 因为家家户户的都想买肉,于是干脆让宋令去买了几头猪回来,全村一起杀年猪。 杀年猪也不是人人都会杀的,所以他们请了县城的屠夫来。 屠夫遇到了一个熟人,“你们双河村居然杀得起这么多猪?” 以往遇到丰收年,一些村子也会凑钱杀年猪,可今年麦子失收,长乐县下面的十几个村子都没有杀年猪,他也没接到活。 双河村的这桩买卖是今年的第一单。 “前些天,你娘送稻米回去,可把我们村子上的人羡慕坏了。” “没想到啊,你们双河村以前也那么穷的,现在居然这么富有了。” 屠户满眼都是羡慕。“我们村子上有女儿的人家,都想着把女儿嫁到双河村来呢..” “不用羡慕。”屠苏的熟人就是阿荣,“我们新上任的县令大人明年会带着各个村子的村长来学习种稻子,到了下半年,你们也能跟着一起种了。” “真的?” 屠夫还是不太确定,“阿荣,真的假的啊?” “我们今年可是多亏了县令严大人送来的菜叶,还有一个据说是京城来的大人给我们发放了粮食。” “听说年后还会再发放一次,哎,希望我们能撑过来...” “你们不知道,县城的米粮又贵了。”屠户叹息,“要不是朝廷派人下来...” “到了来年,我们没钱又没粮的,真不知道怎么熬。” 他们这种情况和那种水灾旱灾不一样,水灾旱灾发生后,地里可能几年都种不了庄稼,百姓们只能背井离乡的逃荒去寻找生路。 而他们这种偶尔一季的失收,不影响种庄稼,但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只能硬熬。 朝廷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管,只需要免了他们来年的赋税就行了,百姓同样会感激涕零的。 现在派了人下来发放粮食,老百姓就更加感恩戴德了。 “热水准备好咯。” “杀猪咯。” 屠户被村民们簇拥着,几个叔伯一起把猪拉上长凳。 他们几个人合力按住猪,屠户在后面放血、剖肚、分肉...游刃有余、一气呵成。 接着第二头、第三头... 杀到第八头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双河村的乡亲们正在热热闹闹的分肉,每家按照人数分肉,一个人可以分到两斤。 整个双河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加起来也有近千人。 八头猪,每头三百斤左右,多出来的部分全都给元家。 “啊?我家没出钱,居然还有肉分?”元小之很意外,村民们凑钱杀年猪也没告诉她们,现在居然还分肉给她们。 “应该的。”乡亲们将肉塞给她们,还有洛长安洛聿师徒手上,足足有四五十斤,而且都是极好的五花肉。 “多亏了你们,乡亲们才能过上这么一个好年。” 乡亲们纷纷跟着附和,推搡着让她们赶紧把肉送回去。 分完了肉,就开始分骨头和猪下水了。 骨头上面的肉已经剔得很干净了,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分到一点。 而猪下水... 他们实在是没有那么高超的厨艺来处理,也舍不得用面粉啊、盐啊去处理,所以大家都不太想要。 可元小之却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 “这桶猪下水给我吧。”她都开口要了,乡亲们自然是没话说,还帮忙提到了元家的院子里。 未来的几天,这些猪下水在元小之手里变成了一道道美食。 什么猪腰汤、爆炒猪肝、脆皮大肠、猪肚汤... 清洗这些猪下水把之前买的面粉都用得差不多了。 元小之决定再去县城买一点,不然年节就吃不到饺子了。 这一次去县城,她发现县城的米面比以前贵了,虽然如此,她还是一下子买了一百斤。 年节到了,这一次有洛长安和洛聿在,家里的很多事都不用她和元又青动手,他们师徒俩就给做了。 四个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丰富的团圆饭。 饭后,梅娘和桃子照例过来,却没像往年那样一直待到守岁的时候,应该是看到洛长安和洛聿在。 到了接近零点的时候,洛长安让洛聿拿来两个盒子。 “这是给你们娘俩的年礼。”他说着,将两个盒子打开。 其中一个盒子里躺着一支金钗,还有一个盒子里是一个金锁。 他拿起金钗,“又青,这金钗...十年前就该送给你的。” 元小之看了眼那金钗,和在京城看到的比起来,款式确实比较普通。 他想替元又青插上,却被她接了过去。 又拿起那个金锁,“这金锁...是给小之的,当年听说她出生,我特意让宫里的工匠打的...” 翻开金锁的后面,刻着一个‘御"字。 “当时就想着,我洛长安没有那个福气,娶不到自己心爱的女子...” “若能将金锁赠与她的孩子,将来能庇护一二,也算是一种念想。” “谁知道...” 谁知道孩子出生没多久,她竟带着孩子走了。 这金锁到底也是没送出去。 元小之接过那金锁,放在自己掌心里,小小的一个很可爱。 感受到两个大人感伤的情绪,元小之嘟囔着,“怎么这么小啊?” 宫里打造的东西不应该可劲的大吗?这么小巧一个...也太小气了吧? 洛长安闻言失笑,“我这不是怕打得太大了,把你脖子给坠伤了吗?” 元小之伸长自己的脖子,“我现在的脖子可粗了,不怕坠伤。” “好,明年你生辰的时候,二爷给你打个大的。”洛长安在她胸前比划,“这么大,够不够?” 元小之满意的点头,“这还差不多。” 元又青来来回回的翻看着手上的金钗,她在京城待过,自然知道这金钗在当年是多受欢迎的款式。 她犹豫了一会儿,将金钗放在桌子上,起身进了屋。 洛长安不解,伸长了脖子往里面看。 不一会儿,元又青回来了。 她手里也攥着一个盒子,在原位坐下后,她将盒子交给洛长安。 “这是?”洛长安惊喜万分的打开,却见里面躺着一方略微发黄的帕子。 元又青小声道,“这方帕子也该是十年前就赠与你的。” 洛长安拿出帕子,一展开,上面绣着一团芍药,旁边还有一个字,‘黄"。 元又青大概也忘记帕子上绣了字,一看到这个‘黄"字,脸色微变,嘀咕着,“你那时骗我你姓黄...” 芍药,正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之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