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小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买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想要带领出一只强军,除了统兵布阵,战术战略,军心的培养也是重点。 如此,才能打造一支真正的强军。 想明白这点后,秦化宣真诚地说:“先生,我想加入丰州府兵,并能够统领府兵。” 许墨翻了个白眼:“没这个道理,想当将领,那需要军功。这样才能让人无话可说,你先从普通的兵卒做起。” “否则的话,将士寒心,同样对军心不利。” 这话说的,让秦化宣很是失落。 他堂堂的当今太子,居然要当个小兵,从头做起? 秦化宣无奈问:“先生,可有别的法子吗?” 许墨忽然神秘地一笑:“别人自然没办法,但我不一样。” 秦化宣又惊又疑:“什么办法?” “当然是,花银子买官啊!” 许墨得意道。 许墨凑了过来,压低声音到:“看在你是秦老爷子的份儿上,我才跟你讲的。” “六万两,换个百夫长的职位,如何?” “百夫长能够统领百人,再额外地给你三个炮兵小队。” 听到炮兵。 秦化宣眼睛奇亮无比:“成交。” 许墨也笑了:“但话先要说明白,你属于丰州府的百夫长,得听从丰州府管理。” …… 京城。 崇政殿中。 秦霄正在伏案批阅奏折。 看了很久,秦霄眉毛都凝成了个老大的疙瘩。 不止一个地方的地官员上奏,黄河沿岸,有水灾泛滥的迹象。 最近,黄河下游的多处堤岸出现裂缝,如果不及时地加固,可能会发生决堤的可怕后果。 黄河决堤,那将涉及沿岸的数千里沃土,数百万的民众。 对正休养生息的大周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 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往往就是一个皇朝走向崩溃的开始。正因为秦霄知道后果的严重。 所以,黄河非整治不可。 可要怎么治呢? 黄河泛滥,对于历朝历代,都是极其棘手的难题。 往往动用无数的人力物力,仍然治标不治本。 秦霄想了良久,才决定,要加大徭役范围。 另外,还要选出个负责治理黄河的人。 秦霄一边想着,手中的笔写个不停。 这时,大太监冯英轻声地通报。 “陛下,杨达殿外求见。” 秦霄点头:“叫他进来。” 殿外的杨达,此时心情很有些忐忑。 距离秦霄军事演习被许墨“斩首”,已过了半年。 但杨达每每地想起,内心都很不安。 当听到传唤自己进殿,杨达一进去,就跪下叩拜。 秦霄抬头,打量了下杨达。 上次见到杨达,还是半年前。 自从在丰州赚了的银子,皇城司的规模也日渐地扩大,如今在许多的大城市都建立了分支。 传递消息也变得更加隐蔽,络绎不绝。 如果没有重大的事,杨达也不会跑回来面圣。 想到这儿,秦霄问他“究竟发生什么事,你亲自地进宫?” 杨达跪着说:“回陛下,微臣要来报告三件事情。” “其一,皇城司截获了东海沿岸,有人发给倭国的密件。” 听到这话,秦霄心脏猛然一紧。 倭国处于东边的海岛之上,早就觊觎繁华的大周。 一直想找机会侵袭东南沿海。 而现在,居然有人通倭! 秦霄大怒。 倭人一旦跟东海的海盗联合起来,将使东海沿岸城市的情形更加不可收拾。 可秦霄怎么也想不到,有人会想当卖国贼,勾结倭国。 “是何人所写?密件里怎么讲?” “微臣从截获的密件内容分析,此人应该是朝中的大臣,但因为信息不足,具体还不清楚,仍然在调查中。” “但密件里,提到了我朝的最新政策,还有军队的布防。” 秦霄腾的站起,眸中射出厉色。 这些信息,都是朝中的重臣,才能接触到的。 秦霄很意外,大周的朝堂上,会有人勾结倭人,要当卖国贼? 秦霄沉声道:“不要声张,仔细地排查,你什么时候能查出来?” 杨达心中一惊,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更是对自己的考验。 杨达紧张地思索下,到: “微臣有一种学来的筛选法,如果陛下首肯,不出半年就能将次此人揪出来。” 轮到秦霄愣住,他本以为,这种事情很难查,没个三五年不可能查出来。 杨达却说,仅仅只要半年。 “筛选法是什么?” 秦霄问。 杨达回答:“这是微臣最近,刚跟许大人学的。” “臣的想法,是先装作完全不知道此事,任由密件发往它该去的地方。” “然后,陛下分别向某些人,发布一些不同的假消息。” “如此地重复数次,皇城司就能通过截取密件的内容,通过这种筛选法,缩小嫌疑人的范围,最终确定此人。” 秦霄赞赏地点了点头。这办法可行。 只是,许墨他怎么会到这种方法的? 丰州又不可能出什么机密地大案要案,他提起筛选法干嘛? 秦霄纳闷地问:“许墨用这个筛选法,想干什么?” 听到问话,杨达有些心虚了,到:“许大人,他,他用这个方法来分辨真正的富商。” “丰州招商引资的时候,许大人专门地出题,考那些投资人。” “题目就是,能投多少银子?打算做什么生意?具体如何地运营……” “许大人不管别的,只要谁给的银子多,就选谁。” 秦霄震惊了。半晌无语。 牛掰啊,搞银子的手法层出不穷。 “通倭一事,按你说法子办。” “需要朕来调配的时候,速速地告诉朕。” “另外还有二件什么事?” 杨达:“第二件,就是黄河泛滥一事。” “沿岸的皇城司分支就地做过考察,问题很严重,只怕一年都撑不到了。” 听到这个坏消息,秦霄重重地叹了口气。 “朕也知道啊,准备近日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徭役,治理黄河。” 杨达忙道:“陛下圣明。” “还有什么事?” 杨达张了张嘴,过了会儿才道:“这,这有关太子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