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小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 海外来的好东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许墨听得愣住。 卫协理连儿子都来了?! 看来他是铁了心跟着自己干了啊。 他知道卫协理有个叫卫真的儿子,而且见过几次,这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航海天赋点满,假以时日,只怕比卫协理还要厉害。 这个卫协理,倒是有些眼光,晓得用人的时候,把自己儿子推荐给自己。 卫协理想让他儿子跟着自己,许墨当然不会反对。 以前许墨在丰州府开通海上贸易的时候,卫协理带队出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当时没有卫协理,那许墨就不得不亲自跟出海,如此,肯定无法坐镇丰州,会延缓丰州,甚至闽越的规划建设。 许墨笑着点头:“可以的,让你儿子过来瞧瞧。” 见许墨同意,卫协理喜得心花怒放。 他们卫家,也是迫不得已地海内外的飘零,谁不想过上稳定的日子。 虽说后来在许墨的赏识下,卫协理日子好了很多。 但卫协理深信,只要跟着许墨,就有光宗耀祖的那么一天。 卫协理出去了一会,领着一个才十几岁的青年进来。 青年个子挺高,皮肤大概因为长期地在海上,显得黝黑。 “卫真,快给许大人行礼!许大人是大周最清廉的大清官,爱民如子的好官!” “快快,给许大人磕头请安!” 卫协理不住地催促,将年轻人推到许墨的面前。 卫协理成婚晚,卫真就是卫协理的大儿子,从小便跟在卫协理身边,学习海上的本领。 卫真也才十四岁,但已经精通众多的航海知识,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海员了。 卫真听他爹的话,乖乖地站在许墨面前时,一双清澈的眼睛落在许墨身上,好奇地打量这位名扬天下的许大人。 许墨也在打量着卫真。 这孩子,虽说年纪还小,但本领不比他爹差了,以后得成就不可限量。 正好是难得的出海领头人选。 “你愣着干什么,快给许大人磕头!” 卫协理见向来机灵的卫真半天没动静,急得他不行,干脆伸手从后面地推卫真,叫他快跪下。 卫真反应过来,连忙跪下磕头。 “小人卫真,见过许大人。” 声音还带着稚嫩,许墨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必客气,起来吧!” “卫协理,你这个孩子教导的不错,回头我给他谋个差事,让他锻炼一下。” 听到许墨的话,卫协理先是惊呆了,然后喜出望外,自己也二话不说地跪下,砰砰地一连给许墨磕了几个响头,打心眼的对许墨千恩万谢。 “多谢许大人的抬举,小人感激不尽。” “卫真,快磕头,谢过许大人!” 许墨这话,就是要给他儿子一个官身了。 卫协理见卫真没有反应,急的按住他的头,让他给磕几个。 等父子俩磕完,许墨呵呵一摆手:“行了,起来吧,咱们谈谈正事。” 既然卫协理来幽州投靠自己,许墨正好开始做些事情。 先建个码头,然后在仔细地谋划谋划。 “是是是,许大人说得没错。” “许大人,您在丰州时吩咐过,叫我出去要带些海外的植物种子回来。” “我最近出海,在吕宋的码头上,见到了你描述的一些种子,于是我就全运回来了。” “那些种子就在外面马车上。” 听说卫协理把自己寻求的种子带过来了,许墨心中一动。 他交代过的,都是粮食种子,亩产很高,全是提高大周粮食产量的关键! 幽州也很需要这种抗干旱又高产的粮食种子。 “那太好了,带本官去看看。” 许墨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看到这些种子。 卫协理和卫真慌忙赶在前头带路。 府门外,一辆马车上放着几个大袋子,许墨走过去,卫协理父子忙将袋子打开。 下一秒,种子出现在许墨的面前,他脸上顿时笑得灿烂。 “卫协理,你做得很好,来得也很是时候。” “来人,取二百两银子给卫协理,这是他该得的。” 这些海外运回来的粮食种子,绝对值这二百两银子的报酬! 卫协理带给许墨的,是土豆种子。 此刻的大周朝还没有土豆。 许墨哪怕穿越到大周,待了这么多年,还是经常想起自己在现代时吃过的东西。 “谢许大人!” 听到有二百两银子,卫协理笑得合不拢嘴巴。 不过,看到许墨似乎比他还高兴,卫协理也是十分的诧异。 许墨聪明过人,远超一般人的想象,但从来没说许墨出过海的啊。 可看他那高兴的样子,分明跟见过这海外的种子似的。 “许大人,这些是什么啊?” 卫协理很好奇,他在海外买这些种子的时候,那些商人也不怎么在意,似乎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啊。 也因此,卫协理不了解有什么用途,他买得并不多。 “知道知道,这叫做土豆!” “对了,卫协理,你们大老远地过来,也累了吧,赶紧回去休息下,本官有事会派人通知你们。” 许墨忍不住伸手,拿起土豆仔细地查看。 他想知道卫协理买了多少回来。 清点之下,总共装了十几个布袋,土豆装了一大半。 数量不能说很多,但许墨已经很满意了。 许墨把几个土豆拿到手上,然后派人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搬回府中,吩咐下去,任何人都不许擅自触碰,更不得拿走。 这时候,心情有些郁闷的程琼,一头找到了许墨的住处。 幽州现在的大小官员,人人都忙脚不沾地,一颗心全放到了长城上,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程琼也一样,他调兵遣将,二十四小时地要防备着境外异族的攻击,以免做工的百姓遭殃,同样很辛苦。 可幽州的众人,从来没见过许墨到过一次现场! 许墨倒好。 他每次只管发号施令,制定了计划后,就再也不理会了,只管享他的清福去了。 “许老弟,你什么意思啊?修长城那是朝廷都重点关注的事情,你居然连面都不露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