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在南方称雄,周围的一些小国纷纷归附,有事皆求助楚王帮助解决。这日楚武王在朝堂之上正在和大臣们商量国事,巴国特使韩服求见。等把韩服迎进来,寻问何事。韩服说巴国商人在邓国经商近期遭到邓国君臣重重刁难,他此来是奉君之命想让楚国从中搓和两国交好,以使本国商人在邓国能够继续经商下去。对于巴国的这种请求,楚王信心满满,以为不是什么大事,量邓国会自己个面子,就派大夫道朔领着韩服前去邓国修好巴、邓关系。
且说道朔领着韩服一路风尘仆仆来到邓国境内鄾地,这鄾地人看到韩服带的礼物丰厚,顿生妄念,夜里打扮成强盗模样,袭杀了韩服和道朔,把巴国带的礼物全都抢了去。
消息传到楚国,楚王震怒,即修书一封给邓侯,要邓侯归还财物,并法办鄾地领导人。邓侯接到书信,称楚、巴使臣被袭击是盗贼所为,与鄾地领导人无关,至于财物则需要把盗贼捉拿归案方能退回。看邓侯搪塞,楚王即派大夫斗廉率领楚国和巴国军队进击鄾地,发誓要把鄾地杀个鸡犬不留,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抢去的财物夺回来。
得知巴、楚联军进犯鄾地,邓侯急令大夫养甥、聃甥率军驰援鄾地。两军相遇,邓军率先对巴军发起攻击,但没占到什么便宜,无功而返。看邓军狂妄冒失轻进,斗廉让巴军后撤,把楚军置于巴军、邓军中间。巴军后撤,邓军以为巴军是支持不住,不得已后撤,因此更加狂妄。等遇上楚军接战,这邓军倒也士气旺盛,不管不顾拼命向前冲杀。楚军应战一时,佯装不敌,向后退却,邓军则尾随追击。
这楚军在前,巴军在后,自非一线。楚军退却,有意绕过巴军。等邓军追击楚军越过巴军,正忘乎所以杀得兴奋之时,巴军从后面突然掩杀过来,而在前面佯装退却的楚军此时也趁势反戈一击,回过头来急战邓军。结果邓军首尾不能相顾,人马杂踏,死伤无数,二甥死战得脱,急急回邓都报信去了。
闻听邓军大败,担心楚、巴报复,鄾地人一哄而散。抓不到仇人,楚、巴大军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举兵向邓都进发,找邓侯说事。此时,邓侯如惊弓之鸟,立即处决了鄾地领导人,把其头盛在一木匣之中,上献给了楚王。当然,原先被掠去的巴国财物也悉数退还给了巴国。如此,楚、巴联军才休兵回国,一场战事就此结束。
列位看官看到这里难免会有疑问,这鄾地人见财起意,杀死带着礼物前来和谈修好的楚、巴使臣,固然是对楚国、巴国的大不敬,但同时也是对邓侯的大不敬,那邓侯为何要护着鄾地人。原来这鄾地领导人恰是邓侯的妹夫。本来邓侯听闻楚、巴使臣在驿馆被劫是要法办鄾地领导人,但搁不住做妻子的在一旁死缠硬磨替妹夫求情,结果邓侯心肠一软,推脱了楚王,从而引起了一场无妄的争斗。
法不容情,法一旦让私情掺杂其中,遇事必败,古今概莫能外。
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