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何出此言?孔明所说可都是有事实依据的!”诸葛亮笑道。
只见周瑜眼睛眨了眨,顺手抽出了榻座上的一卷书,“哦?依据何在?”
诸葛亮捋须一会儿,才道:“曹操有个三子叫曹植,文采斐然,我爱其文采华丽,曾读过一篇诗词,里面记载清晰,容我试背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诸葛亮一边声情并茂的朗诵,一边观察周瑜的神情,却见周瑜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像是在聆听的样子。
许久,周瑜睁开了眼睛,只见他把手里的书卷拍给了诸葛亮,才感慨道:“孔明之嘴,曹操百万雄兵亦惧也!
诸葛亮打开周瑜甩过来的书卷,打开一看,赫然是曹植《铜雀台赋》的原章,随即尴尬一笑,“大概是我记错了,大都督也爱这些东西?”
“非吾爱,实乃无奈也!此番如果孙刘两家能齐心抗曹,希望孔明不要坑我们啊!”周瑜略显无奈,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都督说笑了,亮此来必是竭尽全力相助也!”诸葛亮拱手笑道。
“嗯...”周瑜想要在说什么,忽然门外号声响起,鲁肃连忙起身,外出探查,一会回来后急忙说道:“不好了大都督,江面有曹操大量船只压境,而且船巨大无比!”
“嗯?巨大无比?”周瑜疑惑道,“走,子敬孔明先生,一起去看看!”
周瑜拉着诸葛亮的手,鲁肃紧随其后,几人来到了江边,只见有七八艘巨大无比的船舰,周瑜觉得不能用船只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要接近缩小版的驱逐舰了,搞得周瑜愣神了好久,他现在严重怀疑自己不是来到了三国!
诸葛亮也在一直眯着眼打量着这几只巨船,忽然,周瑜说道:“子敬,看这船虽然巨大,但貌似吃水不是很深!”话音刚落,诸葛亮脸色开始巨变,暗道:“不好,莫非...”
这时周瑜的眼睛瞅上了为首船只的几人,为首之人赫然是身披锦红大袍的曹操,但是曹操旁边那人....周瑜心中暗暗思量着,又瞅了瞅一旁脸色阴晴不定的诸葛亮,他大声道:“是曹相吗,我东吴周瑜有礼了!”
却见曹操手向这边指指点点,似乎是在向周边人说着什么...
周瑜这时候靠近江岸一点,悄声对鲁肃说道:“子敬,曹操此番怕是未必要攻打东吴啊,但是必定要打!”
鲁肃一愣,“大都督此言何意?”
“哈哈,”却见周瑜笑道,“曹操身旁有一中年谋士,是郭嘉郭奉孝不?”
鲁肃瞅了好久,才道:“距离有点远,不是很清晰”。
“哈哈,必然是!”周瑜大笑了起来,“卧龙有难喽!”
说着,周瑜大声道,“命左右士兵集体奏乐,大喊“欢迎曹丞相莅临指导工作”!”
“啊?是!”鲁肃一脸不解,还是吩咐了下去,却见诸葛亮忽的过来,着急道:“大都督这是要坑我啊!”
“孔明先生此话怎讲啊?”周瑜眯着眼睛笑道,“曹操船舰庞大,不可势敌啊!”
诸葛亮瞅着周瑜许久才道,“此番我主危矣,容亮回荆州,还望大都督和贵主孙权商量一下派兵增援的事情!”
“曹操此番南下攻打东吴,瑜怎能分神?”周瑜道。
“大都督极善水战,亮相信大都督必有所察觉,还望大都督派兵增援!”诸葛亮拱手,态度极其诚恳的说道。
说话的时候,却见曹操船舰忽的急速掉头回去,诸葛亮直接急了,说道,“大势休矣,请大都督快速派兵支援,子龙,快快返回荆州!”
只见诸葛亮和赵云连见孙权也顾不上了,直接坐上小船就走。
鲁肃整个人一脸懵了,问道,“孔明先生这是咋了!”
“哈哈哈,刘备危矣,走,去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