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王妃她拒绝红杏出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 救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而这王岳,自小跟着的王老太医学医,家学渊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敬重。 可这人在外的时候,也是时不时就会拿着自己的家学渊源说事情,在太医院里拿腔作势。 可实际上呢,这人的医术只能说普通。 有好几次,他还利用自己的家世,夺了别人家的药方。 “既然王太医你这般信誓旦旦,看来是有把握治好平安郡主了。事不宜迟,还请王太医赶紧大展神威,救下平安郡主。只要能救下郡主,无论是惠宁姑姑,还是本宫,必定会很感激你的。” 杜诗音笑眯眯的,态度很是温和,一番话说完后,语气却瞬间变了:“可若是王太医没本事治好郡主,还要在这拦着人治疗。本宫必杀之。” 王岳面色刷的一下子就变了,就这瞬间,他感觉到面前这个看起来气质温柔的女子,周身气场瞬间变得无比可怕。 他清清楚楚意识到,现在不是他耍横的时候,需要他治疗的人也不是他得罪不起的尊贵人物。 王岳支支吾吾,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行了,王岳。医学一道,达者为先,你没本事诊断出病人情况,就不要质疑真正能够救人的人。耽误了救人的时间,你能赔命吗?”徐太医不紧不慢的说了句。 作为如今的院正,徐太医这句话分量很重。 原本旁边那被王岳的话激起不满和怀疑的人,也跟着冷静了下来。 是啊,医学一道,达者为先。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你自己不行,也不可能强撑着脸皮说能行。因为一旦说你能行,你得上去治人,只有救活人了,才能说明能行。 而几人说话的时候,那边的苏瑾已经在施针了。 此时的苏瑾还挺感激杜诗音的。 残月这中都发作时间很快,讲究分秒必争,时间拖延的越长,将来解毒后,病人的身体越差。 如果她被这什么王太医拖延着,就算她心底有成算,解了毒,病人的情况也不能好转。 随着她一根根银针插在穴位上,一旁的徐太医已经惊呼出声了。 “这是……已经失传的金针刺穴?” “金针刺穴?真的假的?” 当即就有人想要凑过去,看一看真假。 不过那人到底没能靠近,因为徐太医可清楚的很,金针刺穴是一个很精细的活,需要施针之人高度集中注意力,最忌讳的就是旁人干扰。 徐太医当即开始赶人。 “不要干扰这位小大夫治疗人。” 有对医术无比热情的,当即低声说:“徐院正,能不能让我进去看一看,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干扰那位大夫的,我就看一看。” “那可是已经失传的金针刺穴啊,咋学医之人,一声不就是追寻这些么?” “对啊,院正,你让我们看一看吧。我们站的远一点,保证不会影响那位的。徐院正,难道你不想看一看试穿的绝学针法吗?” 徐太医被这话问的呼吸一窒。 怎么可能不想看一看? 只是他到底年岁很大,见过的不少市面,还是能更加稳得住自己。 “出去,不可以干扰这位大夫救人。” 徐太医沉沉的说了一句话后,又对另一边的惠宁公主说:“公主,这位姑娘的医术很厉害。是在场我们这些里,唯一一个能够治好郡主的。” 惠宁公主这边,听到几个人的对话后就已经知道了。 她激动的泪水都出来了。 “我的平安,能治了?” “是。”徐太医肯定点头:“金针刺穴之术,以金针之术封全身血脉。我看了,这位小友的金针之术很熟练,她可以将郡主体内的毒控制在一个地方。” 徐太医最开始的时候,也确实没诊断出平安郡主的情况。 可当苏瑾说出平安郡主到底中的是什么毒后,徐太医就忍不住恍然大悟。 然后他再一回想,就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 可在知道是残月后,徐太医却发现,想要救治郡主情况更难了。 残月这种毒,毒素发作的非常快。 从中毒到人被毒死,也就两刻钟。 这点时间,判断出什么毒药,然后再解毒,实在是太困难了。 更何况,残月这种毒,还是出了名的奇毒。 可现在,有金针之术,情况就不一样了。金针之术可以将郡主体内的毒引导某个地方,排掉八成的毒。 而之后的两成毒素,已经无法致死,这之后,只要好生调理,病人就能活下来。 有徐太医的说明,其他几个人就算很想留在病房也不得不出来。 “刀。”苏瑾施展完一套金针之术后,当即说。 一把小刀递过来。 苏瑾接过来后,直接在平安的胳膊上划了一道。 下一瞬,乌黑的血液流出来。 苏瑾冷静看着,一直等流出红色鲜血后,才往伤口上倒上金创药。 她吐了口气,从屋子里走出来,说:“平安郡主暂时没事了,不过她体内还残存了两成余毒,需要之后慢慢调理排掉。” 苏瑾说完话后,徐太医立刻上前,给平安郡主诊脉。 之后剩下几个太医也陆续上前,随后点头。 还有太医惭愧的的说:“还真的是残月啊,我这才诊断出来。” “这位小大夫,很厉害啊。” “郡主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了。” 得到众人的肯定后,惠宁激动看向自己女儿:“太好了,太好了。她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估计要明天早上。”这次给出答案的是徐太医。 惠宁转身,感激的对苏瑾说:“这位小大夫,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的平安。” 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最高处的昭阳帝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这两人也太像了点。 不,昭阳帝很快就确定了,那个女大夫的模样和惠宁年轻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那位大夫。”昭阳帝开口。 杜诗音:“父皇,苏大夫名为苏瑾。” “苏瑾,瑾,美玉好名字。”昭阳帝夸赞了声:“苏大夫,你年纪轻轻,居然有这把医术,着实是年少有为啊。你今年多大了?” 苏瑾给昭阳帝行礼:“回禀皇上,民女今年十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