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游侠之梦想成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再次被拒做弟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练习十三势要求去掉自身拙力,建立内劲。 内劲是由意念引导的真气,通过骨骼、筋脉、肌肉发放出来的劲力。 拙力就是人体肌肉收缩运动生出之力,现代健身房练出的力量就是拙力。 在内家拳看来,功力深浅是区分劲力大小的试金石。 四两拨千斤的形容很好地说出内劲和拙力区别。 我有了一些体会就让老师知道,老师也在与我交谈时,不断增加新内容,使我的武功不断提高。 为此,师父、马振宇也非常满意我的进展。 冷啸天在单位又带领着贸易部做了许多贸易项目,为公司挣来许多外汇。 经过一年的考验,冷啸天递交《转正申请书》,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并进行公示。 第一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四海公司党委审批,党委下发“批准通知书”,党员材料归档,转为正式党员。 作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冷啸天决心为公司尽心服务,为社会不平事张目,为伟大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一日,关天下来找我,让我去他家看父母从外国带回的李小龙的VCD原版带子。 我被影片的动作情节所震撼,更增加了学好功夫的决心。 我立即在老师教完功夫后,向他说了观看李小龙影片带给我的震撼。 老师说:“李小龙的影片,我于82年在约旦工作时就看过。 我只是从他的影片中看到,一种全新的武打风格,让打斗更好看,没有看到更新的功夫技巧。” 我说:“那您给我讲讲李小龙的截拳道,有什么特点?” 老师说:“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拳意,独创出截拳道。 截拳道是李小龙在咏春拳基础上,结合内家拳的功法创造的一门功夫。 截拳道顾名思义是截击对手来拳之道。 截拳道是一种变幻无穷的技击术,它的关键是随机应变,形成一种攻击+反击的技击术去应对敌人,敌攻则我攻,敌动则我动,目的是为了节省和缩短攻击距离。” 我说:“我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 老师说我给你示范一下李小龙的动作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本门功法,战胜截拳道的窍门。 我从老师的讲解中,体会到本门武功的博大精深。 我完全掌握老师所讲后,就要求他再讲讲师爷收他作徒弟的经过。 冷啸天继续讲了一段经历。 站桩坚持一段时间后,吾渐渐掌握气功的运转。 吾在宋志平老师跟学习武术套路时,按照老人要求侧重点放在柔韧性和灵活性上面,对于动作准确度不太关注。 以至于宋志平和其他武术教练,纷纷摇头叹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太不用心可惜了。 实际上,吾学过武术套路后,感觉其中很多动作,在打架时用不上。 吾平时与人打架,靠的是比对手瞬间反应快,应对正确才能打赢。 吾明白出拳时要用巧劲,不能盲目出击,盲目出拳是打架时的大忌。 吾天生有着干事专注的优点,每打完架,就会总结经验。 比如:一般人在做动作时,必然会出现“拳打肩先斜”、“脚踢脖先歪”等外在的变化。 吾只要注意到这些变化,就可以预知对方的动作,提前应对在打斗中掌握主动权。 1967年9月2日,从见到老人算起半年过去,吾按照约定来到老人住处,一进门就说:“王老先生,按照您的要求我已经学会和完成气功、拳法和器械的练习。” 王飞逸说:“那你先练趟剑,我看一下。” 练了一趟剑法;老人问了吾练气进度和感受。 吾忙说:“在站桩练气的半年之中,我按照您的要求,全身以放松为主,肌肉最大限度的放松,思维内敛。 我站在天地之间,逐渐感到了身体自发的抖动,觉得身体里面有一股强大的能量想要贯穿全身。 我只好用意念慢慢引导它,使这股能量逐渐在身体内上下流转,最后达到呼吸顺畅。 这些就是我最新的感觉,师父现在我能拜您为师了吗?” 老人暗想:“没有想到这小子练气的进展这样快,我要认真地培养他。 如果让他练成小周天再教他本门功法,将会更加有益于他今后的发展。” 老人开口说道:“现在,你还不能拜师。” 王飞逸继续老人说:“你的腰腿将就够用了,练气还要加强一些。 你到外面认真学一学24式简化太极拳,而练气必须形成小周天。” 然后老人将形成小周天的要诀和方法告诉了吾。 吾有些失望地向老人辞行。 回来以后,吾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练出小周天上面,同时在HD区找到一个老师,私下学习简化太极拳。 吾完成24式简化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的柔劲并没有掌握。 小周天还没有体会到。 吾又开始深入学88式太极拳,以便学到太极拳的柔中寓刚。 练习小周天不久,吾感到身体明显变化。 用师父的话说:“当你感觉到“呼吸顺畅,独立守神”后,才能精气不断地补益大脑。 凡是由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等症状都可得到改善。” 1967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大、中、小学复课的文件。 祖国大地,各类学校相继开学。 妹妹进了大学的附属小学; 吾升入大学的附属中学。 按照上级就近上学精神,大学附属中学招入的学生,来自附中周围的三个小学。 第一个是大学附属小学的毕业生,约占全班人数二分之一。 第两个是附近小学毕业生,大多数为不远的体育大学的子弟,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第三个由大学旁边一个较大农村,澍村的农村小学毕业生组成,人数约占六分之一。 这是大学附属中学首次就近招生,也是1966年停课以来,第一次招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批初中生共分为7个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