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和常人想象中的攻城场景并不一样,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都是极其讲究军阵排布的,并不是一窝蜂的瞎冲。
在攻城战中,进攻方的正常排布一般如下:
攻城塔、攻城锤在前抵近城墙,刀盾兵跟随其后随时准备登城作战。
然后就是负责护卫弓弩兵的长枪兵,除此之外长枪兵还必须随时准备在城门打开后立即冲锋。
最后就是弓弩兵和远程攻城武器阵列,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己方攻城塔、攻城锤抵近城墙以及刀盾兵登城作战时进行远程掩护,尽可能压制住守军。
以上才是攻城战中合理的军队排布,而是什么军队都一窝蜂冲上去,那样只会导致严重的军队序列混乱,甚至是上演不战而溃的笑话。
攻城有攻城的布阵规则,守城也自然有守城的排兵方法。
首先是城防器械,城墙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座塔楼,塔楼内安装有大量弩砲可以发射重型箭矢或者石丸打击敌军攻城器械或者直接攻击敌军军阵打击敌方士气。
而且所有塔楼都比城墙略微凸出,这样就可以从塔楼侧面攻击正在登城的敌军士兵,形成对敌军三面夹击的势态。
其次就是城墙上的守军,一般由刀盾兵、长枪兵和弓驽兵组成。
敌军攻城塔还未抵近城墙时,刀盾兵在前将盾牌置于城垛上防御敌军箭矢,弓驽兵在后射击敌军,长枪兵排在最后待命。
敌军攻城塔抵近城墙时,刀盾兵撤下盾牌面向敌军攻城塔,弓驽兵退后,长枪兵上前持枪御敌。
当然除此之外守城的排兵布阵还有更多内容可以补充暂不细讲,重新说回眼前的里昂攻城战。
正如先前所说,鲁道夫是一个非常稳重的将领,所以他采用了最为保守的攻城方案,前文中所述方案。
这种攻城方案的优缺点都不明显,既不容易出现立下奇功,也不容易出现犯下大错,属于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方案。
不难理解,毕竟他手握三万军队,远不是里昂守军所有比拟的,他有资格用这种不冒险的攻城方案。
埃季诺尔夫就没有资格用前文所述的那种防御方案了,那个方案所需的兵力实在过于庞大,并不适合如今的里昂。
他并没有将防御的重点放在城墙上,而是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城镇内的各个关键隘口。
他仅仅从原本划分出来的四千枪盾兵中又抽出一千人放在城墙上,并且将先前撤回来的五百弓箭手也放在了城墙上,负责抵御敌军第一轮进攻。
剩余三千人则驻守在各个关键隘口,准备和敌军主力部队进行巷战。
除此之外,他还命令士兵将火油(一种由动物脂肪制成的燃烧物)泼洒到城墙城门以及城门口的地面上,他准备给鲁道夫一个巨大的惊喜。
战斗开始后,双方的远程单位互相射击各有伤亡。
不过由于守军一方兵力不足,所以对攻城一方的伤害颇为有限,并没有对攻城方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随着敌军抵近,弓箭手纷纷退下,长枪兵上前御敌。
双方近战一触即发,由于鲁道夫使用了整整四台攻城塔,所以城墙上的战场也是被分成了四块。
虽然敌军数量众多,但是东法兰克民风尚武,所以哪怕是征召兵战斗也十分悍勇,交战初期愣是打得攻城士兵不得不退回攻城塔。
然而人力终究有用尽之时,随着战斗的延续,城墙上的守军士兵终究还是力竭战死,不过他们还是出色完成了埃季诺尔夫安排的第一阶段防御命令。
西法兰克军队的攻城节奏遭受延缓,以至于他们的长枪兵比他们的刀盾兵更先进城,而这也就导致了没有盾牌防御的长枪兵遭受了一轮惨烈的箭雨,损失也是比较巨大。
不过此时的西法兰克军队包括鲁道夫本人在内都没有重视这一点伤亡,毕竟哪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
可是由于刀盾兵被拖延,原本应该在后面的长枪兵却被顶到了前排,这就让长枪兵遭受了更加严重的损失。
随着涌入城中的敌军士兵越来越多,城中的巷战也就愈发的焦灼。
终于在敌军涌入城中万余人后,埃季诺尔夫当即下令:“所有弓箭手听令,点火射击城门!”
无数的火箭飞向城门,城门上的火油瞬间被引燃,熊熊烈火随之升起,直接将城内与城外阻隔开来。
原本还在勇猛作战的西法兰克士兵突然发现自己身后燃起大火,不免心生恐惧。
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工具,所以军队讲究令行禁止,不然就会引发一场大混乱。
举例说明就是,假设军队最前排有两三个士兵回头望,那么就可能会有几十个后排的士兵跟着往后望,接着就是成百上千不知情的士兵回头。
这样一来越往后的士兵就愈发疑惑,为什么前面的士兵要回头?是不是我军前排败了?我要不要先逃跑?
于是乎后排的士兵就会乱起来,这一乱前排的士兵也就会跟着乱,因为前排的士兵会在想:后排的军队怎么乱了?是不是敌人绕后袭击我们了?是不是我们的主将发现势态不对逃跑了?
然后就是整个军队的全面大溃败,并且还是不战而溃的那种大溃败。
如今在城中作战的西法兰克士兵就陷入了这种怀疑当中,城门的大火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了他们撤退的后路,这样就让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且最前排的长枪兵由于遭受了一轮弓箭射击,然后又被顶到队伍最前排,所以他们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意志都已经十分薄弱,这种安全感的进一步缺乏就让他们立即变得慌乱起来。
然后他们的整个阵型就都乱了,后面的士兵还想前进,而前面的士兵又想往后撤,于是乎前排和后排的士兵就交织在一起,现场变得极其混乱。
军队一乱就失去了战斗力,而这也就是埃季诺尔夫等待的机会。
发现城中敌军阵脚大乱,他当即下令所有军队发动进攻,开始对城内敌军发动反攻。
城中原本就已经一片混乱的西法兰克军队,发现守军竟然发起了反攻,他们就更加慌乱了,因为在他们眼里敌人发起反攻肯定是自己的主将已经抛弃了自己,敌人才会反攻的。
这样一来更加剧烈的混乱爆发,接着就是城内西法兰克军队的大溃败。
此时正在城外的鲁道夫还不知道城内的情况,又没有有效的办法联系到城内的军队,只能命令城外的士兵想办法灭火。
然而火油的火有哪里能那么轻易灭掉?
等到城门大火熄灭的时候已经是当天下午,一群灰头土脸的士兵从城内惊恐万分的奔逃出来,然而也就不会近千人而已。
看到眼前这一幕,鲁道夫差点气晕过去,没想到这一战自己竟然白白损失了万余军队,这对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知道现在的军心士气打击很大,鲁道夫直接下令撤退。
原本拥有三万军队的鲁道夫,这次回去竟然只剩下一半的兵力,这让他既恼怒又感觉恐惧。
埃季诺尔夫果然不能小瞧。
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西法兰克军队,城中守军纷纷欢呼起来,埃季诺尔夫和艾蒂安也站在城墙上露出了微笑。
今天的战斗十分危急,别看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其实他们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首先兵力方面他们损失近三千步兵,两百多弓箭手,以及部分被组织起来参加防御的平民。
其次城门已经被烧毁倒塌,敌人下次来袭直接就能从城门进入。
最后就是武器的消耗,大量步兵刀的刀刃都已经卷刃破口,枪矛也消耗严重,箭矢更不用说整个战斗过程箭矢的消耗就没停过。
如果鲁道夫明天再来他们可能就守不住了。
看到汇报上来的情况,艾蒂安也不由叹气道:“将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兵力和武器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恐怕下次战斗我们就守不住了。”
埃季诺尔夫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紧急,兵力还好说可以征募一些平民参与防守,但是武器的损耗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补充上来的。
后方的辎重运来至少还有三天时间,鲁道夫绝对不会再给他三天的时间,所以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艾蒂安,接下来你暂时替代我掌管城内的事务,我连夜带着亲兵去先前我让骑兵去的地方。”
听到埃季诺尔夫这么说,艾蒂安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连忙拒绝道:“不行,将军。您是我们的主将,不能让您亲自冒这个险,请让我带着亲兵去吧!”
然而埃季诺尔夫却是微微一笑说道:“袭营这种事,我比你有经验,这是我的命令,去执行吧!”
话说完,埃季诺尔夫头也不回的离开。
当晚一支十几人的骑兵从烧毁的城门向西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