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七零:小炮灰带着空间雄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赵老头和赵传家分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香梅默了默。 赵传德一家大人,包括俩儿媳妇都在笆篱子里,家里就剩俩小娃娃,除了这儿,的确没地儿去。 但……算了,先不想,听听咋说吧。 三人跟着赵建军去了老赵家,一进屋,本来还吵嚷的屋子瞬间安静。 落针可闻,安静的可怕。 还是二姨赵香兰忍不住先开口,冷哼一声: “发生这么大的事儿,要不是昨天公安上家来抓人,我还蒙在鼓里呢! 我的脸都让三哥家丢尽了。 我就说嘛,之前听三哥生病,我想去医院看看。 那俩小媳妇横扒拉竖挡着不让,说什么不要紧,没啥大毛病。 原来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儿。 好家伙,昨天想到我了。 把俩孩子往我家一放,我问她俩要干啥,支支吾吾也不说明白。 就说想先回趟娘家,让我帮看一会儿。 我还纳闷呢,咋一起回娘家。 好嘛,刚走到村口,就被大盖帽给逮着了,原来是犯了事儿! 不到一小时,我们石砬子全大队都知道了,我赵香兰的三哥一家,勾结特务! 这给我脸臊的,我差点没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概是憋狠了,赵香兰说了一长串的话,气儿几乎都没喘。 刚说到一半儿,眼泪就哗啦啦的止也止不住。 她用袖口狠狠擦了下鼻子。 继续哭诉道:“好在我婆婆,妯娌人都不错,也没说啥。 这要是搁别人家,我还不得让人给挤兑死!! 他赵传德到底哪来的能耐,敢跟特务搅合在一起,嗯? 他怕不是脑子让驴踢了!” 想破脑袋,赵香兰也没想明白,这么玄乎的事儿。 居然发生在他们家。 真是苍了个天了。 即使楚寻等人清理了村口的血迹,却依稀还能看见地上斑斑点点。 他们想想就后怕,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 特别是赵香菊一家,她家住村西,紧挨着村口大道。 当时的枪声听得格外清楚,吓得一家人连着两天做噩梦。 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里边还有赵传德的事儿,赵香菊现在回想起来神色还有些惊恐。 赵香芝住在公社,今天刚知道这事儿。 心神大震,到现在脑子还是一团浆糊,也不想多待,开口问道: “爹,你把我们都叫回来,是有啥事儿不?” “反正我提前说明白,那俩孩子我可不会管,老话说得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赵传德一家从上到下,根子黑的透透的。 往死里算计自家人。 这种骇人的手段听了我都头皮发麻,就想离得远远地。 俺家几个孩子可没有小怡的聪明劲儿,别一个不好,把我们也给害了。” 赵香梅唇角勾起一抹冷笑,接话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这事儿放在谁身上不是冷气从脚底板往上直窜天灵盖。 当我知道时,要不是俩孩子就在我怀里好好待着,我都想拿刀砍了那一家猪狗不如的东西。 一想到小怡有可能被特务抓走,严刑拷打,受到各种非人折磨。 我就难受的心仿佛生生被挖出来一样,疼的紧。 总之,我不会再认赵传德一家。” 这两天,她都是和闺女睡得,却依然睡不安稳,总是会惊醒,只有把闺女紧紧搂在怀里,才能安心。 白天也是不错眼的盯着,她舍不得让孩子离开她的视线。看書菈 一转身看不见孩子,她就要崩溃。 就连陈青枫都被她拘在家里,哪都不让去,好在有楚寻在。 赵香梅才安心不少。 赵老头吧嗒着烟袋锅子,眉头紧锁,满脸的愁苦,仿佛老了十岁不止。 赵老太也是红肿着眼皮,这两天看来是没少哭。 见老两口一直不说话,李春芬拉了拉赵传家的衣角,示意他开口。 赵传家长叹一口气,抬了下眼,“爹,妈,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我和人打听过。 传……赵传德肯定判的时间最长,是他和特务联系的。 徐春枝也不会短,假装住院这个主意就是她想的。 赵建伟和赵喜海最低也是五年,至于他俩的媳妇…… 就算提前出来,能守着? 再嫁也不可能要这俩孩子,这俩孩子要是养了,最低也是五年。” 五年是最保守的。 人刚出来,要啥啥没有,咋养孩子?要是俩人不着调,把孩子一直扔这儿怎么整。 还有,蹲笆篱子能不能全手全脚的出来都两码说。 这中间变故很大,养两个男孩,不是给两口饭吃的事儿,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 他们更怕,养不出好来,养出两个白眼狼。 赵老头耷拉着眼皮,又猛吧嗒几口烟袋锅子,才开口道: “传文,你呢?你咋想的?” 赵传文倒是很干脆,“他家的事儿我不管。” 屋里又是一阵安静,赵老太小声抽噎,“这事儿是传德不对,传德该死。 可这俩孩子,咱们不养,还有谁能管? 孩子姥姥一家连面都没露。 这么点儿的孩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吧?” 赵老太也是心里凄苦,老头子和她商量分家,他们老两口自己养俩孩子。 不拖累老大一家。 让孩子们正常给养老费,他们再使劲儿干点。 可他们这个岁数了…… “行了,你们慢慢商量吧,我们娘仨就不参与了,是死是活,和我们也没关系。” 赵香梅慢悠悠的从凳子上站起来,神情淡漠,带着俩孩子就走。 走了几步,她忽然回头,“李承平又去劳改农场了。 过几天梁夏天养好一点,她也会去,孩子一起带着,听说劳改农场可以养孩子。” 所有人:……?! 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判决下来了,李承平以不正当手段逃避劳动改造,多加一年,梁夏天,数罪并罚,六年。 吴有德,五年,吴有荣一年。 赵家最关心的赵传德,八年,徐春枝六年,赵建伟和赵喜海五年,俩人的媳妇两年。 一帮人整整齐齐,去了青海的农场。 听说能看见戈壁滩! 是最大的劳改农场,至于孩子,赵老头到底没舍得。 和赵传家分了家,老两口带着俩孩子过活。 赵传家和赵传文一年给二十块钱养老费。 五斤细粮,五十斤粗粮,另外,俩孩子户口在石砬子,年底也会分到人头粮。 赵传德的事儿到底在大猪圈传开来。 陈老太单方面不搭理赵老太了。 ps:可以带孩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