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古神话传播有限公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女儿国,胭脂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成蛟觉得不太肯定,但还是又问了一遍: “就这么吓胡串联起来的一个想法,就能卖钱?!” 听见张成蛟说这个,刘董可就乐了。 刘董:“知识产权知道不?” 张成蛟摇摇头。 这一摇头,差点让刘董出岔气。 咳嗽了一声,刘董才接着说: “知识产权吗~专利你知道吧?” 张成蛟点头,这个知道。 刘董:“知识产权和专利差不多,只是专利是一种物件;知识产权是一段文案,是一种想法,最简单的说来就是作者写了一本小说,作者就有了这本书的知识产权了。” 嗯? 不懂就问啊!张成蛟:“莫非为这件事,我还得编一本小说出来?” 连张伏波和肖双玺听到这里都笑的扛不住了。 张伏波:“宝儿,你这是除了上下班钻研医学业务,和社会脱节太严重了吧!” 见刘董和肖双玺的眼神,一琢磨,赶紧解释了句: “张成蛟我们上学那会儿都叫他'宝儿',外号那种。一直叫我波仔,我名字也不是这个啊,我叫张伏波好不。” 肖超玺看样子知道张伏波的真名,一点惊讶的感觉都没有。 刘董一看就是才知道,于是说: “张伏波,不如波仔好听好记啊。宝儿,太女性化,还是算了,我就不改口了啊还叫波仔和小张了。” 张伏波无所谓的点点头,名号早传出去了,同学,朋友,同事都这么叫他,听习惯了都。 经过这个小插曲,刘董继续和张成蛟介绍情况: “写书只是最常见的一种知识产权方式,其他的歌曲啊,诗词啊,文案啊,都属于知识产权,除了自己,别人想用就得要授权,授权说白了就是掏钱。” 自从刘董说了这个想法能卖钱,张成蛟可真动了心了! 张伏波他们说的那个什么食品加工厂,要说张成蛟没动心思是假的。可刘董他们三个带上赵红河也没带他,提都没提! 可要说起这些历史典故,不是张成蛟自己吹,能打他们一群! 不过得带上张伏波,他脑洞真大! 不是他提起来,张成蛟也想不到一个荒山沟沟,能和花果山串起来。 人老成精,刘董光看张成蛟的神色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是眼巴巴的想把这事落实了好挣钱呗? 不过这事和食品加工厂不一样,那个他投资,张伏波和赵红河俩人就能办起来,他都不用出力。 这种金点子变现,还得看老刘自己的关系和手段了。 说不好听点儿,这就是员工有了自己的想法,发现机会后想单干,还想挖公家的墙角弄钱! 刘董知道张成蛟不懂这些生意上的勾心斗角,怕张成蛟听不懂有了埋怨,也没云里雾里的,把话掰碎了和他解释了个通透。 张成蛟这才按下自己砰砰跳的小心脏。 点子值钱,但是想空口白牙就拿到钱也不是那么容易滴! 得有门路,还要讲好多条条道道的滴! 张成蛟自失一笑,放下了心头贪念。 刘董也把心放进了肚子里。毕竟这事儿真能操作,操作得当,刨除开支,真能挣个百分之一的小目标啊! 还不是一共,哪怕成本和给张成蛟的分成分出去一半,他自己独自就能捞这么多! 刘董认为这个点子能值一百万,自己的眼光也能值这个价钱!这个创意文案写的好,绝对能打动大老板,两百万才是这个创意的真实价格。 想到这里,刘董语重心长的对张成蛟说道: “小张啊!只有一个卖点的这种叫景点,你要是有合适的想法,把这个点和其他景点串联出去,形成一条新的旅行线路,我就出资和你一起弄个文化公司,我出钱,你出方案,再找几个执行人才跑关系卖方案。” 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不过这个毕竟不是实体工厂,开始公司不可能投资太大,我预估公司市值大概三十万,你来当金牌点子,给你十万股份咋样?” “不过有个前提,你得先体现出来你的价值,给我想出来一整套方案,不能只有这么一个点子。” 张成蛟心里快乐的想唱歌了! 这趟出来真值了! 十万股,十万块啊,工作三年都不一定攒的出来! 虽然和刘董只认识了一天,虽说就是刘董口头说说,八字都没一撇,起码开了个好头啊! 这时张伏波电话响了,拿起来一看,说句:“闹铃”。 张成蛟也就顺手拿出手机,看看时间,6:15。 张成蛟:“波仔,你这闹铃比我还早啊!我都定的6:30。” 张伏波:“这不我家小子高二了,6:50早自习,得起来给他弄早饭。” 张伏波结婚比张成蛟早,孩子大两岁。 肖双玺:“波仔可是我们朋友圈里面的模范丈夫啊,特别顾家。” 张伏波:“我可比不过宝儿,你问问他,昨天上午咱们去接他的时候,他弄不好把午饭都给弟妹和孩子们准备好了。” 肖双玺满脸不信,刘董也好奇的问张成蛟。 张成蛟只好交代道: “波仔刚开始给我电话那会儿就正在做菜,你们过来接我那段时间正好做了个黄焖鸡米饭。” 肖双玺是真的服了。 开口说道:“两位嫂子嫁给你们哥俩,是真享福了啊!不像我,天天往外跑,孩子都是她妈妈自己看顾。” 张伏波打趣他道: “弟妹就一幼儿园老师,又不忙,上小学之前上班都顺便看孩子了。你就负责挣钱就得了!” 刘董听我们互相打趣,也是呵呵一笑。 张成蛟有了念想,这时候正好车也走到'胭脂河'了。 就示意三位看看车外,说道: “这条河叫'胭脂河',名字来源有两个民间传说。” “一个是说,这条河的河滩'河底沙砾和石子都是红色的,尤其有些河段正好东西走向,朝霞或晚霞一照,整条河都通红通红的,像是水里混了胭脂一样,所以叫胭脂河。” “县志和我家老人给说的不是这个。说胭脂河古称'清水河',因为这条河水质特别清亮。元末战乱,到了明初,'清水河'两岸受战乱影响,竟然一个成年男丁都没有了。正好朱元璋手下大将平安驻守定州,有一个秋天带手下兵马去山西,路过清水河。” 一车人都等着张闻博讲历史,毕竟能记录到县志的,大致才是'胭脂河'这个名字的真实历史来历。 张闻博接着讲道: “话说清水河边有一个姑娘,脸蛋就和摸了胭脂一样好看,所以当地人都叫她'胭脂姑娘'。” “这天明朝大将平安带队走到'清水河',正好借宿到胭脂姑娘她们村子。平安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人,想把她娶回家里当小妾,胭脂姑娘也欢喜这位大将军,于是村里就布置好喜宴,欢天喜地开始婚礼。” “拜完堂,胭脂姑娘正兴高采烈在洞房里等待将军到来,却看见伴娘一个个的以泪洗面,就问为什么。” “有伴娘就告诉她说,'清水河'两岸都没有了男丁,只剩下女子,孤阴不长,不出二十年,没有新生儿,两岸这片纯女人组成的世界就会自动灭亡。” “胭脂姑娘听了很伤心,就问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有个老妞告诉她,平安将军手下有很多很多士兵,都是男人,能不能和将军说说,留下来一部分人?” “等平安将军结束婚宴,来到洞房,胭脂姑娘就和将军说了这件事。” “平安将军以为胭脂姑娘这是要挟他,毕竟开国没多久,将军带军队还是军务。要是少了兵卒,平安将军自己也会受到皇帝很重的处罚。” “将军一气之下一走了之,独自去了别的房间,正好酒意上头就呼呼大睡。胭脂姑娘以泪洗面,听着隔壁房间将军的呼噜声,擦干眼泪,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胭脂姑娘穿好自己的嫁衣,独自走进军营,告诉留守的将士们说:平安将军自己娶亲做新郎,感觉对不住手下的兵将,正好此地多女子,婚宴上和本地人说好了,只要双方看对眼,今晚全军不戒严,可以跟当地女子回家过夜,明早再复归军营。” “当夜,将士三呼万岁,全营出动,'清水河'两岸娇喘不停。胭脂姑娘独坐军营。” “第二天中午,平安将军酒醒归营,见到这场景,怒火万丈,亲自擂鼓聚将。” “将士们陆续归来,一直到晚霞满天,幸好一人不缺,将军才舒了口气。” “将军对胭脂姑娘万分恼怒,拔剑欲刺,将士极为念情,拦了下来。” “将军怒气难消,亲自动手剥下胭脂姑娘新娘嫁衣扔进'清水河',并把胭脂姑娘赶出军营,带队连夜向山西出发。” “'清水河'两岸所有女子站在远方望着胭脂姑娘心绪难明。胭脂姑娘独自走到河边,望着被水冲走的嫁衣,告诉同乡的姨婶姐妹。” “平安大将军把他的胭脂扔进了'清水河',那可是来自元朝宫藏的宝贝。” “你们看啊!整条'清水河'都被染成了美丽的胭脂红色!” “大将军带领着百战的将士,昨晚上杀死了邪恶的魔王,解除了'清水河'两岸只有女子的诅咒!” “只要在晚霞时刻,喝下被宝物胭脂染成胭脂色的河水,女子自己就会怀孕,十月怀胎后产下自己的婴儿。” “而我,作为被将军遗弃的不祥之人,将终身居住在被将军杀死的魔王居所,那里的泉水被魔王法力污染,会使人坠胎。” “我也会坐镇那邪恶的泉水,直至终老。” “此后,当地有了下一代,女人们对往事绝口不提。只是告诉自己的后代,有一位胭脂姑娘,长得像天上的仙女那么漂亮。她牺牲了自己,帮助一位叫做平安的将军,杀死了魔王,救了沿河所有的村庄。” “沿河村名感念胭脂姑娘除魔的恩情,就在胭脂姑娘去世的地方建了'娘娘庙',把胭脂姑娘封成河神,从此'清水河'就改成了'胭脂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