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蛟麻利的把碗整理到一边,然后认认真真的拿餐巾纸擦了擦桌子。
拿过放在一边的资料,准备开始工作。
张成蛟:“冰鱼啊!不对,那啥?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一直忘了请教了。”
章丹阳:“叫我章丹阳吧。”
张成蛟先是掏出手机,当着章丹阳的面,把微信里给冰鱼bbs.改了备注张丹阳(枪手)
才抬头说道:“丹阳小姐,事情是……”
章丹阳指着他手机,打断到:
“文章的章,不是张口的张。”
至于后面的备注,章丹阳秒懂,毕竟大学里面考试可不少。
张成蛟闻言,赶紧修改,这次不忘自己介绍了:
“我微信同名,就是本名。”
“那啥,这次的事情是这个样子啲!”
“我陪一个老板去阜平县考察投资,然后路过一个叫北果园乡的地方。”
“那地方原名叫花果园,名字的来源是明初朱元璋迁移山西人到河北,被迁移的人有几家就安置在了哪里。”
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点开相册,让章丹阳看这次去拍的照片。
“这是现在的样子。之前按照当地记录,山上布满果树,有一大群野生猴群,前面这片荒滩是一片浅水湾,山水之间这个平台是原本村落位置,现在废弃了。”
“我们这个开发方案就是以这个地方为基础,设计一个以西游记中花果山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章丹阳:“你这么说,我倒是听明白了。就是以这两座山和前前区域,设计一个主题乐园对吧?”
张成蛟:“对!就是这个样子。”
章丹阳:“直接找加盟,设计一个沙滩,花海,滑草场之类的不就行了?为什么想要设计西游主题乐园?我感觉有些费力不讨好啊!”
张成蛟极为认真的纠正道:
“不是西游主题乐园,是西游记里面花果山主题乐园。”
章丹阳心道:这不一样吗?欺负我没看过西游记?
章丹阳:“为什么是花果山主题乐园?西游开篇东海旁花果山啊!你要设计乐园的地方可是山区。”
张成蛟:“听说过海兰察,和罗刹海不?蒙元时期,大点的水泡子就叫海。山前那片荒滩续上水就是东海了。”
章丹阳:……
张成蛟:“你不用纠结地理方面的问题,就像一小学生看见保定东湖,然后写了一篇关于大海的作文。我有办法把两者联系到一块儿。”
章丹阳:“我是问为什么非要把两者联系起来?”
“一个山区,一个海边,可以设计不同的开发方案啊。海边可以以戏水为主题,山区就以爬山为主题,多应景?非要在山区玩水?海边爬山?”
张成蛟:“不是你想的那样!”
张成蛟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解释了,明明很好明白的事情啊!
“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听完就能明白我大致的想法和意思了。”
章丹阳点点头,准备听故事。
————————
话说元末明初,河北百姓凋零,朱元璋一声令下,山西百姓迁移河北。
春夏交际之时。有三五官兵监督着一队的男女老少,经过长途跋涉,走到一处背靠两山,两水夹一凹的山间小平原。
原来这是提前勘探好的一处安居地。
有衙役在这群人中挑出五六户三十来个百姓,要他们就停在这里。带队将官大声宣告给他们——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生活的家园了!
经过短暂的休息,亲友们哭诉离别后。其他人又在衙役的押送下继续赶路。
留下来的人中,为首的一位老者,站在一块巨石上,抬头望着远去的亲友,低头看看留下的百姓。
看着眼前大片的水洼,岸边布满不知名的野草野花,像花海一样;身后的两座小山上,满是苹果李子等野生果树。在果树林子里野猴的叽叽声中,对着旁边等待给他们登记的本地县衙衙役,大声说道:“此处前水后山!花海果树遍地!乃天赐乐土!以后这里就叫花果园了!”
一旁的衙役早已等的不耐烦了,听闻这一声大喊,赶紧拿出县衙的黄册,用舌头舔舔掉毛的毛笔,呸了一口,郑重的书写到:
阜平县城以北,三十又五里花果园村,有民六户三十口……
————————
张成蛟拿出一根烟点上,和章丹阳说:
“故事开头大致就是这样,感觉我编的咋样?”
章丹阳用手挥了挥飘过去的烟,比较中肯的回答道:
“蛮有画面感的,感觉一部古装电影前五分钟开头也就这么个样子了。”
有人肯欣赏自己编的故事,张成蛟也是很开心啊!
吸了口烟,继续开讲:
————————
白驹过缝,很快一百年过去,时间到了嘉靖二十九年。
这一日,有五名家丁,陪同两名书生远路而来。
年纪约三十来岁的一名书生伸手扶开拦路的树枝,有些埋怨的开口说道:“吴兄,我都说了走涿州官路,直接坐车从京城到保定府多好?你非要从房山出发,翻太行山走山路,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画面一转,另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书生,拄着木杖,一边前行一边擦汗,口中说道:“陈兄,古迹探幽,名山寻仙,大好景色那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看陈兄扭头不理他,紧走两步和他并行,道:“过房山,穿石林,难道你没有看见被封印在石头里的蛟龙遗骨?虽说那蛟龙模样长得和我大明百姓认知中不太一样,有四条大长腿,可如今天下可还能看见如此神兽?”
陈兄忍不住回道:“那里是蛟龙,明明就是山海经中的怪物好不?”
吴兄也不和他争辩,又开口道:“过易县,狼牙竞秀,只是可惜了燕王所筑金台尽已年久失修垮塌了。不过能见易水,遥想荆轲一曲高歌,也不枉此行啊。”
陈兄答到:“易水已寒!走易水入中山多好,你却还要去涞源,过阜平?有大路不走,专挑山路!”
吴兄大声笑道:“白石山可是太行之首,三十六洞天之一,太行老祖戏金蟾之地啊!”
咂咂嘴,接着道:“陈尧道你爹是福建左布政使,家里有钱,我吴承恩可是家徒四壁,还想抓一只金蟾回家养着啊!”
陈尧道打趣他道:“那你可是去捉啊!”
吴承恩郁闷的道:“四条腿的癞蛤蟆捉了好多,三条腿的金蟾这不没遇到吗。”
很快又兴奋的说:“已经过了阜平县城,前面再有半天就是北岳常山!你看戏文不是最喜欢白马银枪赵子龙?他可就是常山人啊!”
陈尧道:“我说吴承恩啊!虽然我喜欢看你写得西游记,但是你要知道那个是假的,世上那有仙神?”
语重心长的道:“你可是读书人,不要老沉迷于这些神啊怪啊的东西,不然你怎么考科举?”
吴承恩小声嘀咕到:“那你还老翻看我的书稿!还不断挑三拣四的说我书写得不够精彩。”
陈尧道没听见他的小声嘀咕,还在旁边继续劝说这位老大哥:“你父亲可一直企盼你考上科举光家耀祖!淮安知府葛木,南京名士朱应登,谁不夸你胸有丘壑,腹满才华!连户部尚书叶琪都把曾孙女许配给你!结果你却一直科考不利。”
“这次咱俩好容易从南京国子监获得推荐,来BJ选官,还双双落选。哎!”
吴承恩挠挠头,只好说:“好!好!好!我都听陈兄的。最后逛逛北岳,看看哪吒师傅太乙真人的道场神仙山。等这趟陪你回乡祭祖,回南京后我一定不再分心写我的西游记,认真看四书五经,争取早日中状元!”
————————
章丹阳:“等等!暂停!暂停!”
张成蛟讲的正欢呢,突然就被人打断了。
只好停下来,正好烟也烧到了烟把,赶紧烟灰缸里掐掉。
章丹阳:“你刚刚讲的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他来过你要做方案的那个地方?”
指指张成蛟的手机,接着道:
“就是你刚让我看的照片,那个什么什么花果园村?”
张成蛟不得不纠正她,道:“阜平县北果园村!”
“最早叫花果园村的,不过当年大明朝收的不是钱是实物税,当地村子每年要交两担果干。”
“县衙衙役为了好记,就把名字给改成了北果园村,意思就是县城北边有果园需要果干缴税的村子。”
章丹阳吐槽了一句:“古代县衙这么随性的嘛!”
又赶紧追问:
“常山赵子龙,那个常山就是阜平那个神仙山?这么出名的人物,竟然是咱们保定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张成蛟瞅了她一眼,暗道:又一个不懂历史的,和刘智鹏刘董一样不学无术!
只能耐下心给她解释:
“赵子龙是石家庄正定人,但是汉代正定县属于'常山郡','常山郡'名字的来源就是古北岳常山,古称'恒山',和汉朝恒帝重名了,就给改的'常山'。隋唐时期好多人来此修仙,才被人称为'神仙山'。”
“然后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师傅是童渊,实际三国志中没这个人,是小说家杜撰的。真实情况是曲阳县是当时有名的武术之乡,赵云在曲阳县常山脚下拜师学的武艺,所以赵云才会自称——常山赵子龙。”
章丹阳:“还有还有,不是'刘海戏金蝉,步步吊金钱'吗?,你怎么说'太行老祖钓金蟾'?”
这个张成蛟还真懂!看过道家三十六洞天福地讲经的人都知道。
于是张成蛟就告诉她道:
“现在流传的刘海戏金蝉,说的是元朝常德太守刘海,丝瓜井里钓金蟾。属于明朝编辑的《二十四孝》中一个故事。”
“道教传说中钓金蟾的刘海,是五代十国时期燕国国相刘海,退休后入白石山学道,学成后逆生长变成孩童之身,他钓金蟾的故事。”
“白石山是太行之最,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刘海自号'老祖'。所以'刘海钓金蝉',就又被叫做叫'太行祖师钓金蟾'。”
“只要是明朝之前传说的刘海戏金蝉,说的实际是这位。”
章丹阳:“涨见识了,见过好多金蟾摆件,原来金蟾这东西是涞源白石山里钓出来的啊!”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我得记下来,讲给我老妈听听,她还想在我们家摆上一个金蟾摆件呢!”
张成蛟:……不懂笑点在哪里。
章丹阳又问:“吴承恩就是写西游记的作者吧!这个我知道。
“能写出西游记,你说吴承恩他封建迷信我也就信了!”
“你又说吴承恩他是明朝南京国子监的学生。还有他这个同学陈尧道,这人是个什么鬼?听都没听过啊!”
张成蛟都懒得讲了,直接道:“你拿出手机,问问度娘吧!”
说完,扶着额头,看章丹阳麻利的点开手机开始搜索……
三分钟后,章丹阳茫然的关闭浏览器。还都是真人真事!只是搜索不出来这俩人在南京国子监熟不熟……
张成蛟又掏出一根烟,点上后,说:
“陈尧道是保定府人,但是跟着老爸去了福建,也入的南京国子监。但是人家学了二十年后于嘉靖四十三年考上举人了。”
“吴承恩在嘉靖帝二十一年写完西游记的初稿,然后开始考科举一直没考上。嘉靖二十八年入BJ国子监就学,嘉靖二十九年BJ来选官,还没被选上。到嘉靖四十五年60岁外放当官,一直没考上进士。”
“你说俩人一个学校毕业的同学,住的还不远,然后俩人都十五六年考不上科举,他俩熟悉不?”
章丹阳心道:是我这一本大学生历史学的不好,还是你历史学的太优秀?
为什么你说的这段历史那么有道理,可我全部不知道?
我的历史不会真是体育老师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