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两兄弟合力,投入巨大的大炼铁计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英国公府。 “怎么了,这才刚走又回来。” 书房里,萧寒还在抱着大明工业要术死磕,完成了大明经济学,面对工业这种东西,萧寒也是有些犯难。 毕竟工业技术原理这东西,差一点,那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很多东西,萧寒记得又都很模糊,哪怕只是需要写一个大概出来也显得很吃力。 就在这个时候,前脚走了的朱标居然又回来了。 “不出你所料,澜沧那边有消息了。” “法昂王那老头死了。” “澜沧太子莫森泰宣布执行法昂王的遗命,向咱大明进行派出使团朝贡,并且宣布给法昂守孝三月,不见外人。” 朱标对这些萧寒说道。 “哦?” “看来这莫森泰倒也还算聪明,知道若是直接登基露面,那些杀红了眼的氏族肯定会想办法弄死他。” “所以干脆借口给老爹守孝,直接不见人,如此,便是那些人想要杀他,也找不到机会。” “他们的使团才出来?” 萧寒呵呵一笑。 “嗯,这是渗透在那边的锦衣卫成员看到,加急送回来的消息,想来此时怕是连他们的国境都还没出。” “不过,听你这么说,我反而有些担心,你说,那些氏族眼见着杀不掉莫森泰,会不会生出劫杀使团的想法。” “毕竟,只要这个使团不能把国书送到我们面前,莫森泰就不会得到我们的册封,他们就依然有机会可以对莫森泰出手。” 朱标开口说道。 “呵呵。” “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此前我就已经做了安排,如果澜沧王室派出了来咱们大明的使团,全力保护。” 萧寒轻笑一声。 这个消息他没有收到,主要是也没想收,因为相关事宜,他早就给安排好了,何必实时跟踪? 结果,没想到的是,萧寒自己没想跟,朱标跑过来给萧寒被动消息跟踪了。 “啊。” “原来如此,我说伱这边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原来是早有准备。” 朱标无奈摇了摇头。 反倒是他想多了,萧寒果然还是稳的一匹。 “对了,北边互市的锦衣卫你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萧寒转而对着朱标发问道。 “已经安排过去了,领头的是我从军中调过去的毛骧。” 朱标对着萧寒道。 “毛骧,是他。” 萧寒双眼微微一眯。 历史上第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在位时杀的人头滚滚,不过最后死的也挺惨的。 毕竟他可不是大明亲王,锦衣卫这种刀要是本身材质不行,可是会被崩碎的。 “怎么?” “风雪和他有什么交情?” 朱标微微有些惊讶。 毛骧在军中战绩可并不显眼,按理说是接触不到萧寒这个级别的。 “没。” “主要是从咱们大明军中调过去的并不多,我一般都留意了一下。” 萧寒开口说道。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在这种由他亲自动手魔改版的锦衣卫里,毛骧居然还是逐渐混出了头。 “我打算日后提拔一番,让他长期镇守北方,渗透蒙元和守护互市,风雪觉得如何?” 朱标问道。 “应该可以。” “从咱大明军中出去的,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毛骧这个人,萧寒记得历史上好像是因为和官员同流合污,收受贿赂,然后被朱元璋处死了。 不过经过这些年深深了解大明时期朝堂上这帮货,萧寒并不觉得事情会这么简单。 毕竟,锦衣卫可是皇室的刀,以萧寒对于朱元璋都了解,既然他敢把权力交给指挥使,自己肯定是能控制的。 后面的皇帝不好说,但是朱元璋这个洪武皇帝肯定没问题。 锦衣卫内部发生了什么,毛骧知道的怕是都没有朱元璋快。 十有八九,毛骧是真的得罪人太多,被老朱最后无奈舍弃掉了。 毕竟,毛骧砍了三万多人,可都是权贵阶级,没有一家不沾亲带故,没有一家是省油的灯。 这样一个人,放在北边,倒也是能让人放心。 而且,针对北元,不至于太过得罪大明这些世家豪强,只要毛骧不是自己想不开,削尖了脑袋想往应天府爬,这辈子应该最后还是能落一个善终的。 至于被北元杀了,这种可能性其实不是很大,毕竟又不负责跟北元打仗。 “你最近写大明工业要术似乎并不顺利。” 朱标转而对着萧寒问道。 “嗯。” “工学这东西最注重实践,我这样对着白纸干自己写,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怎么写清楚。” “看来,这大明工业要术也得拆分才行,本来我寻思是先把理论弄出来再全盘实践,结果一写上发现有些高估自己了。” “看来还是得两条腿走,一步理论,一步实践才行啊。” “这样吧,我们先大规模建造一批炼铁的高炉,将这作为实践的第一步,把咱大明的钢铁行业升一下级,关于这部分工学要术我已经写出来了。” 萧寒微微揉了揉眉心。 “炼铁?” “炼铁行啊,咱大明现在其实非常缺钢铁,农具要用,保持将士们的战斗力要用。” “这样吧,我让单安仁那边集结一下咱大明最好的一批铁匠。” 朱标赞同开口。 “铁匠…” “也行,后面应该还需要他们帮忙。”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到了大明时期,炼铁的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了,所差的还是一个问题,基本都是铁匠铺型的小作坊,没有大型高炉铁。 一方面,这个时期没有鼓风机,最先进的鼓风方式就是用水力带动进行鼓风。 这项技术,早在宋朝的《农书》便已经被提了出来。 不过,水力肯定是要受到水的限制,需要的水力越大,就要要求水的湍流。 而水湍流的地方,一般都没什么人,自然不会有人为了水力跑去那里打铁。 这也就导致了铁匠这门手艺,处于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只能靠着小炉,甚至很多时候都要人力拉风箱,火力,风力,都不是很足,还要后续加工才能用。 铁匠的状态也给了富商们一种认知,炼铁就是靠手艺的,不是能大规模赚钱的生意。 这种状态,自然无法带动高炉的发展,进行钢铁量产。 不过,萧寒萧老板可不管这些,他要搞就搞大的。 “这一次,你打算要哪里的地?” 朱标继续对着萧寒问道。 “嗯,这一次我不要应天府的。” “应天府的长江水流太平缓了。” “我要把大规模设立高炉炼铁的地方选在水力充沛的地方。” 萧寒开口说道。 要做就要一步到位,直接把水力加大摒弃人拉风箱这种方式,把炉温拉上去,省事又省力。 “啊?” “选这样的地方打铁,啊不是,炼铁?” “那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都很不方便啊。” 朱标有些犹豫道。 “这个…” “确实得好好设计一下,其实…也不一定非的长江,其他小一点的江河也行。”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挖一条与下游湍流区段平行的小河道,船运到这一段,专门把铁矿石用竹筏从上面顺下来用网截住,这样的河道水力不小既能用来运送原料,还能直接用来炼铁,然后我们把成品再通过河道送出去。” 萧寒微微想了想说道。 这想要大规模建立高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没有动力来才显得过于尴尬。 其实萧寒是有过弄蒸汽机的想法的,不过蒸汽机多少有些精巧了,就算知道图纸也不是那么好造的,萧寒研究了两下,研究不出来,就去干别的了。 “你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啊。” “按照你的这个设计这要是多建一些,要是想能供应上这么大的水车并排话,怕是需要至少十米宽的河道。” “多建高炉,就要引更多河道,都要赶上挖运河了。” 朱标拿起萧寒的图纸,嘴角一阵抽搐。 第一次,他感觉萧寒的决定有点不靠谱。 “不过倒也问题不大,这些天北境互市确实赚了不少,拿来搞建设应该也够了,但应该建不了很多。” 朱标想了想又开口说道。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相信萧寒,主要是,朱标感觉高炉这玩意若是真能批量存在的话,大明的钢铁产量都能翻上几番,所以这一波是值得投入的。 当然,这还得是萧寒要干才行,换一个人,朱标估计直接把人打出去了。 高炉很好用,但是如果这个大工程的钱你出的话孤就配合你,谢谢。 “咱们把现在手里能调动的钱合在一起算一下,看看最多能建多大规模的水力高炉厂。” “这算是英国公府两个产业链的收入。” 萧寒无奈开口道,翻出了自己这边的账目,这一次看来只能哥俩一起搞了。 他已经在设计的时候把炉子尽量弄小一点了,结果投入还是让人头皮发麻,直接就相当于一项大工程了。 而且,因为水力存在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之后怕是还需要铁匠进行打补丁。 只能说,效果会比小炉子好,能省不少力,但在没有鼓风机的情况下,却是还完全提升不到工业时期的程度。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