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则领了贾诩、赵云、黄忠、太史慈和黄舞蝶,点起一万三、四千骑马,倾巢出城,推上了十几大车钱粮锱重,正式前来拜谒朝贡汉献帝。
前方还不到汉献帝在董承营中的驻跸之地,忽然喊声大举,杨奉、董承领兵拦住去路。
徐晃当先,大叫:“许彦欲来劫驾耶?率大军倾巢而来,也不怕惊扰天子!”
许彦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太史慈出马与徐晃交锋。
枪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许彦当即鸣金收军,对杨奉、董承道:“我来拜谒进贡天子,你们莫非还想要阻拦我,以隔我面圣之路?”
“还请许公子约退兵马,只带数个贴身亲信往见天子,免得惊扰圣驾,”国舅董承赶紧劝道。
许彦见对方二人合兵一处仍有一万多大军,与自己旗鼓相当。
当场冲突,显然自己也捡不到便宜,得不到什么好处。
于是,许彦拱手道:“国舅提醒得是,我手下骄兵悍将,只怕没有我一时无法约束,待我先将兵马领回,明日再只身来见天子谢罪。”
许彦不复多言,率领大军转身就回华阴城。
回到城中,又召谋士贾诩,以及司马懿、段煨、赵云、黄忠、太史慈等议曰:“杨奉、董承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太史慈立即接话曰:“主公勿虑,某与徐晃今日大战五十多合,所谓不打不相识,愿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
许彦深然其说,欣然遣之。
是夜太史慈扮作小卒,混入彼军队中,偷至徐晃帐前,只见徐晃秉烛被甲而坐。
太史慈突然闯至其前,抱拳长揖曰:“徐将军别来无恙乎!某今日与将军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不禁与将军惺惺相惜。”
徐晃惊起,熟视之曰:“你非今日许彦军那位将军耶!尚未知你尊姓大名,何以至此?”
太史慈立即答曰:“某现为许彦军中郎将,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今日于阵前所谓与将军不打不相识,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
徐晃乃延之坐,问其来意。
太史慈激昂曰:“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董之徒?我主许彦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共知也;今日阵前,见将军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慈前来奉邀。公何不弃暗投明,以归我主,共成大业?”
徐晃沈吟良久,乃喟然叹曰:“吾固知奉、承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
太史慈当即反驳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失之交臂,非丈夫也。”
徐晃起身答谢曰:“愿从将军之言。”
太史慈大喜曰:“将军真义士也!”
“太史将军稍等,吾帐下有一年轻小校姓郝名昭字伯道,陇西太原人,我深以为依重,可招他与我一同投奔贵军。”
徐晃说时,急遣身边亲信去找来郝昭。
不移时,郝昭便被叫来,他看起来,只有二十余岁上下,为人雄壮,身长九尺。
太史慈见郝昭容貌非俗,心下甚喜,当即与徐晃向他说明意愿,没想到郝昭欣然应诺。
徐晃遂引郝昭,以及帐下数十骑,连夜同太史慈来投许彦。
早有人报知杨奉,杨奉大怒,自引千骑来追,大叫:“徐晃反贼休走!”
正追赶间,忽然一声炮响,山上山下,火把齐明,伏军四出。
许彦亲自引军当先,大喝:“我在此设下伏兵,等候杨奉自投罗网多时矣,休教走脱!”
杨奉大惊,急待回军,早被许彦伏兵围住。
恰好董承引兵来救,两军混战,杨奉走脱。
许彦趁彼军乱,乘势攻击。
赵云纵马而出,一枪抽打在杨奉副将胸甲上,一股巨大的力量袭来,令对方啊的一声跌落马下。
“来人,给我把此人绑起来!”
赵云手下留情,改扎为拍,打定主意生擒此人。
顿时,无数士卒蜂拥过来,七手八脚的按住杨奉这员副将,把他五花大绑起来。
见到主将逃跑,副将被捉,那些被包围起来的西凉兵全都震惊了,用饱含恐惧的目光看向赵云。
“怎么可能,我们副将一合就被击败了,这也太离谱了!”有西凉兵的战将愕然惊呼起来。
“没有什么不可能!倒是你们,现在还想继续抵抗吗?”许彦打断了那人的话。
如今大军已经完成合围,这些骑兵已经是瓮中之鳖,想跑是不可能跑掉的。
赵云、黄忠策马,率领大军一步步地逼向那些西凉骑兵,引得那些西凉兵惊呼出声,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要退避。
可是四周都是许彦大军,他们又能退到哪里去。
“放下武器!我饶你们不死!”许彦还真没工夫跟这些杨奉军士卒墨迹,手中马鞭指向他们,下达最后的通牒。
残余黑压压的西凉骑兵们早失战意和士气,犹豫了一下,又齐刷刷看了看被人捆绑起来的副将,俱是微微一叹。
咣哐!
咣哐!
咣哐!
……
终于纷纷丢下了武器,下马投降。
“很好,都带回华阴城去,我要将他们都收编为我方骑兵!”许彦摇了摇头,既然这些人愿意投降,他也不好薄待。
而且这些骑兵,对于他来说,非常珍贵,都有现成的骑术,直接接手混编就是。
命人打扫战场,收拢俘虏,辎重,杨奉、董承两家军士大半多降。
而且西凉盛产战马,所得多是骑兵,许彦又得了五、六千西凉骑兵。
许彦收军回华阴,太史慈引徐晃入见,许彦大喜,授予其为威远将军。
“深感公子知遇之恩,晃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徐晃又引见郝昭与许彦相见:“这是晃最依重的帐下小校郝昭,今日引荐给公子,望公子知人善用,提携一二。”
许彦闻郝昭之名,早喜出望外,看向郝昭时,见郝昭身长九尺,人高马大,果然是个好将才。
知他原为徐晃麾下,猿臂善射,深有谋略,有“杂号将军”之称。
他忠于国家、智勇双全。
真是附带捡来的意外之喜,这样的人才,许彦当即重用,立即用于军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