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制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27 大力发展南阳工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早在几十年前,安帝不就下了一道诏书:“诏州郡不得迫胁驱逐长吏”。 许彦依照东汉旧制,还是名正言顺的将申耽、申仪兄弟替换带走,换了韩冉带上邓济和刘威镇守上庸等三城。 省得申耽、申仪兄弟在上庸等三城成为土皇帝,只手遮天。 并且典型的阳奉阴违,天高皇帝远,不服自己的统治。 更甚至于是伺机串通外敌,搞阴谋颠覆和叛变。 这两兄弟都是搞两面三刀,反复叛乱的老手,不得不早长个心眼以防之。 现在也算是防微杜渐,许彦将这在上庸当土皇帝的两兄弟都带返了宛城。 于是又任命了韩暨为南阳太守,大力发展南阳的经济。 南阳资源丰富,作为一块堪比关中盆地的辽阔平原,这里盛产煤矿、铁矿等重要资源。 其中光后世南阳市市区附近挖掘出来的汉代冶铁遗址就达十余处,其它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汉代的挖矿技术比较低,只对露天矿产有利用,埋藏得稍微深一点要么找不到,要么即便发现有矿,也没有能力进行开采。 其中较典型的复阳县就是产铁大县,这里后世为桐柏县,有一座山名叫桐柏山,在汉代名叫大复山。 根据后世出土的资料显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露天铁矿脉。 实际上不止在汉朝,后世桐柏山矿区也很多,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矿企。 山脉下蕴含着巨量金、银、铅、锌、铜、铁等等矿产资源,是一个世界级的矿产资源。 而在汉代由于开采技术有限,想把桐柏山矿区后世探明的数百吨金矿、数千吨银矿、上千万吨铁、铜、锌、铅、碱等矿产全都挖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是露出来的天然铁矿也已经非常多,后世在桐柏县挖出来的汉代冶铁遗址达十三处,没有挖掘出来的就更多,铁矿储备非常惊人。 再加上南阳其它地方出产的矿产,上千年开采没有枯竭,就可以知道这片地方到底蕴藏了多少自然资源。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阳这块地方真的是宝地。 只是可惜处于中原交战区,常年的战乱没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导致即便是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也无法被人们利用起来。 不过目前虽然南阳盆地空有那么好的资源无人利用,但如今落到许彦手中,又召来了专门搞建设,搞工业生产的鲁肃、梁习等,由韩暨的南阳郡太守府全力配合支持。 开始在桐柏山兴办大型的铁矿、煤矿厂,还有冶炼厂,以及冶金铸造厂…… 开始建设大型的矿区,工业开发区,以大力发展经济,打造各种兵器铠甲,以及农具用品。 整个南阳要依托这些矿业和冶炼工业渐渐发展起来,未来壮大之后,能够以此作为一块集矿业挖掘,冶铁生产,工业制造,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向周围带动辐射开去。 许彦穿行在一群群劳动的百姓中间,一片厂房正在修建,厂房旁边还有更广阔的居住区。 这里是南阳桐柏山一大片的矿区和厂区,将周围的人力都招募了过来做工,给他们定的工价也是最好的,每日给他们发放工钱。 因此这青黄不接的农闲时候,远近县乡的老百姓都蜂拥来抢工打。 许彦站到一处山丘上,到处都是挑担劳作的人头,鲁肃和梁习带着几名工商部的助手跟在他身后,手上拿着一些规划图。 鲁肃向许彦汇报道:“公子,这里的厂房、仓库和简易住房大概半个月就能修好,到时候我们像南陵兵工厂一样,择优招收一大批的矿工和工人进来,先试投入生产运行。” 许彦看着人群,这里数万人都在不停的忙碌,到时修完投产后,就可以把他们都招收为铁矿和煤矿工人,或者冶炼厂、铸造厂的工人。 能够解决就业,带动地方生产,刺激经济增长和发展,养活这许多人,自然都是好事。 不过,在建设之中,不久就有一个重榜好消息,因为韩暨长期亲历亲为,跟随许彦、鲁肃和梁习等人一起进行冶铁工厂的兴建制造。 终于在冶铁手工业上,韩暨将既费工又低效的马排和人排弃用,把水排改良后推广使用,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 水排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机械工程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 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引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 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用人力鼓动。 继而用畜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 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 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我国古代又叫“橐”。 一座炉子用好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 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橐,就叫“水排”。 经过韩暨改进之后,水排更加方便好用,并且开始普及起来。 同时冶铁产量提升了平时的三倍以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许彦在南阳大力发展矿业和工业生产,以及经济实力,都步入正轨之后,就将工作都交给了韩暨、鲁肃和梁习,并让他们自行提拔人才进行生产管理。 于是赵濬、张敞、文春、赵岐等一批人才陆续在南阳许彦开设的各大矿厂和工厂上线。 这天,贾诩带了一个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的十七、八岁青年来见许彦。 “公子,这位是庞统庞士元,号凤雏,为人朴实,聪颖好学,知识渊博,对时事颇有见识,但不为人知。” 贾诩向许彦介绍庞统道:“今从襄阳渡江而来,欲投入公子你麾下,还望公子你能知人善用。” “原来是凤雏先生啊,好说好说,”许彦颔首,仔细打量眼前的庞统。 庞统身材瘦高,面容丑陋,头大脸长,目光阴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