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制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53 拿下虎牢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洁白的月华柔和地挥洒大地,将虎牢关下许彦军阵势照耀的纤毫毕现。 近处关前的平原上一座座蒙古包式的帐篷,密密麻麻地蔓延开来,像难民窟一样错落无致。 一队队持弓或持枪的兵士在营寨周围或其间,交叉巡逻,循环往复。 这原始蛮荒且美轮美奂的意境,竟令人暂时忘却了这是血腥厮杀的战场。 不禁心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独傲立于其间”的豪迈感。 不多久,许彦就率领身后的两万多步卒、中军亲兵、陷阵营等都抵达了虎牢关前。 几乎没让他等待,就好似是专候迎接他一般,那虎牢关沉重坚厚的大门就吱呀一声的打开了。 许彦指挥大军一拥而入,接应他的当然是秦宜禄夫妇,那卞喜尤在府中卧房内大醉不起。 将虎牢关曹军守兵都缴械俘虏之后,叫刘磐率四千步卒替换了守关任务。 随后又将卞喜捉拿绑捆,将驻守虎牢关的三、四千曹军步卒俘虏也都混编入近两万步卒,快速消化起来。 直待卞喜醒了酒,才发现虎牢关已失,早已被许彦大军占据,他害怕曹操治罪。 再加上结拜兄弟秦宜禄的一通劝说,原本卞喜一介黄巾出身,本身就摇摆不定。 这下倒好,很快就归降了许彦。 曹操派人迎奉天子的时候,派曹洪、夏侯惇领兵西进,顺势占领了洛阳,还吸收了很多地方部队。 许彦知道洛阳曹军实力也不容小觑,决定要连夜长途偷袭,打夏侯惇和曹洪一个措手不及。 卞喜府中,许彦坐在坐榻上,等候此次带来的众将前来议事。 不移时大家齐聚一堂,纷纷向许彦躬身行礼。 “卞喜,现在正有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交给你,我要你带上三千步卒伪装成虎牢关溃军,马上去投奔洛阳,由文聘领兵,跟随于你身边,你能不能做到?” 许彦的决定,震惊了所有人,议事大堂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当事人文聘首先充满疑虑惊叹道:“公子,卞喜新附,心性难测……” “卞喜,我希望你好好表现,不要令我失望。”许彦没有回答文聘,只是打断了他的话,仍旧望向卞喜。 “公子……”卡喜瞬间慌了神,惊恐万分道。 “公子若是想杀末将,就请直说,末将自当引颈就戮,绝无二话,何必假于他人之手!” “此去无惊无险,何来性命之忧?”许彦拍案而起,怒瞪着卞喜。 “夏侯惇乃曹操同族兄弟,深得曹操器重,对其下属将有先斩后凑之权,我失了虎牢关,怕他一时不愤,就拉了末将要砍头。” 卞喜瑟瑟发抖道:“末将实难担当如此重任,也不愿前去送死!还请公子考虑再三,收回成命罢!” “卞喜!”许彦真不知该说他什么好。 最终还是怒道:“本公子是那种出卖自己部下的人吗?你胆小害怕什么?真是杞人忧天啊!” “公子,末将知错,是我片面和狭隘了!” “现在我们大军压境,夏侯惇哪有处决手下属将的心思,也只会事后跟你秋后算账,将你交给曹操去亲自处理。” 许彦只得继续打消卞喜的顾虑:“我现在只是要你当作一支奇兵,先欺瞒过夏侯惇和曹洪,作为我军的内应。我随后就率大军攻到,到时你接应我们,引发曹军内乱,助我军一鼓而下洛阳。” 文聘与卞喜对望一眼,嘴上连答道:“公子英明神武,算无遗策……” “过了,马屁拍得太过了……”许彦严肃地摆着手。 经许彦这么一说,帐内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下来。 “就这么决定了,文聘、卞喜率三千大军换上曹军服装伪装虎牢关溃军先去投奔洛阳,挨到天明,我立即率大军随后攻到。” 许彦取得虎牢关,马上就要一鼓作气来攻洛阳,当下安排分派已定。 文聘和卞喜领命先去行动,率领三千多步卒都换上了曹军虎牢关降卒的衣袍和旗号,连夜仓惶奔向了洛阳。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著称的洛阳城,四面是熊耳山、伏牛山、嵩山等山脉合拱。 山脉之间本有缝隙,更有伊河、汝河、颍河流向西南、东南方向。 伊阙、广成关、轘辕关等关隘控制着这些通道,却也是山河四塞、固若金汤。 因为洛阳周围有环护的伊阙关、函谷关、广城、太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大关口,合称为“八关都邑”或者“洛阳八关”。 汉函谷关的位置,就位于崤山和东崤山所包夹而成的谷水河谷之上。 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那么伊阙就是洛阳的南大门。 洛阳的南大门是由伊阙、广成、太谷三关所共同构成的。 轘辕关是一座依照分水岭原则,在嵩山之上构筑的关口,其所分割的是颍水和伊水水系。 考虑到伊阙的位置过于偏向伊洛盆地的西侧,轘辕关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加强伊洛盆地东部,与颍水河谷间的联系。 在洛阳的北部争夺“北大门”之名的同样不只有一座关口。 在这个方向上,小平津关和孟津这两座背依邙山、面朝黄河,兼具渡口功能的关口,帮助洛阳抵御着来自河内地区的威胁。 这当中最早出现在中国地缘政治舞台上的是“小平津关”。 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伊阙/轘辕,广成/太谷,以内外两层结构护卫着洛阳的南线安全;小平律、孟津两关则是洛阳北大门的属性。 那么剩下的旋门关,也就是虎牢门,正是洛阳的东大门了。 地黄黄北风乍起,一马平川的伊洛平原上,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趁着天光蒙蒙亮,正直扑洛阳而来。 先头是一支五千多人的铁骑部队,往前发足狂奔,激得尘土飞扬,早去得远了。 后面是近两万人的步卒,他们素质强硬、面目坚毅,正闷着头,大踏步往前疾行。 “快,快,全力行军,谁最先赶到洛阳城下,当记首功!”许彦全身重甲,身姿笔挺地端坐在高头大马上,不断催促着大军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