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 徐皇后的心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连好几日, 朱棣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坤宁宫里面。 徐皇后对他而言,不只是他的皇后,更是他的结发妻子。 是以朱棣可以不在乎任何人,但是他的妻子必须要好好的。 夫妻本为一体,这句话放在天家或许不合适,但不管是太祖高皇帝夫妇,还是朱棣夫妻,都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期间三个皇子听闻母后病重,也接连过来探望了好几次。 只是朱棣闲他们吵闹,耽误皇后静养,探望过一两次后就把他们给赶走了。 此刻朱棣正拉着徐皇后闲话家常,郑和匆匆走了进来,称大皇子又来探望了。 听到这话,朱棣眉头一皱,直接让郑和把朱高炽给打发走了。 徐皇后见状忍不住开了口。 “陛下,是不是炽儿又惹你生气了?” 毕竟夫妻这么多年,朱棣的脾气秉性,徐皇后自然了解得一清二楚。 只要他骤起了眉头,徐皇后就知道肯定有事儿。 听到她这话,朱棣本不想开口,害怕皇后又操这个闲心。 可耐不住徐皇后追问,朱棣只能将大宁都司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只是没有提及小徐钦。 “朕确实有些失望。” “炽儿宽厚仁慈不假,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什么主见。” “他想着废置大宁都司,就可以把钱粮节省下来,拿去发展民生,可他怎么没想过大宁都司的战略意义?” “解缙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要是他真当了太子,朕害怕他会是下一个建文啊!” 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不通兵事,不知民间疾苦,听信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腐儒酸儒的蛊惑谗言,坐上龙椅之后就开始想一出是一出,推行那些什么所谓的仁政! 表面上看起来,他那些仁政确实是仁政,可实际上落到老百姓头上的益处,又有多少呢? 寥寥无几! 建文年间推行的那些仁政,肥了文臣缙绅,穷了朝廷本身,老百姓没有落得任何好处! 偏偏朱允炆这个蠢货还丝毫不知情,沉湎在文臣缙绅给他编织的太平盛世里面,还在沾沾自喜! 大皇子朱高炽,就仿佛是又一个建文,不知兵事,喜好读书,身边聚集着一众大儒名士! 真要是让他当了太子,朱棣当真害怕等他死后,大明又会冒出来下一个建文!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徐皇后笑着伸出了手,替他揉着眉心的褶皱。 “陛下啊,你是不是对炽儿太过严苛了?” “炽儿天生肥胖,体弱多病,所以不能练武只能习文。” “就算他不知兵事,那又如何?弘壁这孩子难道不懂吗?”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一怔,深深地看着徐皇后。 “皇后的意思是……让弘壁辅佐炽儿?” 徐皇后直视着朱棣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 “陛下,炽儿是嫡长子,而且心地善良,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可是……”朱棣脸色有些阴沉,“可是医师都说,他活不过壮年……” “那又如何?”徐皇后满脸苦涩,“就算炽儿走了,还有瞻基这孩子!”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陛下难道忘记了吗?”. 提及朱瞻基,朱棣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孩子确实聪明伶俐,是天生的帝王料子。 不过笑容还没持续片刻,就又逐渐敛去。 “皇后,那煦儿呢?” “煦儿靖难的时候,可是出生入死,要是……” 徐皇后直视着朱棣,问出了一句灵魂拷问。 “陛下当真觉得,煦儿适合做皇帝吗?” 知子莫若母,朱高煦什么脾气秉性,徐皇后再了解不过了。 她这个而儿子要是真坐上了皇位,对大明对百姓而言,只怕都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莫要忘了,前隋旧事!” 徐皇后幽幽开口,惊得朱棣满脸骇然。 前隋旧事! 皇后说的是那……隋炀帝? 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最终生生败坏了开皇之治的大好局面,使得杨氏隋朝沦为一个二世王朝…… 皇后的意思是…… 老二可能会成那隋炀帝杨广?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朱棣苦笑着摇了摇头。 “此事朕会认真思量。” “皇后你安心静养,不要操心这些事情。” 徐皇后听到他这话,也明白皇帝是不想聊这事儿了,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 气氛略显尴尬,朱棣摸着鼻子转移了一下话题。 “倒是弘壁这孩子,又立下了大功一件,朕还不知道怎么赏他呢。” “对了,上次朝鲜进献了一批女子,要不朕从里面挑几个漂亮的,赏赐给李弘壁……” “陛下!”徐皇后嗔怒地白了他一眼,“人家两个孩子马上就要完婚了,陛下可不能干这样的坏事情!” “哈哈哈……玩笑话玩笑话。”朱棣故意出言缓和了一下气氛,效果还算不错。 “老和尚的意思是,让弘壁立功,然后封赏婉琰,皇后觉得怎么样?” 徐皇后闻言眼睛一亮,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少师果真不愧是当世谋圣。”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婉琰本就是皇姐的女儿,也算是我们自家人,就算封赏一个郡主爵位都不为过。” 郡主吗? 朱棣脸色微变。 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嗷。 亲王之女,才可获得郡主爵位。 经过宗藩改制后,宗室成员男氏剩下了五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而宗室女子则是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五级。 但问题在于,宗室女都得是皇帝或者亲王的女儿孙女,像梅婉琰这种嫁出去后的公主女儿,叫做出宗室女,是没有爵位俸禄的。 朱棣本想着赏一个县主爵就行了,可是徐皇后更加大方,一出手就是个郡主爵位。 “倒也不是不行,皇后你还不知道,弘壁这孩子,带着纪纲出去找建文下落去了!” 听到这话,徐皇后愣住了,神情古怪地看着朱棣。 “陛下,这是何意?” “弘壁一个半大孩子,他上哪儿找建文下落去?” “锦衣卫上万人手,前前后后找了快一年了,都不见建文行踪。” “你怎么还怪起朕来了?”朱棣佯怒道:“这可是他自己个儿请求的嗷,朕可没有逼他!” “说起来这孩子真是有孝心,他得知你在为兄弟的事情着急,所以找朕问清楚了事情原委后,立马就带着锦衣卫动身赶往南方去了,估计是想去福建那一带,搜寻建文出海的证据吧!” 此话一出,徐皇后眼眶顿时红了起来,内心柔软处涌起了一股暖流。 “弘壁……是个好孩子啊!” “嗯,这孩子确实不错。” 朱棣笑道:“你放心吧,只要找到了建文出海的证据,朕就会立马扔到徐辉祖面前,把这头倔驴给臭骂一顿,再解了他的圈禁。” 倒不是朱棣不计较了,而是确实没必要了。 他只要向徐辉祖证实,朱允炆还活着,他朱棣没有弑君,这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徐辉祖相不相信,愿不愿意向他朱棣低头,随他去吧! 只要解开皇后的心病,那就足够了。 至于婉琰封郡主一事嘛…… 如果李弘壁真能找到建文出海的证据,那给她一个郡主也无伤大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