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4章 贸易问题!朝贡体系可以变一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地主家的傻儿子? 朱棣闻言一愣,随即当场就红温了! 这个混账兔崽子,真他娘地是胆大妄为啊! 当着朕的面儿,竟然还敢这样骂自己? “李弘壁!” “朕废了你个混账东西!” 朱棣当场暴怒,环顾左右就想找件趁手的兵器,想要好好收拾这个兔崽子一番。 结果李弘壁抢先一边跑出老远,然后提醒道:“陛下咱们说好了的,今天绝不能动手嗷,不吉利!” 听到这话,朱棣强忍着内心的火气,好悬没有动手。 姚广孝见状忍不住摇头失笑,这事儿闹的,大过年的自己找骂! “行了行了,你个兔崽子到底想说什么?” 听见这话,朱棣也冷静了下来,怒气冲冲地坐了回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朕懒得听你这些废话!” “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算今儿个是大年初一,朕也要暴打你一顿!” 李弘壁笑了笑,重新坐回到了位置上面。 “既然都说到这儿了,那咱们就聊聊这“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吧!” “华夷秩序,就是中土式的君王观念,认为“中土居中、瀛海四环”,认为“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对吧?” “但是咱们之前也说过了啊,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大明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甚至都不是亚洲的中心,只是偏安于东亚这一隅之地罢了。” “既然观念都是错的,那因此产生的一系列政策,是不是也得改一改?” 听到这话,朱棣和姚广孝都是一愣。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华夷秩序是建立在“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中土式君主观念上面,但是事实已经证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那么,建立在这观念之上的华夷秩序呢? 那肯定也有问题啊! “当年大明立国之后,称臣纳贡者如过江之鲫,而在洪武四年,太祖高皇帝明确规定了,把朝鲜国、日本国、大琉球、小琉球、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邻近十五国列为“不征诸夷”,写入《祖训》,并告诫子孙后人,这些近边夷国如果不主动挑衅,不许征伐,也就是所谓的十五个不征之国!” 李弘壁抿了一口茶水,道:“臣以为,太祖高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了一套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周边夷国尊我大明为宗主国,而这些夷国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终年入我大明朝贡,从而确保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对吧?” 朱棣和姚广孝再次点头。 “不征之国”的事情,他们也还是知道的,反正就那么回事儿。 这十五个周边夷国,要么就是地寡人稀蛮荒之地,打下来对大明也压根没有意义;要么就是海外蛮夷之地,出海远征得不偿失。 所以朝廷索性采取怀柔政策,只要你们尊我大明为老大,尊我大明为天朝上国,向我大明称臣纳贡,那我大明非但不会打你们,要是你们遇到了危险还可以请求我们出兵帮助,或是调停内战,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仪与气度。 事实上大明也一直做着这样的角色,在这些夷国里面拥有着崇高威望。 “但是!” 听到李弘壁这话,朱棣和姚广孝都是心中咯噔一下。 他们之所以每次跟李弘壁谈话,都会气得牙根痒痒,想揍死这个小鳖犊子,就是因为这混账兔崽子说话太恶心人了啊! 前面半截说的挺好的,冷不丁地给来一句“但是”,后半截指定就没好话了! 果不其然,只见李弘壁笑呵呵地开口道:“但是,问题就在于这“厚往薄来”的朝贡体系上面!” “厚往薄来,说的简单点,就是外邦夷国象征性地进贡点奇珍异兽和奇珍异宝,朝廷为彰显所谓“天朝上国”的威严,便大手一挥回赠十倍乃至数十倍的赏赐,就算国力衰微,也要打肿了脸充胖子,这有什么意义呢?” “咱们就比如说这次吧,那爪哇西王进献的珊瑚树,不就是一棵海里面长着的奇珍罢了,不说随处可见吧,陛下要是真想要臣出海一趟保准给你挖出十棵带回来!” “而且这东西关键在于,只具备观赏价值呀,别人送过来,陛下初见欣喜万分,多看一阵后就腻歪了,然后就扔进内帑宝库里面吃灰,那有什么意义呢?相反陛下为了这棵珊瑚树,赏赐给了那爪哇西王价值十倍的东西,陛下觉得到底是谁赚了谁亏了?” 听到这话,朱棣脸色一沉。 李弘壁这么一说,显得他朱棣跟个好大喜功的无道昏君一样!. 而且这种事情怎么可以用金钱去衡量价值? 这是国威好不好啊? 这是天朝上国的威严和脸面啊! 姚广孝见势不对,急忙提醒道:“弘壁,有些事情,不是全都可以用价值去衡量的。” “大明身为天朝上国,又是礼仪之邦,自然就要拿出天朝上国的威严与气度,看似我们会吃点小亏,但事实上我们赢得了声威,维持了天朝上国的威严与体面,这是多少银子都换不回来的东西!” 李弘壁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知道我知道。” “咱们是天朝上国,咱们是礼仪之邦,可是要面子也要里子啊!” “你们大手一挥,面子是挣到了,皇帝陛下也开心了,朝臣也满意了,百姓更是为此感到骄傲自豪,四方藩属国也借此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似乎这朝贡体系带来了一个共赢的欢喜大结局,但真的是这样吗?” “陛下赏赐给外邦使臣的金银珠宝从何而来?大明接待这些外邦来使的费用消耗又是从何而来?一次又一次的朝贡,大明看似是守住了天朝上国的威严与脸面,但消耗的却是自身国运啊陛下!” 提及“国运”二字,朱棣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他比谁都渴望做一个文治武功的英明帝王,所以比谁都看重大明王朝的国运! 李弘壁叹了口气。 “我不是说非要去斤斤计较个什么,而是我们应当适当地改变一下这朝贡的东西,在现在这个基础之上,把外邦夷国进献的东西,变成我们想要的!”ap.. 此话一出,姚广孝顿时眼前一亮。 “弘壁,你的意思是……” “举个例子,咱大明缺战马吗?” 李弘壁看向朱棣,后者疯狂点头。 “缺,很缺,尤其是可以冲锋陷阵的优良战马!” “那朝鲜没有战马吗?朝鲜可是有一座济州岛马场,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温和的气候,极其适合养马,这济州岛也是胡元与高丽的海上交通要道,一度成为胡元朝征日本时的重要后勤保障之地!” 朱棣眼前顿时一亮,已经明白了李弘壁的意思。 “在朝贡体系里面针对朝鲜国加上一条,要么直接交出济州岛马场给大明,要么必须按时进贡战马,否则就不允许其前来朝贡,若冥顽不灵那直接发兵朝鲜!” 李弘壁霸气侧漏地开了口,脸上满是杀意。 朱棣:“Σ(?д?|||)??” 姚广孝:“?(?)” “今日第一更,数据太差了呀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呀,万分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