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5章 丰收之喜!肃昭郡王功当第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永乐三年秋。 监国太子朱高炽亲率文武百官赶赴京师近郊,观礼这红薯的收获时刻。 哪怕他们已经亲眼目睹过一次了,但那毕竟只是在曹国公府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能不能真个推广到全天下,能不能真个让这红薯变成老百姓可以救命的口粮,还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在大胖胖的亲自带领下,文武百官全部齐聚于此。 这亩田地说不上好也说不上算,论肥沃程度算是中等普通田,但随着小吏挖出来的红薯越来越多,众人脸上那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最后,经过了大半天的忙活,核定出的具体产量是十八石! 十八石,比之曹国公府那二十四石,少了整整六石! 但是问题在于,这块地可是没有温室大棚,也没有农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伺候着,就是一块普通农户耕种的普通田地,没有插入任何其他因数! 所以能够得到这个产量,朱高炽等人瞬间就高兴疯了! 事实证明,这红薯确实产量惊人,正常生长的话也能够亩产十几石,骑产量远远超过了北方小麦和南方水稻,甚至连江南那膏腴之地的水稻产量都比不上! 这是什么? 这是神器啊! 户部尚书夏原吉高兴得老泪纵横,拉着朱高炽的手又哭又笑。 “太子爷,咱们做到了,咱们真的做到了啊!” “这下子大军的粮草有着落了,我大明当兴啊!” 看着老泪纵横的夏原吉,其余群臣也是感慨万千。. 没办法,自从帖木儿帝国大军悍然来袭后,压力最大的人,就是太子爷与夏原吉这位户部尚书大人。 大明王朝刚刚经过了靖难之役这场内战,整个北疆地区可以说都被打崩了,朝廷税收暴减不说,还要尽全力安置流民饥民,让他们重新回到家乡回到田地上面恢复生产。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那帖木儿国突然兴兵来犯,大明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集结全力迎战。 然而这人吃马嚼的,每一天都要耗费海量钱粮,而且还必须要想办法及时送过去,不然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没有吃的穿的,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更何况,皇帝陛下可是御驾亲征,亲自坐镇别失八里啊! 少了谁吃的,都不能少了陛下那一口! 所以永乐王朝的户部尚书,确实是天下第一难做的差事。 天知道,夏原吉这段时间和太子爷为了筹措钱粮,想了多少办法,又愁白了多少头发。 明明不过刚刚五十岁,夏原吉就已经两鬓斑白了,让人见了平白觉得心酸。 自从上次在曹国公府参与收获后,夏原吉就率户部官员住在了曹国公府,将培植红薯了解习性作为户部第一要务,然后到了开春耕种的时候,夏原吉等户部官员又奔赴京畿各地,勒令地方官府县衙,配合农户种植这红薯。 好在,他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这亩产十八石的红薯,就是他们最想要的回报! “大司农,这段时间,真是苦了你了!” 朱高炽眼眶也有些发红,重重地握着夏原吉的手。 “孤一定给你请功,给户部请功!” 听到这话,夏原吉神色一肃。 “太子爷,老臣不过是做了些该做的,这份功劳只能是肃昭郡王的,只能是曹国公府的。”.. “若没有肃昭郡王提供粮种,没有曹国公府管家李全无私教导,我户部也难以取得今日成就!” “若真要请功,还请太子殿下英明行事,以肃昭郡王为首功!” 话说到这儿,朱高炽脸色也微微变了变。 他这位四弟,可真是为大明做出了太多贡献。 “说起来,刚刚兵部那边也收到了消息,老四率军赶到宣府大同,将杀入长城的鞑靼瓦剌联军,全都给宰了!” 朱高炽笑呵呵地开口道:“所以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群臣错愕之余,便是无尽的欣喜!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李弘壁又立下了这般天大功绩! 说实话,先前朝廷得知,北虏突然来犯,还成功突破了大同宣府防线后,朱高炽和群臣都是打心底里发慌。 毕竟宣府大同之后,可就是陕西、山西等地,包括皇帝陛下的龙兴之地北平在内,不折不扣的大明腹地! 这些北虏蛮夷要是再攻破内三关,杀入了大明腹地,那大明社稷可真就有倾覆之患了! 皇帝陛下率主力大军与帖木儿国大军决战,京师根本就没有可用之兵,只能寄希望于宁远侯何福率山西、陕西都司大军前去抵御,尽可能地将这些北虏蛮夷给赶出长城! 结果,肃昭郡王直接就率军神兵天降,将这些蛮夷全部给宰了! 惊喜来得太过突然,群臣很难不开怀大笑。 “请功!” “必须给肃昭郡王请功!” 太子爷大手一挥,满脸骄傲之色。 这可是他亲兄弟啊! 正当这个时候,杨士奇却提及了一事。 “太子爷,武安侯郑亨和曹国公李景隆等阵亡将士,同样立下了功劳,若非他们死守大同,大同百姓也不能及时撤离,只怕会被肆意屠戮!” 经过杨士奇这么一提醒,朱高炽也反应了过来。 “没错!” “将士们为我大明壮烈殉国,我大明自然不能忘了他们!” “传令通政使司,将肃昭郡王、曹国公和武安侯三位的英勇事迹写成邸报通传天下!” “越是在这种国家危难的时候,我大明上下就越是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听到这话,杨士奇眉头一皱,可他到底还是没有出言劝阻。 等一行人回京之后,杨士奇这才找到了大胖胖。 “太子殿下,肃昭郡王锋芒毕露,这对您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啊!” 事实上,李弘壁立下的军功也好功绩也罢,完全超过了朱高炽这位太子爷,包括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远远不如。 所以,杨士奇才会忧心,这样会对朱高炽不利。 大胖胖深深地白了他一眼,随后幽幽叹了口气。 “我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但是眼下,国事为重,这场国战大明不能输!” “其他那些蝇营狗苟,还是等大明赢下这场国战再说吧!” 杨士奇闻言叹了口气,心悦诚服地开口赞叹道。 “太子殿下英明!” “今日第二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