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2章 建交趾(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安南平定。 胡氏逆贼全部被生擒。 大军并未急着班师回朝,而是继续铲除安南境内流窜的流寇乱匪,尽快让百姓恢复正常生活。 而消息传来,大明君臣反倒是不觉得有任何意外。 连帖木儿国都打败了,难道还收拾不了你一个区区安南? 要是大明王师打输了,那才是真正的乐子大了。 不过与此同时,这捷报之中还是夹杂着一道消息,让群臣为之胆寒。 那就是正当形势大好的时候,升龙城却爆发了一场叛乱,致使陈朝宗室遗孤陈添平以及一众陈朝遗老全部丧命于降军之手! 陈添平死了,胡氏逆贼被擒住了,那安南接下来该怎么办? 难不成真赖上大明了,还要大明派人去接管? 正当朝野上下为此议论纷纷的时候,朱棣携李弘壁和姚广孝,正在进行一场人才面试。 面试者只有一个,以尚书衔闲住的黄福。 说实话,黄福心里面还是有些委屈的。 他这工部尚书干得好好的,对皇帝陛下也是忠心耿耿,结果突然间就被勒令闲住了,一点苗头都没有,毫无征兆,也毫无缘由。 这种事情放到谁身上,只怕都会让人寒心。 直到此刻,皇帝陛下召见,道出了其中缘由。 只是黄福脑子还是有些发懵,有些回不过神来。 陛下准备让他以尚书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但是问题在于,交趾在哪儿啊? 难不成是那……安南? 一时间,黄福震恐不已。 与中原这片膏腴之地相比,山脉纵横、毒虫遍布的交趾就是一片不毛之地,未曾开化的蛮夷之地! 即便布政使为堂堂从二品大员,按察使为堂堂正三品大员,但谁乐意去那种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啊! 有命去,没命回啊! 朱棣和李弘壁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接下来这一步,才是他们计划的关键。 安南刚刚平定,虽然表面上已经尽在大明王师掌控之中,但毕竟安南脱离中土已久,难免百姓生出抵触心理。 一个处理不善,只怕安南百姓会视大明为侵略者,各地多有抵抗反叛不绝,不利于大明统治,甚至会将大明拉入泥潭里面,无端耗费钱粮。 马上平天下容易,可是马下安天下甚难。 且不说安南境内除却两大平原地区可勉强称之为膏腴之地,物阜民丰,其余地区皆是纵横绵延的山脉,根本无法种植作物,大多数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渔业为生。 单单就论黎季犛谋朝篡位期间,安南境内各大势力多次发动战争,企图争夺那唾手可得的皇帝宝座,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把安南打的千疮百孔,各地都有散兵流勇聚众为匪,侵害一方。 不得不说,黄福此刻所面临的安南已是千疮百孔,人心不稳,百业待兴。 但郡县安南涉及日后陈兵中南半岛,与大明水师遥相呼应,不容出现丝毫差错,因此黄福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朱棣率先开了口,沉声道:“安南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爱卿身上的担子可是重的很啊!” 黄福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清楚,皇帝陛下这是存了考校之意,不由陷入了沉思。 的确,安南如今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大战方才结束,民怨沸腾之际,可以说谁去谁倒霉! 但不管如何,他黄福都只能接下了这个重担,自然不会应付了事。 朱棣见状并未出言催促,而是给了他足够的思考时间。 毕竟他也想看看,李弘壁举荐的这黄福到底有没有治理政务的能力,否则让其前往交趾只会恶化当地的情况。 黄福沉吟片刻后出言道:“安南之地方熄战火,应推行‘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 “只要朝廷广施仁政,施恩于民,不出几年安南地区定能草莽之区变为禾黍之地,累世雕题之众化为衣冠之民!” “衣食足以养尘,弦歌足以移俗。” 朱棣闻言略有失望,虽然黄福“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与自己不谋而合,但他却未言明具体如何实施,而是画了一张大饼。 “黄大人不妨细说,举几个例子!” 李弘壁在一旁提醒道。 你别光画大饼讲大话啊,具体怎么做,才是最关键的。 黄福闻言点了点头,思索片刻之后开始了他的表演。 “其一,也是当务之急,重新划分交趾行政区域,赴实地考察,参考先例划分,随后改建各府州县大小衙门,以满足官吏办公需要。” “其二,重用交趾本地官员,一视同仁,并为其提供优渥的晋升之路,树立典型,以此笼络安南士绅之心。” “愿意效忠大明出仕为官者经审查后皆可委以重任,官复其职,让其尽情施展其所学才华与抱负,臣必将对其一视同仁,择优送往帝都接受赏赐。” “其三,安抚民心,稳固统治。” “交趾百姓因权臣作乱,常年处于战火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多年,紧急之事便是安抚百姓。” “晓谕各府州县官,无论是大明官员还是本土官员,必须尽职尽责,体恤子民,对百姓一视同仁,若有人敢徇私枉法、欺压百姓,臣必严惩不贷!” “其四,统计交趾百姓,铸造交趾户贴与黄册,给予田地房屋耕种农具,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令百姓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流离之苦!” “其五,埋葬因战而死的士兵百姓,修建‘英魂冢",凡日后为我大明捐躯者皆可入英魂冢,朝廷供养遗孀,发放抚恤金。” “其六……” 听完这些话,朱棣忍不住抚掌而叹。 “黄爱卿果真有大才也!” “这大明第一任的交趾布政使和按察使非你莫属!” 面试通过,皇帝陛下极其满意,当即就下达了诏命。 在这封公开诏命里面,充斥着大量内容。 其一是朝廷为何出兵安南,“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 主要原因,正是受陈朝宗室遗孤陈添平之请,宗主国出兵助其复国。 但不曾想陈添平竟然死于乱军之中,这就引来了第二项内容。 朝廷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但安南乃是大明藩属国,不可就此荒芜下去,于是在安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其三,朝廷敕封原工部尚书黄福以尚书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立刻率官员前往交趾布政! 即,郡县安南,重建交趾! 自此,李弘壁针对安南国的所有谋划,全部落到实处。 而大明王朝的触角,也终于延伸到了南洋之地! “今日第一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