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0章 名垂千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倭国兵库津。 一艘艘战船驶进港口。 引起了阵阵惊呼。 因为这威杨四海的大明水师,此刻竟然宛如一支败军。 是的,败军。 战船破烂不堪。 将士个个带伤。 连那大明黄龙旗上,都有一个破洞! 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了现场所有人。 这可是大明水师啊! 巡戈异域、威压四海的无敌舰队! 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以致于变成了眼前这副模样? 港口内鸦雀无声,徐辉祖眼中却绽放出了阵阵精光。 郑和,回来了! 作为皇帝陛下的大舅哥,徐辉祖比其他人知道更多隐秘。 当年就是他这个驻倭大臣,在这兵库津港口送走了郑和水师,目送着这群“义士”前去探寻神奇大陆,去搜寻肃王李弘壁口中的高产粮食作物! 他们这一去,就是整整两三年之久。 甚至徐辉祖都以为,他们已经不幸遇难,葬身鱼腹了。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做到了! 哪怕十不存一! 哪怕个个带伤! 哪怕只剩下一支参残军! 可是他们依旧做到了,并且胜利返航倭国! 很快水师主船泊岸,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满脸风霜的郑和等人施施然地走了下来。 徐辉祖当即上前,快步扶住了郑和。 “怎么样?” “找到了吗?” 郑和扫了一眼其余官员,轻声开口道。 “找到了!” “国事为重,还请国公不要多问!” 找到了! 他们真的成功了! 徐辉祖狠狠挥了挥拳头! 他当然清楚郑和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那么多的高产粮食作物带回大明,接下来大明王朝将会迎来一个粮食爆发性增长的时代! 而粮食越多,养活的百姓子民就越多,大明人口就会越多! 百姓吃饱穿暖,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所以徐辉祖很高兴,他也没有过多追问什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郑和的肩膀。 “好样的!” “辛苦了,休整一晚,明日我派人护送你们返回大明!” 郑和欲言又止,徐辉祖笑着解释道:“放心,有我在,倭国是安全的。” “李弘壁这个兔崽子,可是询问了我数十回,甚至都想让我派遣一些水师将士沿着你们走的路线去看看了。” “你们要是再不回来,我也只好这么做了!” 听到这话,郑和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是自己人! 终于安全了啊! 一夜无事,翌日清晨,郑和船队补给之后,意气风发地启程返回大明。 明州市舶司。 所谓明州,就是浙江宁波。 前宋海上贸易异常发达,朝廷重视市舶贸易,而明州市舶司的设立,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宋商前往高丽和倭国贸易需要市舶司发放公凭,而明州是唯一的合法港口,在东亚海上丝绸之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以来,庆元(明州)一直就是对倭的贸易港,在这三港之中距日本最近,所以,倭国商船开往元朝的几乎都驶进此港,仅有一、二个例外。 到了大明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执行严厉的海禁措施,一度关停了所有的市舶司港口。 直到永乐皇帝即位,这才复置太仓黄渡、宁波、泉州、广州、交趾云南、五市舶司,准倭国通贡宁波,琉球通贡泉州……为海外诸藩国专门设立了对应的通贡港口。 此次郑和船队返回大明,走的倭国路线,所以抵达港口正是明州市舶司,走的是合理合法的官方路线。 从北京到浙江宁波,路程并不算近,李弘壁一路疾驰也耗费了半个月时间。 郑和等人早已翘首以盼,一见到肃王李弘壁,郑和这位饱经沧桑的传奇人物,眼泪就止不住地掉落下来。 “郑和……参见肃王殿下!” 眼瞅着郑和就要跪下去,李弘壁急忙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郑和啊郑和,这一路你们不容易啊!” 李弘壁也是慨叹莫名,拍着郑和肩头感慨万千。 开辟新航路,哪里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个科技尚且处于蒙昧的时代,一切航海经验都需要一次次地尝试与探索。 而这些尝试与探索的过程,则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需要用人命去填! 当初李弘壁让郑和横跨太平洋直奔美洲的时候,他就提醒过郑和等人,此去极有可能遭遇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甚至很有可能整个水师舰队全军覆没葬身鱼腹。 即便是他李弘壁,都不敢带着船队横跨太平洋,直接杀向美洲大陆。 偏偏人家郑和不仅没有害怕,带着水师舰队就去了,还成功地回来了!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郑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了! “王爷,这一路走来,当真是苦啊!” 郑和忍不住老泪纵横,回想起那些葬身鱼腹的水师将士,回想起在大海上面对的惊涛骇浪,那一次次让人绝望的险境绝境,即便是他此刻也有些绷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掉落在地上。 李弘壁见状也忍不住神情动容,一直出言安抚着他。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你这一走就是好几年,我真怕你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不管你们有没有带回高产粮种,你们的功绩朝廷都看在眼里,所有牺牲的水师将士,也会得到他们应有的补偿与荣誉!” 听到李弘壁拍着胸脯给出的承诺,郑和心里面这才好受了一些。 “臣代全体水师将士,叩谢皇帝陛下隆恩!” 当然要谢皇帝陛下,李弘壁代表的是朝廷。 李弘壁再次将他扶了起来,随后二人寒暄了一阵,聊及这些年的过往。 直到郑和如梦初醒,主动提议先去看看他带回来的那些奇珍异草与美洲作物,确认里面是否有神种。 李弘壁欣然点头,在郑和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市舶司码头。 登上舰船走进房间,看着眼前这些熟悉又陌生的作物,朱高煦惊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旁郑和见了,一颗心顿时沉入了谷底。 这他娘地,不会真白跑了一趟,还要跑一次吧? 他郑和哪里认识那些高产作物,哪怕是拿着李弘壁给的资料图鉴,也不能完全保证找到一模一样的作物啊! 索性直接把没有见过的花草作物全部铲了带走,秉持着宁可带错不可放过的原则。 这么一铲下来挖下来,就足足带了十几船的花草作物。 “王爷别急,这只是其中一船,旁边还有十几船,您再仔细看看仔细瞧瞧……” “不用了。”李弘壁深吸了一口气,“郑和啊郑和,你这回可是改变了大明国运,救了天下无数百姓!” “仅凭眼前这些东西,你就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