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刘循:从杀刘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 诸葛亮二次下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循站起身来,笑着把杯中酒,一口气灌进嘴里。 “你要是真体谅我,就应该尽快随我下山,反正,我耽误的所有事情,最后全都由你来弥补,你孔明是聪明人,犯得上和自己过不去吗?” 黄月英噗嗤乐了,“常听夫君说,大将军智谋超群,手段了得,果然传言不虚。” 刘循笑了笑,“嫂夫人,我就当你是真心的夸我了,反正道理就是这样的,孔明一日不下山,我耽误的事情,最后全都会交给他来做。” 这看似是无赖耍混,好像故意给诸葛亮找麻烦,可诸葛亮的心里,却是无比的感动。 这恰恰说明,刘循对他非常器重。 只有如此信任,才能如此随意的当面开玩笑! 和刘备在一起的时候,诸葛亮虽然也深得器重,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两人可没有好到能随便开玩笑的地步。 刘循耽误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处理,刘循话里话外,透露出的信任,让黄月英都大为吃惊。 这不等于说诸葛亮的职能,都快要和刘循持平了吗? 一般人,能替代刘循的作用吗? 他耽误的事情,交给诸葛亮来做,这不就恰恰说明,刘循能做的事情,诸葛亮也具备同样的资格吗? 刘循又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黄月英转身看向心爱的男人,关切的问道:“夫君,你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诸葛亮的表情,很难受,他现在已经破防了,他苦笑着,沉默着,不知该怎么回答。 黄月英又说道:“恐怕所有人,都和妾身一样,认为你一定会下山,就算夫君自己也不例外吧?大将军手段看似有些蛮不讲理,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为了请夫君下山,他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啊。” 黄月英是诸葛亮的贤内助,不仅手法精巧,帮诸葛亮做了许多有用的发明,见识也要比常人强得多,她对诸葛亮的帮助很大。 “夫君,再继续这样下去,你不仅仅是在为难自己,也是在为难大将军,也是在为难大将军身边的文武群臣,一旦传扬出去,难免会有人误解夫君,认为你是在故意刁难大将军,不想匡扶汉室,不想救百姓于水火。” 诸葛亮沉默了,刚才刘循的那番话,他已经感到无力反驳。 现在听黄月英这么一说,诸葛亮也明白,凡事都要掌握分寸,过犹不及。 再摆架子,吊人胃口,说难听一点,就有点不识抬举了,就会被所有人厌恶。 这不,读者朋友们已经开始要骂作者了!太把诸葛亮当回事了! 见诸葛亮低头不语,黄月英笑了笑,“夫君再好好想一想,我先出去了。” 黄月英离开草庐,见刘循正站在对面的树下,便走了过去。 “大将军,夫君他性情有些执拗,你不要和他计较。” 刘循笑道:“嫂夫人,说哪里话,孔明就是我的一条臂膀,和他过不去,不就是在和我自己过不去吗?” 犹豫了一下,黄月英叹着气说道:“其实,夫君他,已经有意要下山了。” 黄月英虽然皮肤和脸色有些偏暗,但属于那种耐看的类型,而且聪明大气,知书达礼,比那些花瓶一样的大家闺秀,要强得多。 刘循点点头,“我知道,多谢嫂夫人,我不仅有信心,也有耐心。” 为了请诸葛亮,刘循豁出去了,就连接生婆他都请到了山上。 眼瞅着,孙尚香的肚子越来越大,黄月英忙前忙后的也经常过来帮忙照顾,她不止一次的劝说诸葛亮。 “夫君,天气越来越冷,难道你真要郡主在山里把孩子生下来吗?” 诸葛亮终于扛不住了,这一日主动来见刘循。 “大将军,我看郡主临盆越来越近,马上就要下雪了,你还是下山吧。” “我说过,要走一起走,孔明,我的决心,你是知道的!” “你…这样对郡主,对孩子都不好?”诸葛亮急的直跺脚。 刘循目光直视着诸葛亮,直击心灵的说道:“你要真体谅郡主和未降生的孩子,你就马上随我下山。” “我……” 一次次拒绝刘循,一次次拒绝众文武,现在郡主和刘循的孩子,也让诸葛亮无法面对。 再这样下去,自己就会成为罪人了! 诸葛亮咬了咬牙,像挤牙膏一样,终于从嘴里挤了出来,“我愿意和你一同下山!” “什么?我没听清楚。” 诸葛亮翻了个眼皮,又重复道:“我答应你,和你一同下山!” “好!好!好!” 刘循一连说了三声好,激动的一把抱起诸葛亮,“太好了,孔明,你这颗石头,总算是化开了。” 孔明臊的脸都红了,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成何体统,急忙摆手,“快把我放下来。” 临产期越来越近,刘循马上带着全家和诸葛亮一家一同下山离开了隆中。 半山腰酒馆里的宾客,有人看到诸葛亮下山,兴奋的跑来把消息告诉了大伙。 这几个月,刘循的一举一动,早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堂堂大将军,为了请贤,愣是在山里住了几个月。 庞德公这一日也正好来到了隆中,迈步走进酒馆,听说此事后,也禁不住赞叹道:“诸葛亮第一次下山,水镜先生曾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次我看哪,孔明既得其主,又得其时啊,卧龙凤雏齐聚刘循左右,这汉室,有救了!” 众酒客都认识刘循,也纷纷鼓掌喝彩,“好啊,大将军终于不虚此行了!诸葛亮此番下山,我等也都是见证人啊!” 刘循一行人到了襄阳,庞统急忙带人迎接,大伙全都围着诸葛亮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孔明,我就说嘛,你早晚都会跟主公下山的。” 庞统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笑个不停。 诸葛亮点了点头,庞统笑了一阵,压低声音说道:“还记得我曾经和你说过吗?我说主公的心胸和气量,远非常人可比,现在你见识到了吧?别说你,就算有朝一日,曹操掉头辅佐大将军,我都不觉得吃惊!” 两人正在说笑,刘循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好了,先别聊了,我夫人快要临产了,孔明,你现在代表我全权料理一切事情。” 说完,不等诸葛亮点头,刘循便亲自陪着孙尚香回了家。 诸葛亮愣住了,庞统调侃的笑道:“这下好了,主公这几个月耽误的事情,就得辛苦你了,主公除了心胸过人之外,手段也厉害的很啊。” 诸葛亮苦笑不得,的确是这样,刘循在山里耽误了几个月,这笔账,现在全都加倍的压自己身上了。 接下来,诸葛亮不仅毫无怨言,整个人还像打了鸡血一样,动力满满! 孙尚香肚子越来越大,已经不能随便下地了,刘循放下一切,在旁边陪着。 这让孙尚香非常感动,她几次劝说刘循,让刘循以公务要紧,不用陪她。 刘循态度很坚决,“我的女人,我的孩子,这可关系到两条人命啊,现在在我眼里,你和孩子最重要!” 孙尚香感动的泪如雨下,辛宪英通过这件事,也对刘循有了更深的情义。 汉末女子地位并不高,即便是皇帝大臣的女儿,也不过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罢了。 孙尚香已经牺牲过一次了,嫁给刘备,什么也没有得到,白白的浪费了青春和年华。 辛宪英也想过了,嫁给羊耽,也不过是毫无波澜的相守一生,哪怕不被尊重,没有情义,一直到死,她也只能和羊耽死守在一起。 这就是女人的命,过得好与不好,找的是不是良配,都得从一而终。 辛宪英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嫁给羊耽。 刘循说到做到,整日待在家里,和自己女人在一起。 诸葛亮忙的不可开交,就连庞统,都故意把很多事情推给他,公报私仇,谁让诸葛亮害的大家一趟趟的往隆中跑呢? 以前大家辛苦,现在轮到诸葛亮费心了。 又过了半个月,这一日,刘循正在院子里练习枪法,辛宪英突然屋里跑了出来,“不行了,郡主突然腹中疼痛难忍,要生了!” 刘循急忙把兵器放下,请稳婆过来,女人生孩子这可是大事,不能马虎,但是孙尚香体质好,孩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 孙尚香躺在床上,刘循抱着孩子开心的手舞足蹈,孙尚香深情的望着刘循和孩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哪怕她很想做一个巾帼女将军,女人也终归是女人,心里最盼着的还是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关于给孩子起名的事,刘循找到诸葛亮,两人商量了一会,刘循说道:“你觉得,刘山这个名字如何?” 这几个月一直待在山上,对山里的一切,刘循都印象深刻。 诸葛亮点点头,称赞道:“《韩诗外传》中说道: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嵷乎天地之间,小公子日后必能受人敬仰,不辱主公之威名!” 放下心结后,诸葛亮正式进入了新的角色。 这一声主公,对刘循来说,价值千金,几个月的苦等,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孩子顺利降生,刘循没有了牵挂,重新回到政务上。 关于诸葛亮的职位,其实最合适的职位是丞相,但曹操现在是大汉丞相,就算刘循再不满,也不能弄两个丞相出来。 只能委屈他先做军师。 现在左军师诸葛亮,右军师庞统,郑度也从汉中调来,担任军师祭酒。 郑度的能力,在刘循看来,并不输给贾诩,有这三人辅佐,刘循可就轻松多了。 淮南这边事情的演变,最后彻底失控,远远超出了曹操的想象。 瘟疫如火如荼,每天都有人死去,曹营一片病痛哀鸣,被一股恐惧的死亡气息所笼罩。 孙权出奇的有耐心,有病的全部偷偷转移走,没病也尽量控制距离,保持隔离。 尽管瘟疫也在他这边传播,但和曹操相比,孙权能等能耗,一向保守的性格,现在反而变成了他的优势。 一转眼,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公元217年) 能支撑这么久,曹操也不容易。 曹操本想撑到孙权先撤兵,然后自己再撤,可是,耗来耗去,老狐狸最终还是输给了小狐狸。 曹操,等不了,也实在耗不起了,光是受瘟疫影响,便死了两万多人,大大小小的病号更是多的数不胜数,有的拖着两条腿走路,虚弱的连兵器都拿不起来。 曹操主动撤兵,孙权终于抓住了机会,集中精锐大军猛扑,一战杀敌数万,收缴的降兵也不下四五万。 曹兵病死的战死的数不胜数,输的一败涂地。 消息传到襄阳,刘循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可是大喜事啊,曹操的可战之兵,之前就已经被我们吃掉了十多万,现在又被孙权杀掉四五万收降了四五万,算上病死的,等于又灭掉了十万多,前后曹操共计损失了二十多万野战兵,算是元气大伤了。” 郑度却叹了口气,“主公,这么好的机会,原本我们应该可以很好的利用一下,可惜了!” “哦?郑公,你是怎么想的?” 郑度伸手指了指面前的沙盘,伸手指向了江夏,“江夏距离淮南很近,如果能提前派人给镇守江夏的文聘散出消息,当他得知曹操会因疫情兵败,必然会引起重视,一旦他分兵救援,我们就可以从江陵出兵,趁机抢占江夏!” 郑度一向善于把握机会,有着惊人的嗅觉。 但刘循想了想,还是拒绝了,“郑公,江夏距离孙权的地盘太近,即便能夺取,弄不好也会火上浇油,把孙权给激怒啊。” 郑度冷笑了一声,“主公这一次帮了孙权这么大的忙,让他难得取得一次大胜,接下来,极有可能孙权会乘势攻下合肥,我们靠自己双手夺取江夏,他有什么资格不满?” 诸葛亮也劝道:“郑公,别说江夏,就说这江陵,孙权也一直惦记着呢,主公现在只能向北进兵,才能打消孙权的顾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