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斗罗之铸魂传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四条道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极致之境是指魂师在界限0-99级之中发挥出100及其以上力量并且能够暂时保持的境界。 事先说明,有些神职者或者传承者得到了神祇的更多神力,能够借助神之力发挥出这一境界。但终究不是自身力量,除非自己能够接受对方神位成神,不然就算以神力加持达到这一境界也注定前路无法突破。 第二是技能上,昊天宗传承的炸环和辉日一族的秘技九星圣印产生力量的瞬间太短,并不符合这一定义。 第三,极致之境只要走下去必定破到百级,常态维持的时间越长成神后突破等级的速度就越快。爆发的力量越大,那么成神后的第四,以上这些全是理论。由于位面规则影响,这些东西尚停留在理论界面。你听懂了吗?” 恒眨了眨眼,自己要知道的是怎么达到极致之境啊! “咳咳,对了。达到极致之境的方法目前有很多种。 第一种是自身力量的升华,需要魂师在99的基础上拥有极大的底蕴以及关键的明悟。 达到巅峰斗罗的境界后在向前进强行突破可以用一些直接提升魂力的特别手段,但是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水货。真正的突破方式是对于武魂的理解,能力的领悟,经验的积累,由此而延伸到更高的层面。我们铸魂一族平均的悟性和天赋都是被世俗裹挟的尘世之人无法比拟的。 而到了绝世斗罗这一境界后不断的升华自身将自己的一切经验,战术,技能沉淀下来,最终产生质变达到一种极致的升华,能够自己的力量支持下在一定时间里踏入那个境界。这是相对容易走的一条路,只要足够的底蕴和领悟。据我所知,极尊修炼的应该就是这条道路。” “第二种则是一种借力,我命名为天引,这种借力和神力不同,而是类似于法则层面上的能力。是将自身的某项属性开发到一定程度,以此借用天地之间的某种元素或能量加持己身。 虽然是借用天地之力加持自己,但是根源还得是己身的修炼。时来天地同协力,借助天地之力的爆发直接获得超越极限的威力。 这一法门更类似于对某种规则的掌控,所以突破百级之后依然适用。 咱们的族长炎尊就拥有这一能力。” 恒在思考,自己的兵魂能否控制哪些天象为自己所用呢? “第三种是融合。是达到一种理想状态。讲究灵魂,肉身,武魂的合一,完全一体不分彼此。是一种没有弱点的究极姿态。 要想达到这个理想状态,首先就需要十分强大的意志和精神力作为根基统括一切。没有的话就干脆免谈。 这一方法可以真正做到将自身一切能力进行绝对的调和和控制,让自己的潜能得以毫无保留的释放,一旦练成就能够完全凌驾于自己现在的极限之上。 如果再极端一点,包括魂环,血脉,甚至是魂力的完全融合那将会成为一种极其理想的生命,即真正的完全魂师。” “那第三种有人练成过吗?” “有啊,念尊很久以前就成功了。只不过,她很久没再使用过这个能力罢了。” 虹宇在黑板上写下了第四种方法。 “第四种方法是创世。由当年的紫宸所创。那是以自身力量开辟一个世界,以世界之力容纳万事万物供给自身。 甚至所开创的位面可以如同正常位面一般进化。我曾经推测过,若是创世者陨落,那么自身意识或许可以位面意志的形式存在达到永生。 世界越强则创世者越强。紫宸还开创了一套特殊的法门,防止自身被开创出的位面反束缚。 可惜啊,位面之主不允许有人在这个世界开辟完全属于私人的位面,紫宸只能另想方法,但最终成了这创世之举。” “综上所述,极尊是走的最远的那位,她的常态就是极致之境。如今她已经完整,也该迈出最后一步让极致成为真实的境界了。” “那么师父,师叔走的那条路?” 虹宇短暂沉默,随后告诉恒一个难以相信的事实。 “以上所有,诸法皆行。子夜同时走的路只能比我说的还多,绝不会低于四种。” “能同时走?” “我也没说这些路不能同时走啊。忘了子夜的封号吗?诸法之尊啊。” ……… 另一边,渊海中的唐晨举起昊天锤对着穷奇的头颅再次砸下。 昊天锤时而化为两把,时而重量剧增,时而锤体炸开化作碎片协击。 “第九魂技,昊天无极。” 唐晨眼中闪过多种锤法,昊天锤似乎分成无数虚影与唐晨记忆中的招式重合。 “一起出手!” 波塞西也没有闲着,领域开启,第九魂技海神之眷,以海神之力调动整个渊海之水的重量,并且将一把三叉戟压在穷奇身上使之无法张开双翼。 “第九魂技,天堂圣音!” 千道流身后的天使武魂将宝剑横在胸前,吟唱着一段神圣的歌谣。穷奇狂躁的毁灭与暴戾被净化消解,音符缠绕于穷奇全身消磨其血肉和力量。 昊天锤对着无法动弹穷奇的头颅砸下,令其变形凹陷下去,穷奇的整个身体开始出现裂痕,吞噬深海魔鲸王铸成的肉身开始崩解。 “没死!再来一击。” 昊天锤再一次挥起,这一次所触碰到的并非是穷奇的实体,而是如同云团状的毁灭力量。这股力量凝成一个形似身体的存在抵住了昊天锤的攻击。 “失去了身体还能存在吗?” 穷奇的身躯碎裂开,漏出其中完全由毁灭力量组成的“元神”。 扩张,毁灭,破碎,最终包括自己的极致毁灭冲开千道流和波塞西的压制,穷奇的元神迅速将渊海同化,原本用来封印穷奇的渊海正在逐步化作穷奇的一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