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城的夜静悄悄的走过,初晨时分,天刚蒙蒙亮,在床上守候多时的姜离便已经穿好衣服,轻手轻脚的走出了宿舍。
作为一个大山里出来的穷大学生,姜离从高中便已经自力更生。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平日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挤出来的。
如今刚上大学的他交完学费之后身上便只剩下了十几块钱,第一件事就是找兼职养活自己。
姜离找兼职有个奇怪的要求,就是天黑之后绝对不出门,这便导致他接连碰壁,吃了一个月的冷水加馒头。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姜离咽下最后一片隔夜馒头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兼职——周末为圆通禅寺的小卖部看店。
待遇在姜离看来还算不错,每周末看店两天,报酬一百块,包吃包住。
圆通禅寺位于岩城郊区的天宫山上,是岩城著名的旅游景点,地处偏远,从岩大到天宫山需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
姜离达到小卖部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小卖部还没开张。
他敲了敲门,好半天后才有个60来岁的半秃老头一脸不耐烦的开了门。
老头便是小卖部的老板,姓王,看面相便有些奸滑。
王老板上下打量着姜离。
眼前少年长得眉清目秀,瘦瘦高高的,一副斯文人的模样。就是一身打了补丁的老旧的衣服挺扎眼,一看就知道是穷苦人家出生。
也是,他的招聘广告都放出去小半年了,连个电话都没有,不是穷得活不下去,谁愿意来这种地方做兼职?
姜离毫无悬念的得到了这份工作。
小卖部位于天宫山半山腰的广场上,要去山顶的圆通禅寺还要爬一千多个台阶。
客人便是从圆通禅寺走下来又渴又累的游客,主营袋装蛋糕,矿泉水,饮料,饼干等食物,还有一些纪念小挂件,价格都贵得离谱。
而所谓的包吃就是一餐一个面包,包住是小卖部那张折叠椅,不得不说王老板实在抠门,能招的到人才是见鬼了。
也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见了快活不下去的姜离。
圆通禅寺的游客还是相当多的,姜离刚接手小卖部的工作就忙得停不下来,直到夜幕降临,他才得空休息。
坐在小卖部门口,手里拿着面包就着自来水慢慢的吃。对于常年吃冷馒头的姜离来说,糯软香甜的面包是难得的美味。
看着远方山顶那似乎碰触了天际的圆通禅寺,“佛门圣地,应该是很安全的地方吧。”
姜离的思绪逐渐飘远,他又想起了那一天,想起了那个赤红如焰的身影。
姜离出生在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里,因为村子周围长了很多高大的毛竹,故得名大竹村。
大竹村有三十多户人家,姜离便出生在村子里唯一的铁匠家里,他的名字是村边破落道馆的老道士取的。
至于为什么会取这么不吉利的名字,老道士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说此离非彼离,意为无角之龙,镇山之神。
小姜离平日里是个乖巧的孩子,但是他会间歇性的发病,偶尔会因莫名恐惧而哭泣。
每当他哭泣的时候,村子里就会有人横死,形容枯槁,身上出现诡异的伤痕,有的甚至身体某些器官都会消失不见。
一次,两次,三次……
从巧合到被有心人关注,到“发现规律”。
村子里的人视小姜离为灾星,要把他放逐到森林里。甚至有人叫嚣着小姜离是妖邪,只有烧死他村子才能得到安宁。
好在身为铁匠的父亲孔武有力,接连揍了几个好事之徒后村里人才消停下来。
后来经过村长从中斡旋,村子决定让姜离一家搬到村子边缘,平日里非必要不允许小姜离进入村子,这事情才逐渐消停下来。
只是村子里死人的情况并未减少,每当有人枉死,村里人都会把账算在小姜离身上。
姜父止得住村里人的暴行却止不住背后的闲言碎语,姜母每日以泪洗脸。
加上小姜离偶尔哭泣村子里又死人导致姜父的脾气愈加暴躁,小姜离自小没少挨过父亲的毒打。
事情发生在五岁那年,姜离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年幼的他趴在窗口,透过窄小的窗户看着远处人来人往,忙碌着杀鸡杀鸭,相互招呼,一片热闹的场景。
今天是邻家陈哥哥娶新娘子的日子,姜父姜母都去帮忙了,留下小姜离被反锁在房间里。
大喜的日子,万一小姜离哭了就太晦气了。
小姜离羡慕的看着远处欢闹吃糖的小朋友们,虽然他们的名字小姜离全知道,但是他却没有和他们一起玩过。
村民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小姜离说话,连靠近他的房子都会被呵斥。
陪伴小姜离长大的只有几本翻到发黄的连环画。
鞭炮声响起,穿着大红嫁衣的新娘子到了。
气氛顿时热烈,小孩子在人群中飞奔,兴奋的大叫,新娘子挽着父亲的手娇羞的向新郎走去,新郎脸上笑开了花。
小姜离在楼上努力的伸长脖子,想看清楚新娘子长什么样子。
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大竹村的人疑惑的往天上看去。
天上一朵云都没有,太阳悬于正中,可大竹村却是灰蒙蒙的一片,仿佛蒙上了一层黑纱。
一股寒意袭来,小姜离下意识的摩挲双臂,双臂已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心“咚咚咚”的加速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