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干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张华认罪,送行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说话间,李羲也在观察群臣脸上的表情变化。 着重看了看张华。 但很可惜,什么都没看出来 “吾已经命人去彻查此事了,今天朝会就先不上了,诸位请回吧。” 李羲也不管群臣走不走,叫上邓良他们几人,就说:“跟我去府邸议事。” “唯。” 众人齐声。 回到府邸后,李羲看了眼邓良,问道:“今日刺杀之事,子贤你怎么看?” “这…明公怎么看仆就怎么看。” “张华干的。” “张华没理由刺杀陛下啊?” “废帝立新帝。”李羲早就想好了措辞,虽然有点假,但管别人信不信,师出有名就行了。 李羲见几人还在眼巴眼望的看着自己,便继续说道:“先帝在位时,曾对张华说过,‘若新帝可辅,辅之,不才,君请再立"。” 邓良自然知道这话不真,哪家皇帝会让臣子行废立之事啊? 只是,这话是李羲说的,那就不得不信了。 哪怕知道是假的,也得硬着头皮去相信。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极有可能是张华了。” 睁着眼睛说瞎话。xь. 李羲又扫视了一眼其他人。 其他人也是立马顺着张华的话说下去。 首当其冲的荀崧:“说得对,一定是张华干的。” “……” “既然都没意见,邓良,此事你辅佐杜匡调查,吾的意思,你可明白?” 邓良肯明白,这不就是要排除异己嘛,这种事虽然没干过,但邓良知道该怎么干。 就一句话的事,说谁是就弄谁呗,最好能多牵连几个。 “唯,仆明白,此事不劳明公费心,仆一定给您查清、查明。” 李羲点点头,邓良走了,荀崧等人见状,也不多留,主动借口有事离开了。 荀崧离开后,立马去追邓良,询问道:“明公这是要…” 荀崧话虽然没说完,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邓良已经知道了,故而点了点头。 “嘶…若是这般的话,城中又要不平静了。” “这些年平静过吗?” 荀崧叹口气,摇摇头:“还真没平过。” “此不过短暂的不安稳,待此事过后,一切都会回归平静。” “但愿如此吧,需要吾帮忙吗?” “君安心在家歇着吧。” 邓良说完便快步走开了。 他还要去找杜匡教他怎么做,省得瞎搞,再生事端。 眼下这个时刻,尽量不能再出事。 邓良找到杜匡时,杜匡还什么事都没开始干,他听完邓良说的话,不由问道:“那是不是不用审问了?” “直接带人去抓张华,要速度,切不可拖延。” 邓良怕拖的久张华会察觉到什么。 眼下李羲最大的异己也就是张华。 邓良最要针对的也就是他。 杜匡听完,略有顾虑:“这样好吗?” “那个刺客就是找来的,你要是不想被治罪,就按吾说的去做。” 听到这,杜匡不再疑虑,当即就带人杀到了张华家中。 张华早有预料,他在得知刺客一事后,就知道李羲肯定要拿着这件事大做文章。 他肯定跑不了。 杜匡看着悠闲淡定的张华,拍了拍佩剑,说道:“请吧。” 张华没有反抗。 李羲内有禁军,外有助力,反抗无用,也只能增伤亡罢了。琇書蛧 再说了,那個刺客也确实是他派的人。 张华也是被逼无奈,先帝对他不薄,一步一步把他提拔上来,这一次刺杀,就算是最后的报恩了。 张华见到邓良后,不等邓良审问,当即就全承认了。 这反倒是让邓良不知所措,他本以为张华会死不承认。 “你…你不怕死?” 张华毫不畏惧,坦然道:“吾活了几十年,足够了。” 邓良无言以对,只能点点头:“杜将军,厚待,继续去查其他人,记住吾说的话。” “唯。” 邓良离开后,第一时间去见李羲,把邓良不反抗被抓、承认罪行、甘愿赴死的种种行为如实相告。 李羲点点头。 “不愧是张华啊。” 虽然是敌人,但李羲也很感慨。 “吾对他也不怎么了解,但对他…吾很敬佩。” 话锋一转,李羲眼神一冷:“敬佩归敬佩,他既然承认刺杀陛下的罪行,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去请陛下旨意,赐毒酒,留个全尸吧。” “唯。” 若张华没让人刺杀自己的话,李羲兴许还会留他一命,这人留着有人用。 即便不用,也可以此安抚人心,以宽宏之度量,招揽贤才。 但现在嘛… 不死都说不过去。 邓良照做,说是去找司马衷请旨,实际上写盖章什么都不是邓良一人完成的。 邓良也不拖沓,干完这事后,就去赐死张华了。 监牢中。 邓良还贴心的给张华准备了几个菜。 坐于张华对面,给他倒了一杯酒。 “给伱备了一顿饭,吃完好上路。” 说着,邓良就先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 张华不由笑道:“你这么做,就不怕李羲知道了,怪罪于你?”i.c “吾不会怪他。” 是李羲的声音。 没错,李羲也来了。 带着佩剑,身后跟着两人。 张华很意外。 李羲则是不客气的坐在了旁边。 “你俩在这喝酒,倒是带吾一个啊。” 见状,邓良想要起身,但被李羲按住了。 “坐着吧。” 张华‘呵呵"笑道:“没想到啊,你居然会来。” “吾二人虽说不怎么相处,但好歹也是共事多年了,你要走了,吾自然要来相送。” 这话张华听着很别扭,但也没说什么,而是自顾自的夹菜吃菜。 再不吃,就要当饿死鬼了。 李羲也不介意,自顾自的说道:“你不该派人刺杀,什么都不干,安享晚年不好吗?” 张华风轻云淡道:“李羲你个奸贼,先帝对你如何?” “好。”李羲被骂也不气,这点肚量他还是有的。 停顿一下,李羲反问:“那吾问你,若无我,诸王之乱陛下能平定?” “那还有群臣。” “嗯…说的也是,王浚、刘渊呢?” “你…” 张华哑了。 李羲继续说:“吾自忖不如他二人。” “若非吾识人善用,还真不一定能平定王浚幽州之乱,如今,先帝不重视的胡患再起,到那时内有王浚忧患,外有匈奴进犯。” “你又该如何应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