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独宠夫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独宠夫郎 第391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很快出了正月,农历二月,天气依旧很冷,只有十多度的样子。 晴天不多,而且即便是晴天,那太阳也没多少威力。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胡人又进犯边城,虽被守边的将领打退,但黎荞依旧忧心。 胡人不是吃饱了撑的才南下,胡人是没饭吃了所以南下。 人被逼到绝路,那自然会爆发出巨大潜力。 特别是胡人属于游牧民族,体格本就比大盛人健壮。 接下来几年胡人的进攻会越来越频繁,也会越来越凶悍。 高志远在小册子上提到上辈子六皇子死在胡人之手,而且胡人还差点儿破了盛京城门,这应是真的。 二月中旬,黎刀在消失十天之后回来了。 他带回来了高志远的最新消息。 “去年高志远靠着给人算命得了些财物,高母陈银簪想换个住处,但高志远一直不愿,想营造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 “月初有人打上高家,说高志远去年给人看风水迁坟墓选错了地方,让这户人家大过年的有了血光之灾,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不仅要让高志远还钱,还将高志远打了一顿。” “在高志远卧床的这几日,牛头村的人议论纷纷,说高志远初来牛头村时跟乞丐似的,结果没几年摇身一变竟成了神算,高志远肯定是在诈骗。” “高志远母子俩被气的要死,前两日在高志远一个信徒的帮助下,娘俩儿搬去了商水镇。” “新宅子不算宽敞,只是个普通的小院儿,陈银簪想扭转高志远算卦不灵被人打的形象,高志远也想一雪前耻,这母子俩一个天天出去宣扬高志远算卦灵验的事迹,一个又接了一个大单子去了丰怀县。” “小的便将这小册子又拿了回来。” “高志远将他床底下的一块砖掀开,将这小册子藏了进去,他刚搬到新宅子没几日,砖头被掀开的痕迹很新,小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黎刀说完,手伸入怀中,掏出一个被牛皮纸包裹着的小册子。 黎荞伸手接了过去。 距离他上次见这小册子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不知道高志远又没有往上面添什么。 前面几页和他上次见时一样,并没有新的内容,不过,等翻到最新一页,看清楚上面的字,他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因为这最新一页写到: 突然想起上辈子圣上向天下有钱人发出告示,说要在京城拍卖他收藏的书法大家真迹。 唉,可恨这辈子我依旧不是有钱人,不然的话,我定然直接捐钱给圣上,好让圣上保住心头好,这么一来,高官厚禄……没有厚禄了,圣上穷了。 但高官也不错啊! 恨! 黎荞将这短短一页字看了三遍,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上辈子盛鸿竟是穷到要拍卖私家收藏的书法真迹吗…… 第204章盛鸿做噩梦赏赐黎荞六万亩耕地 盛鸿虽然说过书法代表着一个人的脸面的话,但实际上,盛鸿并没有因为书法而决定任何人的命运。 盛鸿对书法的喜爱,只局限于他个人,不会因为他这个喜好而影响到旁人。 比如说黎荞,至今字迹只能称作是端正,但丝毫不影响盛鸿重用他。 据黎荞所知,盛鸿有收藏书法大家真迹的习惯,闲来无事会翻出来欣赏一番。 盛鸿第一爱好是批阅奏折,不,也不能算是批阅奏折,盛鸿是喜欢了解各种新闻,此时没有网络,盛鸿想知道各地的新鲜事,只能通过奏折。 从前的话,奏折要么是盛鸿一个人批阅,要么是让几个大学士当代笔。 后来发现黎荞这个壮劳力可以随意使唤很少会疲累,于是就将奏折一股脑推给黎荞了。 但这并不是说盛鸿对各地递上来的奏折就不管不问了,盛鸿是要过问的,他要知道大盛各地的最新消息。 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盛鸿当皇帝久了,见的多了,不会跟从前似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再加上注重养生、情绪不会易暴易怒,于是这两年盛鸿即便是瞧见什么大新闻,也不爱写小作文了。 但通过奏折知晓大盛各地最新新闻,这依旧是盛鸿最大的爱好,谁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儿。 除了这个爱好,盛鸿第二爱的就是书法。 他字写的不咋地,但是他能欣赏旁人的作品。 有时候召见大臣议完正事,他会取出几幅新得的或者是最近正喜欢的作品邀大臣一同品鉴。 盛鸿过寿时,几个皇子也会送他书法作品。 而且,之前他下令抄英国公、彭志业的家,抄出来的名家真迹,全入了他自己的私库,而不是跟其他古玩一般入国库。 这点儿无伤大雅,皇帝嘛,肯定有权力任性一下下。 但没想到,盛鸿上辈子居然穷到要拍卖那些真迹吗…… 这…… 黎荞抿了下唇,而后缓缓合上手中的小册子。 算了。 反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这辈子有他,而且,他穿越九年多,一开始就折腾出了粉条,每年交不少商税。 现在更是有皇家点心铺、赌坊这两个稳定的巨大的来钱渠道,这辈子盛鸿绝对不会穷到需要拍卖自己的独家珍藏。 “做的不错。” 黎荞看向了黎刀,又取出了五百两银票:“百姓单纯易信人,对鬼神也多敬畏,而高志远正是抓住了百姓这种心理,所以短短时间就差点儿混成了高人。” “你们几个多盯着他,防止他借着鬼神行骗。” “将这册子放回原处吧。” 黎刀恭敬应下,此次没有推拒黎荞给的银票,他们几个乔装跟踪高志远,的确需要活动经费。 等黎刀下去了,黎荞前去前院的工具房,开始捣鼓自行车。 钱这个东西,没有的确不行,他得赶紧将自行车捣鼓出来。 其实这几天他拿草木灰和猪油做过肥皂。 是的,草木灰不仅能当肥料,能做水泥,还能做肥皂。 拿草木灰、猪油做肥皂的过程挺简单,不需要他反复“试验”,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操作不对,他做出来的肥皂清洁效果一般,还有些油腻。 显然,这是失败的。 这个时空的清洁用品还是挺多的,最穷的人用草木灰洗衣搓澡,一般人家可以拿皂角、胰子。 富贵人家用的是澡豆,澡豆花样比较多,里面会添加一些名贵香料。 所以,如果他拿草木灰做的肥皂出去卖,那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但是,若是拿纯碱制作肥皂,那有点刻意。 纯碱这个东西并不难找,制作皮革、印染用得上,但他用不上,若他单独搞了点纯碱回来,容易惹人注目。 因此,他暂时放弃了制作肥皂的念头,而是专注搞自行车。 若把自行车搞出来了,那一辆自行车他绝对卖到天价去,一辆就能换上百块肥皂。 自行车过于精密,他得多“研究”。 翌日,下朝之后,黎荞如同往常那般去求贤殿当代笔。 今日盛鸿脸色不太好,不仅有黑眼圈,眼袋也挺明显,像是昨晚没睡好。 这种时候他一向是静悄悄的,尽量降低存在感。 虽然盛鸿不乱发脾气,但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盛鸿心情不美丽,但还是召了大臣议事,春旱初现端倪,不仅是盛京整个冬天没雨没雪,连西山省暨北省还有东山省的一些地方也没雨雪。 这必须要重视。 为了今年小麦的收成,这三省的官员得赶紧挖井、修河制作灌溉用具。 而且,这都二月中旬了,天气竟还是挺冷,至今不能脱掉棉衣,这气候有点反常啊。 很快到了中午,臣子们离去,说了一上午话的盛鸿脸色更不好了。 黎荞麻溜的将奏折处理完毕,然后从屏风后绕了出来,准备溜之大吉。 盛鸿正端着茶碗小口小口抿着,听见他的脚步声,掀起眼皮子看向他。 “黎爱卿啊。” “微臣在。”黎荞忙道。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你也动动脑子,看能不能制作些新的灌溉工具或者是农具。” “农人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盛鸿慢悠悠的交代道。 “是。” 黎荞应下。 就算是盛鸿不说,他也要找机会提一提此事的。 今后会有涝灾,不知道这涝灾在何处,在什么时间,但万一在麦收、秋收时分,那可就遭了。 所以农人不仅得有灌溉工具,也得有方便麦收、秋收的农具,早日将粮食收回家,早日安心。 “黎爱卿啊……” 盛鸿又开口了,还拖长了尾音,伴随着他这慢吞吞的语调,他将手中的茶盏放到御案上,而后一脸苦大仇深的看着黎荞。 “……微臣在。” 黎荞被瞧的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朕昨晚做了个噩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