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国不惊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杀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鹿鸣没想到诸葛一我来兴师问罪,倒反过来被铸成大错的诸葛凡一通指责,楞在当场,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做点什么来化解首老的尴尬,还是应该回避一下。 突然,李鹿鸣感到腰上一动,待他反应过来,抢过去阻拦已然来不及,自己的腰刀已经插在诸葛凡胸口。 起身、抽刀、回身、杀人,诸葛一我一气呵成。 事起仓促,王不惊和李鹿鸣二人“首老”二字刚喊出口,“不可”二字还没喊出来,刀已经插在诸葛凡胸口了。 诸葛一我的右手还扶在刀把上,弓着身子,浑身颤抖,脸上的肌肉扭曲变形,已是出离愤怒,口中不住说道:“逆子!逆子……” 诸葛平章生怕诸葛一我情绪过激,身子抵受不住,两步跨过去扶住他,使劲将他僵硬的身子扳到凳子上坐下,不停轻抚他的胸口。 诸葛一我的手一离刀柄,诸葛凡抓住父亲的双手也松开了,原本跪立的身子直挺挺向后倒了下去,两眼圆睁,张大的嘴巴里不住冒出血来。 他至死都没想到,这次诸葛一我到牢房里来,依然不是来救他的,依旧是来责问他的。 李鹿鸣和王不惊抢到诸葛凡身旁,也不知道该如何救治。 一个徒劳地使劲捂住他胸口插刀之处。 一个不住帮他把口中流出的鲜血抹去。 二人看着诸葛凡的脸从惊愕到平静,最后,凝固成微笑。 他在笑什么? 是多年苦水倾泻的快意? 还是冷漠与高压的解脱? 或者,父子之间仇怨在生命终结时的释然? 不会再有人知晓。 死人,李鹿鸣见过很多,他的刀杀死的人也有几个,但眼前这个他的刀杀死的人却不是一般人。 杀人的是诸葛一我,刀却是李鹿鸣的! 万一诸葛一我后悔起来,出气筒除了他李鹿鸣,别无他人! 李鹿鸣想到此节,瘫坐在地上,朝诸葛一我看去。 诸葛一我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悔的,口中“逆子”的声量渐小,面色发黑,一口气上不来,竟昏死过去。 诸葛平章叫了两声“老爷”,扶住诸葛一我的肩头摇了两下。 诸葛一我毫无反应。 一直守在牢门口的刘小五从方才惊人的一幕中脱离出来,想起之前见过那些提审的犯人被拷打得晕过去之后,往往有衙役端来一盆清水泼到脸上便清醒过来,见诸葛一我昏死过去,大叫道:“我去打水!” 蹲在诸葛凡尸身旁的王不惊看着这一切,听见刘小五的话,知道他又要犯傻,哭笑不得。 谁敢用水泼到诸葛首老头上啊!喝道:“小五,站住。” 刘小五身形未动,就被王不惊喝住,只好站在原地,但觉眼前人影一闪,诸葛平章已将诸葛一我背在身上“噔噔噔”地跑出了监室。 李鹿鸣忙跟在诸葛平章后面,跌跌撞撞地追出去,一边追一边向上天祈求千万不要让诸葛一我出什么事,否则,以项柱庭和诸葛一我的关系,自己这条小命说不定会被借去祭天。 眼见三人消失不见,刘小五缓了一刻,才走到依旧蹲着的王不惊身旁,俯身道:“哥,我们该做什么?” “做什么?自然是去给上面禀报此事。” 刘小五蹲下来挨着王不惊,偏过头去,低声道:“哥,诸葛首老是不是杀人了?” “你说呢?” 刘小五好像突然活泛过来。 “那咱是不是应该抓住他?” “抓他干什么?”王不惊不解地问道。 “杀人偿命!抓他法办啊!”刘小五的声量瞬间提高了。 “法办!法办!法办!”王不惊一边说,一边用手敲打刘小五的头。“老子杀儿子,与你何干?与你何干?”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父亲教训悖逆的儿子,甚至把儿子打死,不但不会被追究,还会得到读书人的称赞。 更何况,诸葛凡不但杀了人,竟然还敢当众顶撞和指责父亲,对父亲以死相逼,岂非自寻死路? 过不多时,不等王、刘二人去禀报,这小小的监室便又如同诸葛凡才被关押进来的时候一般,再次人来人往。 这次,刑部上下相关的司衙大小官吏,甚至是刑部尚书项柱庭都来了。 待诸葛府的下人将诸葛凡尸身抬走,已是晌午时分,将事发经过给不同的刑部大小官员复述了无数次的王不惊和刘小五二人,才得以交班回家。 回家路上,王不惊和刘小五听到街市上的人已在议论诸葛一我亲手诛杀逆子诸葛凡。 人们纷纷盛赞诸葛一我大义杀子,更有读书人称颂诸葛一我义德齐天,说大康国有诸葛一我为元老院首老,乃大康国之福、黎民百姓之福。 也有人说都因郑世娥的纵容宠溺,才养成诸葛凡嚣张跋扈的性子,最终铸成大错。 “杀了亲儿子,却得了好名声,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 王不惊想不明白,边走边向刘小五问道:“小五,你爹也是那样待你吗?” 刘小五道:“那倒不至于。虽说我娘原本是府上的婢女,我是我爹酒后与我娘同房后有的,打小我们娘俩就被大娘和大哥欺负,但是你知道吗……” “知道,知道。快走,快走,回家睡觉。” 王不惊本就是随口一问,却引得刘小五又开始讲他讲过无数遍的凄惨身世,赶紧插话,拉着刘小五往家走去。 学雅客栈内,刘承瑞和张司硕诸人也听说了诸葛一我杀子之事,在盛赞诸葛一我的同时,各自都是心下黯然,兴味萧索。 此次请命的引子是放了刘同嘉和严惩诸葛凡。 刘同嘉已经在昨日就被放了出来。 而连日的请命,竟逼得诸葛一我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诸葛凡。 如果再去请命,就是为难诸葛一我,非但不能像之前那样得到大康百姓的支援,读书人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请命的引子已无,考荐同命一事不知何时才能重新被朝野重提了。 “此生,还有读书致仕的希望吗?”刘承瑞一口吞下杯中烈酒,暗自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