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家父曹孟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章 后将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吃过早饭以后,曹彰更换好朝服,辞别几位夫人,赶往了司空府。 到了司空府,他并没有直接去书房拜见曹操,而是穿过司空府庭院,先去往后宅拜见卞夫人。一走两个多月,他知道卞夫人肯定也很惦念他,现在还有时间,先去探望一下。 曹彰穿过庭院,来到了卞夫人的卧室前,恭敬地开口呼唤道:“母亲,您起来了吗?” 屋里很快传出了卞夫人惊喜的声音:“是子文吗?快进来!” 曹彰脱下鞋,打开卞夫人卧室的门,缓步走了进去。 卞夫人应该是刚起来不久,还没有梳洗打扮,坐在床边,欣喜地看着走进屋里的曹彰。 曹彰走到卞夫人的跟前,倒头便拜:“母亲,孩儿回来了。” 卞夫人看着曹彰,眼中满是欣慰的目光,起身搀扶道:“好了,子文,快起来吧。出征两个月,你辛苦了。” 曹彰这才站起身,回应道:“我不辛苦。只是两个月未能堂前尽孝,请母亲恕罪!” “你是帮你父亲去做大事,何罪之有?何况就算你不在家,菁儿、阿照和涓儿三个也总是轮流来看望我,我也并不寂寞。子文,你可真是娶了几个好媳妇儿。”卞夫人欣慰地夸赞着万年公主等人。 “是,她们几个都温柔贤惠,也懂得孝敬长辈,的确是难得的好女子。”曹彰附和着卞夫人的话。 “我本,在徐州这段日子,过得怎么样?”卞夫人一边夸赞着曹彰,一边关切地询问着他的情况。 曹彰坐在卞夫人的床边,将自己在徐州四处转战的情况简单向母亲介绍了一遍,最后更是说到了迎娶吕玲绮的事情。 卞夫人听曹彰说完,也是连连感慨,她知道儿子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其实这一战也是历尽了艰辛,但听到他又迎娶了一位夫人,也是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 “嗯,你身边有几位夫人照顾,我也放心许多。现在回来了,你也尽量陪陪她们。”卞夫人叮嘱着。 “是。我今日来看望母亲,还有一件事,就是替菁儿他们几个告假,未道。 “你回来了,他们自然要多陪你,我这边没事。你父亲回来了,我也要多花心思去照顾他,你们不用管我,过好你们的日子就好。”卞夫人理解地回答道。 “母亲误会了,他们几个不能常来,并非是因为要多陪孩儿,而是菁儿需要安心养胎,阿照她们也要轮流照顾她的缘故。”曹彰向卞夫人做着解释。 “菁儿有身孕了?!”卞夫人听完以后,欣喜不已,“太好了,想不到这么快,我就可以有孙儿抱了。容我一会儿准备一下,就去你府上看看菁儿,给她们一些指点。” “有母亲指点菁儿如何养胎,我也可以放心了。那就有劳母亲,我先去拜见父亲,准备和父亲一起进宫面圣了。”曹彰向卞夫人告辞。 卞夫人点了点头,曹彰起身告退,走出了卞夫人的房间。 他快步地走向了曹操的书房,他知道曹操一向有早起的习惯,即使是昨夜和卞夫人久别重逢,也不会改变。 曹彰来到书房外,恭敬地请示着:“父亲,我可以进来吗?” “子文啊,进来吧!”曹操柔声招呼着。 曹彰走进书房,只见曹操坐在书案前,正看着面前的一堆竹简,紧皱着眉头。 “拜见父亲!”曹彰上前恭敬地行礼。 “免了,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不多陪陪几位夫人。刚才见过你母亲了?”曹操开口询问道。 “儿臣知道今日要和父亲进宫面圣,自然不敢耽搁。刚才已经去看过母亲,向母亲汇报了菁儿怀有身孕的事情。”曹彰恭敬地回应着曹操。 “哦,菁儿有了身孕,这么说,我很快就可以做翁翁了。这可是我回到许都,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曹操欣喜地露出了笑容。 “父亲这么说,莫非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曹彰看着曹操面前的竹简,以及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了大概,直接关切地询问道。 “是啊,河内太守张扬出兵声援吕布,被他的部将杨丑杀死,结果张杨的部将眭固又将杨丑杀死,现在投靠了袁绍,驻军于射犬,若不早除,必将成为心腹之患!” “而且,现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正急,我看或许过不多久,公孙瓒就会战败,袁绍也就能将北方四州全部划归治下了!”曹操直接将自己烦心的事情说了出来。 曹彰理解地看着曹操,除掉了吕布和刘备在徐州的实力,来自北方的袁绍就成了对曹操最大的威胁。 现在的曹操各方面实力都远远地弱于袁绍,也难怪他会心神不宁。 “区区一个眭固,成不了什么气候,父亲不必担心,我们只需派遣一员大将就可以将其击溃,收复河内郡。至于袁绍,他现在正值隆冬,幽州更加苦寒,他也很难短时间击败公孙瓒,我们至少还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现在我们已经将徐州划归治下。只要我们提早准备,还是完全具备跟袁绍一战的可能。”曹彰安慰着曹操。 曹操听了曹彰的话,眉头舒展开了一些,开口问道:“那你认为,何人可以胜任出征河内?” 曹彰思索了一下,结合记忆中的历史,向曹操提出了建议:“父亲麾下中军校尉史涣可当此任,可再安排于禁、徐晃二人辅助,定可成功击败眭固!” 《三国志》当中对于史涣的记载不多,他作为早期跟随曹操的将领,很受曹操器重开个,他一生最为辉煌的战绩,就是领军击败了眭固。 所以曹彰也是没有犹豫,直接按照史实的推进,向曹操推荐了史涣领军,并安排于禁和徐晃去助战。 曹操沉思片刻,随即点头:“史涣为人谨慎,与韩浩一样,都是以忠勇闻名,但的确是领军攻打眭固的合适人选。好,那我就马上命令他准备兵马粮草,等过了上元节,就兵发河内,去迎战眭固。” “父亲圣明,相信 史涣一定能不负众望,得胜而归!”曹彰带着几分恭维地说道。 就在此时,门外有下人来禀告:“启禀司空,豫州牧刘备求见。” 曹操轻轻点头:“这刘备倒也懂事,来得够早。走吧,我们先去面圣,对付袁绍的事来日方长,我们慢慢商议。” 曹彰点头,曹操起身,父子二人一起向外走去。 父子二人来到府门外,见到了恭敬站立的刘备。 曹操招呼着刘备和他们一起出发,去往皇宫拜见汉献帝。 三人来到皇宫,在内监的引领下来到了御书房外恭敬地等待。 不多时,内监出来招呼三人一起进入。 御书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庄重的气息。 曹操,曹彰父子与刘备一同进入,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董承已经在御书房内,站在了一旁,显然是他先到一步,和汉献帝进行着某种交流。 曹操和曹彰看到他,都是微微皱了下眉头,但也没太在意,二人与刘备迅速走到汉献帝的跟前跪倒,一起山呼跪拜。 汉献帝面带笑容摆手:“爱卿平身。” “谢陛下!”曹操三人谢恩后起身。 “曹司空,这次出征徐州,情况如何?”汉献帝直接开口向曹操询问着。 曹操开口,向汉献帝汇报了徐州的战事情况。他的声音深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权威。他描述了吕布的败亡过程,以及最后被毒杀的结果。 曹操讲述的时候,曹彰和刘备一起低着头恭敬地听着。 汉献帝听完曹操的讲述,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感慨,发出了一声轻叹:“吕布也算是一位英雄豪杰,当年诛杀董卓,也曾救朕于水火,最后却落得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是自己咎由自取了。” 汉献帝感慨完毕,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对曹操说道:“曹司空,这次平定徐州,你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是劳苦功高啊。” 曹操却摇了摇头,赶忙解释道:“陛下过誉了。此战虽有微臣之力,但主要的功绩还是归于犬子曹彰。” 他的目光转向曹彰,眼中满是骄傲:“是犬子运筹帷幄,合理调度,才有了徐州的大胜,还请陛下酌情封赏才是!” 汉献帝听完曹操刚才的讲述,也明白曹彰在此战中所起的作用。心中也暗暗感叹自己这个姐夫,真的是骁勇能干,连天下无双的吕布最后也败在了他的手上。 只是曹彰毕竟还年轻,该给他什么样的封赏,汉献帝一时还没有想好。 曹操见汉献帝不说话去,其实他心中早已有了定计,于是朗声说道:“陛下,曹彰此次战功卓著,但毕竟还年轻,还需要更多的历练。臣以为,可以任命他为后将军,让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才华。” 汉献帝听后,心中不禁犹豫。后将军乃是仅次于上卿,曹彰毕竟还年轻,是否真的适合如此之高的职位? 董承看出了汉献帝的犹豫,于是上前一步,谏言道:“陛下,北中郎将战功显赫,的确应大加封赏,但他毕竟还年轻,这后将军一职,一向有德高望重者居之。曹公子毕竟还年轻,只怕难以服众!” 董承知道曹操安排曹彰做后将军的意图,也知道曹彰的能力,但自己毕竟和曹氏有些过节,而且他也不希望曹彰的实力进一步壮大,所以借着汉献帝犹豫的机会,赶忙进行劝阻。 曹操听完董承的话皱起了眉头,随后上前一步,对汉献帝说道:“陛下,曹彰虽然年轻,但他的才华和勇气在当今朝廷无人可比。当年霍去病十八岁就可以封冠军侯,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犬子也定能胜任后将军之职。” 刘备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暗自感叹。他知道曹操的野心,也知道曹彰的能力。他也明白曹操极力为曹彰争取后将军之位的原因,但此时他是官职最为低微者,又还需曹操举荐,自然是不敢多言。 曹彰低着头,虽然他想到了曹操会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官职,但的确也没想到,直接就是后将军的位置,毕竟这在汉代,已经是可以开府的职位,位高权重,也难怪汉献帝会犹豫。 但董承你个老家伙敢站出来阻拦,显然这是羡慕嫉妒恨的表现了。 万年公主赐婚的事,我还没跟你算账,现在又站出来没事找事,看来我要是不好好教训教训你,你跟你外甥一样,都是皮痒! 曹彰斜眼看着董承,心中暗骂着,开始盘算要怎么给他点儿教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