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3章 老李的致富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了徐主任转述马主任的几句话, 有那当班主任的,开始琢磨起自己班里,过往评议时的那点事儿。有没有那凭借着高水平的申请材料,和“不信你就去查查看我们家是不是很穷”的姿态的,有没有潸然泪下,讲述家里欠了几十万外债,依旧能好吃好喝,有没有一到申请时,家里就死人的,有没有把助学金当做奖学金想着法来争取的,一桩桩,一件件,会议室里更沉寂了些。 “其实,还有这么个现象。” 众人抬头,看向徐主任身旁,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一个处长。 “有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国家对拿出了"宁错给100,不放过1个"的资助力度。越好的学校经费越多,但也有一点,越好的学校贫困生越少。” “我们不能否认,现实就是一方面因为教育不均衡,让贫困学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降低,另一方面,好大学的贫困生在当地就备受瞩目。尤其咱们学校,家里真有点困难的没有被学校、村里、县里、市里的层层资助?没有媒体聚焦企业参与,那就算是低调了。” “四十个人的班级,有几个真的贫困的,几个还过得下去但不富裕的,十几个一般家庭的,十几个中等以上的,个别几家庭条件特别好的。那几个贫困的基本不用吱声,只要认定,就会有资助、助学项目、勤工、贷款政策,能往他们身上加就使劲加,不然也没别人可给。但一年十几个名额,贫困的,不富裕的给了,剩下的给谁?所以最激烈的争执,最心理不平衡的,是"一般家庭"里申请得上和没申请上的。” “食堂吃一个菜,吃两个素菜,还经常去各种兼职的人一般是拿不到的,因为很多时候还得靠交际,很难让这些同学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去请人交际。” “学校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把资助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家认组是审核的重要一关,希望大家秉持公心,评审的时候,依据走访出来的情况汇报,落实好。” 系里和学校里定了调子,家认组的工作有了依据,等到会议结束,李乐把新的名单和上一批的名单做了对比,像黄立这种贫困生没变,变得范围比较大的,是刚才那个处长说的,所谓“一般家庭”里的。去掉了几个,新增了几个。眼见为实,或许家认组实地探访的意义也就在此。 至于去掉的那些学生,李乐不知道别的老师怎么看,至少,在马主任心里,已经挂上了号。毕竟重新认定,相当于在马主任脸上扇了一巴掌。 会议结束,一群人交头接耳出了屋。 “咱们班里,还好吧。”李乐问张涛。 “两个人重新核下来了。”张涛无奈的笑了笑。 “我记得当年我们那一届都是互相让的,后来还是班长做主,指定几个人,除掉特别贫困的,其他大家平均分。” “所以喽,你们那个班,我是真省心,啥都不需要管着。现在这个班,嗨.....” “这不挺好,也算补救回来了。” “面子没了啊。” “马主任又不在乎。” “当面说去?” “我又不傻。”李乐白了张涛一眼。 “诶,马上....” “李乐!” 两人齐扭头,看到徐主任,那个严肃的小老太太在喊。 张涛拍拍李乐,“你最近没犯事儿吧。” “这话说滴,去去去。” “嘿嘿,喊你呢,赶紧去。我先走了。” 张涛转身走人,留下李乐。 “徐主任,有事儿?” “急着走?” “啊,没,就是刚回来,得有些资料赶紧整理,惠老师的意思是年底前,把课题开题报告会给开了。” “他那个啊,就是走个形式,还这么认真?”徐主任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善意的揶揄。 “嘿嘿。” “就两句话,说完你忙你的去。” “诶,您说。” “马主任给我说了,你想设立奖学金的事情。” “啊,这个,我还给他说不要声张,这就反手把我卖了?”李乐挠挠头。 “其他人就算了,你以为最后我能不知道?” “呵呵,那,倒也是。咋了?钱不够?那就再加点儿?” “你以为马主任钻钱眼儿去了?” “难说。”李乐嘀咕一句。 徐主任一瞪眼,李乐又赶忙道,“您说,我听学校安排。” “先别搞这么大,也别叫奖学金,改成助学金,那几个项目里,就留两条就行,一是每年两次往返家和学校的车费,二是每人每月的一百块的买书资料的报销,三是每人每个月一百块的伙食补贴。” “那这有点儿太.....” “行了,这就可以了。其他的,等以后你毕业了再说,毕竟现在还是在校生。” 李乐想了想,“成,那就听您和马主任的。” “还有,马主任问,真不用有个名字什么的?” “不用,等,以后再说呗,先用系里的名义。” ,! “得,这事儿,等老马回来,你们俩去掰扯吧。就这么着。” “嘿嘿。徐主任,马主任啥时候回来?说了么?” “元旦吧,不是年会聚餐么,这个他肯定得回来。” “哦。” “哎,也不知道当初哪个吃货谁给他出的主意,年底吃席。走了,你忙去吧。” “呃.....您慢走!” 李乐颠儿颠儿回了办公室,开始继续整理资料。 结果还没进入状态,就被一个电话给薅到了旁边的中关村。 。。。。。。 天冷了,老王开始冬眠,老李回家就少了几分乐趣,于是。 “你就说你孝敬我的,记着没?” 太平洋数码城的一家卖组装电脑的小店里,李晋乔如此对李乐嘱咐道,然后,又看了眼一旁的曹鹏,“你也给我记着,别露馅了。” “至于么,男子汉大丈夫,出门在外,顶天立地的,有点儿私房钱,肿么了?”李乐一撇嘴。 “呵呵呵。”曹鹏傻笑。 “你说怎么了?三百五百七八百的,烟钱酒钱应酬钱还好说,这七八千呢,可不得兜着点儿?” “行吧。”李乐点点头,“爸。” “诶。” “您真不容易。” “理解啊,理解就好啊。以后,你俩得支棱起来,千万别把家里经济大权交出去,要不然,哎~~~” “不过,话说,您现在都存了多少了?” “这个数。”老李伸出两根手指头,一想,不对,买个电脑,还得去掉,又变成一个。 “一万多?” “昂,不少了吧。” “是不少,就从每个月我妈给你的烟酒菜钱里面抠出来的?” “可不。” “啥法子?” “三十报五十,一百报一百五,逢年过节还能多扣点儿,这不就来了?” “存了?” “傻子不是?存起来,万一被发现,相当于财产来源不明,且数额特别巨大,到时候被一锅端了,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死无葬身之地,一点儿退路都没。” “那就,狡兔三窟?藏起来?”曹鹏一旁听的认真,问道。 “那就更傻了,什么藏沙发、砖头缝里、马桶盖子里、床底下的,都是低级手段。” “您高级?” “可不。” “说说,传授一下经验?” “你们,不用吧。”老李看了看俩儿子,一个猴精,一个精猴。 “保不齐。” “说不准。” “俩完蛋玩意儿。来,说了你们心里有数就行,别给我乱传。” “嗯。” “好。” 老李低声道,“就,把钱,放在信得过的朋友那里,最安全,出去吃饭喝酒钓鱼啥的,就说是朋友请客,然后,你就可以借口说该你请客了,向上级领导再申请批资金。” “嘶~~~~” “嚯!!” “哥,你发现没,这不仅藏的好,还能涨!” “嗯,有道理。”李乐点点头,“不过,爸,这不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么?” “你懂啥?这叫侦察与反侦察,是两口的生活情趣。你想,偶尔,时不时的还能给你妈来点惊喜。” “你给啥惊喜了?” “这不正考虑么。” “噫~~~你这,先买个电脑给自己?” “你妈不也能用?” “这理由,够呛。” 爷仨正在那聊藏小金库该不该,老板走了过来,问了句,“鹏,系统装98还是2000?” “2000。” “成,马上好,装啥软件?” “抠抠,影霸,联众,还有装几个单机版游戏,暗黑、红警什么的,你看着装呗。” “得嘞。”老板笑道,“你说你也是,来个电话,说好配置,我装好给送叔家去,你们还自己来一趟。” “那不行,容易露馅。”李晋乔说了句。 “啥露馅儿?” “啊,没啥,你装你的。”曹鹏笑道。 “哦,对了,前途公司那边说了,你帮忙写的那个算法,很好用,想再找你帮个忙,帮忙改进一下现在的数据库。” “这个,等等吧,我手头还有自家的事儿没弄完呢,再加上学校的课,他那要是着急,找别人问问,我就算了。” “那,行,回头我给人说一声。”老板笑了笑,“不过,你这要不接招,可就少了五千的劳务。” “呵呵,不指着这个,原本也想着给你帮忙的。” “你这一说,我都不好意思收你们钱了。” “别,一码归一码,你们干这个的,也就挣个装机费。”老李说道。 话是这么说,结果电脑装完,这老板不仅少收了大几百,还送了音箱耳机话筒,摄像头键鼠加u盘,几人临上车,老板有追过来,送了一把转椅。 “行啊,你这面子,可以啊。”路上,老李揉着曹鹏脑袋。 “这,没啥。” “不过,留个心眼儿,别啥忙都帮。”李晋乔提醒道。 “嗯。” “爸,那我这忙,是不是?” “诶,对了,上次说的,户部你牛大爷那边.....” “爸,打死我都不说。” 回到马厂胡同,把电脑和一堆东西往屋里一搬,曾敏听着声就从画室里出来,围着正装显示器,扯电源的爷仨转了一圈儿。 “看看,咋样,17寸纯屏,比电视都好看。”老李指着显示器,笑道,“儿子孝敬的。” “富贞不留家里一个笔记本么?” “太小,用不惯,玩游戏,打牌,还是这个。” 曾敏抬脚,踢了踢正趴地上扯电线的李乐的屁股。 “你给你爸买的?” “昂,一片红彤彤的赤子孝心。” “行,到底是大了啊。” “可不,这儿子,多好。”老李一旁“欣慰”着。 “行啊,你们装吧,李乐,一会儿做饭去。” “哦,知道。” “明天富贞几点回来?” “下午三点多。” “对了,这电脑多少钱?” “优惠完,七千二。”老李回道。 “哦,明天富贞来,你去接不?” “我上班呢,咋去。” “诶,老邓那你还剩多少钱?” “不多,就一万一!” 此话一出,屋里一片寂静。 喜欢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