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武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朕要亲自测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朱厚照眼中,这个杯子与他之前用过的琉璃杯有些相仿,但却晶莹剔透,宛如水晶一般。 “咦?这……便是爱卿说的玻璃?” 沈长安回道:“回陛下,这正是一个玻璃酒杯。不过,现在的工艺还有一点小问题,里面会有一些小气泡。” 闻言,朱厚照对光仔细看了看,果然如此。 “爱卿的意思是说,工艺要是成熟了,便不会有这些气泡?” “是的陛下,臣对工匠的要求就是烧出来的玻璃不能有杂色,也不能有气泡。” “嗯,不错,不错……”朱厚照一脸欣慰。 随之,放下酒杯,又拿起了一块肥皂,还凑到鼻尖闻了闻。 “陛下,这便是肥皂,它可以用来洗衣服,平日里用来洗手也很方便。比如手上沾了油污,用肥皂洗一洗,干净而又清爽。” 朱厚照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是吗?哈哈哈,那朕要亲自测试一下,去,拿块煮熟的肥肉来。” “是,皇爷爷。” 一个小太监应声跑向门外。 不久后,小太监拿来了一块油汪汪的肥肉。 “皇爷爷,这种粗活还是让奴婢来…… “不用,朕要亲自试。” 朱厚照不由分说,双手抓着肥肉蹭得满手油,然后…… 竟然还蹲下身在地上蹭了蹭。 果然是個与众不同的皇帝,压根不在乎什么天子体面,皇家威严。 沾了油,又沾上了泥,朱厚照一双手顿变得乌黑油腻。 “端水来!” “是,皇爷爷。” 小太监早已准备好了铜盆,飞快地放到桌上。 朱厚照按沈长安所述,先将手粗略洗了下,再将肥皂蘸上水在手上抹了几下,随后反复搓手,搓出了不少泡泡。 如此清洗了两遍,再用汗巾擦干手。 随之不由开心地笑了起来:“好,不错,的确很好用……” “陛下,这只是第一批样品,后续的工艺还会持续改进,相信效果会越来越好。 而且后续的产品不仅仅只有肥皂,还有加了药物的药皂……” “药皂?” “是的,用药皂洗澡具有止痒的效果……” “有意思……”朱厚照越来越有兴致了。 他虽贵为天子,但心性终究还是个少年郎,心机不够深沉,喜怒很容易流于脸上。 也正因如此,刘瑾等人摸透了他的个性,这才有机会投其所好,令得朱厚照沉迷于酒色玩乐,不务正业。 皇帝不务正业,刘瑾一行人才有机会大包大揽,执掌朝政大权。 如今,沈长安却要一步一步将朱厚照从泥潭中拉出来。 玩乐归玩乐,正事还是要做,比如赚钱,比如练兵。 “还有,在制作肥皂时,还可以加入一些颜料、花蜜、香粉之类做成香皂,如此一来,必然更受欢迎……” “好!这法子不错!爱卿,你还有什么想法,今日一并讲给朕听。” “是,陛下……” 沈长安应了一声。 随之,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后续计划:“肥皂这一块,可以做普通的肥皂,以及药皂,香皂之类。 玻璃的用途也很广泛,除了可制作一些酒杯之类的日常用具,还可以用于做窗户……” “做窗户?”朱厚照又一次惊讶。 “陛下,目前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富人家或是穷人家,糊窗户大多用的都是窗户纸。 但是,窗户纸不管怎么做,终究没那么结实,透光性也比较差。 如若用玻璃那就好多了,既能遮风挡雨,又透光,不用开窗户便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这一次,朱厚照倒没有表现得多激动。 他这属于典型的惯型思维。 在他的理念中,玻璃与琉璃、水晶差不多,属于昂贵的工艺品。 别说普通人家,就算皇宫也不至于如此奢侈,用水晶来替代窗户纸。 不过,江南地区倒是有一些富商家的窗户采用了比窗户纸更透光的东西,民间一般称作:蠡壳窗。 蠡壳窗,所用的材料乃是一些特殊的海贝壳,也或是一些岩晶石精心打磨而成。 其实宫里也有,只不过没用在窗户上,而是用在屋顶上,称作“明瓦”,也有人称之为“亮瓦”。 但是,蠡壳价格昂贵,其透光度也远远不及玻璃。 沈长安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故而又解释道:“玻璃的透光度是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一旦工艺成熟,它的成本也不会太高……”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其实以眼下里的条件,造玻璃的成本不会很高,但也不会很低。 高品质的玻璃需要纯净的石英砂,普通沙子是烧不出好玻璃的,因为杂质太多。 普通沙子虽然也能提取石英砂,但以目前的条件来说难度不小,只能一步一步来。 以目前的条件,要烧出好玻璃,最好的法子就是开采石英石,再加工成石英砂。 在烧制的过程中,或许还将用到一些其它的物质,比如硼砂、硼酸之类。 这些并不难找,都属于天然矿物质。 只不过眼下里可没有什么成熟的产业链,大多数原材料都得自行加工,所以成本肯定会偏高。 但,沈长安还是颇有信心,普通人用不起,但大户人家一定没问题。 大明朝有钱人还是不少的,比如有名的徽商、晋商,还有江南富户,京城达官贵人等等。 “总之……” 沈长安补充了一句朱厚照能听懂的,也是最喜欢听的话: “臣可以保证,只要肥皂、玻璃一面市,一年内最少可以让内帑增收一百万两银子。” 果然,朱厚照一脸惊喜道:“朕就爱听这句。爱卿,你要真能办到,朕重重有赏!” “谢陛下……不过陛下,届时还将涉及到一个经营问题。” “对对对,经营方面不知爱卿有何提议?” 朱厚照现在对沈长安可谓信任之极,又问起了他的意见。 虽说大明一向重农抑商,但是,无论是皇家还是朝廷其实都有自家的产业,说白了还是参与了经商。 比如各地的官店、皇店,还有市舶司。 市舶司,乃是朝廷在各海港设立的官署,专做对外贸易,比如丝绸、茶叶等等。 “臣以为,经营方面便以皇家内库的名义,可以委派一些皇亲国戚协助管理,另外再指派一些皇商……” 其实,从沈长安的内心里来说,是不愿让皇亲国戚染指的。 但,这不现实。 那些皇亲国戚眼下里没动静,是因为他们压根儿没重视,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利润有多么惊人。 一旦知道了……哪有不想分一杯羹的道理? 何况,就算朱厚照硬起心肠不让皇亲国戚插手,那么他会找谁? 不用猜都知道,必然是刘瑾等一众阉党。 真要是这样,结果将会更糟糕。 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