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陈峰,舰队实习期间表现优异,在所分配的工作岗位上有优秀的工作表现,经舰队高层审核,评定等级为:卓越。”
作为陈锋在本次舰队实习中表现的评定人员,赫布在上面的文件上签了名,发了出去。
随着第三舰队开始返航,陈锋的舰队实习也即将结束。
从雷比尔那回来之后,陈锋没有辜负雷比尔对他的期望。在他自己的本职工作上,陈锋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效率处理着整个舰队的各项文件,在他强大的归纳总结能力下,整个作战部的工作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除此之外,陈锋还因为在各阶段的航行工作以及对海盗剿灭工作中的表现,荣立个人四级军功三次,三级军功一次,并且帮助第三舰队荣立集体二等军功一次。
在人际关系上,陈锋也拿出了可以被称为青年一代领袖的表现。在第三舰队航行中,因为预报人员的失误,导致补给节点星系的恒星活动预报没有及时送达,因此导致了第三舰队的一支分舰队的补给比预计的晚了三周送达,在同僚面临饿肚子的情况下,陈锋主动进言,将舰队本阵的一部分补给匀给了补给短缺的分舰队,缓解了分舰队的补给危机。再加上当时去晨曦交流时给所有人留下的好印象,陈锋在他这一届学员里,已经隐隐有了不小的号召力。
“小陈啊,马上实习就结束了,你毕设课题想好了吗?”发完文件,赫布把陈锋叫了进来。
“报告长官,我有个大概的设想。”陈锋回答,“我准备的毕设课题是《新环境下的遭遇战指挥方案》。”
“注重在指挥方面啊。”赫布点了点头,“能大概和我说说吗?”
“那就麻烦长官帮忙斧正一下了。”陈锋巴不得能有个有足够经验的军官帮他纠正一下思路,“这是我的初稿,请您过目。”
说完,他打开了自己的终端,将论文内容打开后,交给了赫布。
这份论文虽然说是初稿,实际上已经接近完成了,赫布接过来,简单浏览了一下综述之后,开始慢慢阅读。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赫布满意地点了点头。
“完成度很高,但是我有几个问题想让你解释一下。”
“您尽管问。”
“你文中论述里提到的【新环境】,也就是所谓的战场机动能力远强于火力打击能力的环境。”赫布抬起头,问,“你为何会将这个环境判定为新环境呢?”
“报告长官,这个判断的情报是来自于最近几年各国战舰公开的性能数据。”陈锋开始讲解,“现在各国的主力作战舰艇的亚光速航速已经有了显著进步,以晨曦共和国为例,其所有战舰的亚光速航速均已经达到四级亚光速,而武器的射程,哪怕是旗舰的主炮,最大射程一般也只有三十到五十光秒,按照【舰队指挥学】中的理论,理想的战场交战距离应该在主要武器射程的百分之七十五到一百二十五之间,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武器装备水平下,可以认为交战距离是22.5光秒至62.5光秒之间。”
“嗯。”赫布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在听。
“那么,基于交战距离,可以得出,如果想要从战场逃逸的话,只需要以战场中心点为基准,位移两倍于当前实际交战距离即可,结合之前提到的主力舰亚光速航速,可以发现,在极限情况下,如果一支舰队想要逃跑,那么只要不管一切的加速,最短约四十六秒,最长123秒就可以彻底逃逸。”陈锋继续说,“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在摆脱战场方面都是有相当优势的,而如今的武器方面,同级战舰的主要武装已经几乎不能做到快速地一对一获胜,即使是拥有轴炮设计的战列舰也需要至少两艘集火才能击沉对方的战列舰,需要越级打击的情况下,旗舰的武装数量终究有限,这就导致了在近几年的战争中,大量只是交换占优,但是无法全歼敌方战舰的情况出现,具体的战役我添加在附录里了,而考虑到亚光速航行技术的进步以及甲弹对抗的螺旋上升,我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就是我假设这是新环境的原因。”
“很好。”赫布点了点头。
陈锋的分析可以说非常详细,而且是拥有大量实际战例作为论据的推论,可以说是没什么缺点的论述。
“下一个问题,你的论文中提到的战术中有一点是对遭遇战中战场位置的选择,众所周知,遭遇战突出的是无法提前确定战场情况,这不是和你的说法矛盾了吗?”
“事实上,理想情况的遭遇战极少,甚至不可能出现。”陈锋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所谓的理想遭遇战,是指双方舰队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在一个恒星系内,但是在如今的战场环境下,极少出现航速相同或近似的亚空间航行速度,这就加大了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区域的情况,其次,以当前的技术情况,即使两支舰队在超空间中擦肩而过,也不会导致双方舰队的超空间空泡上浮至实体宇宙,能导致超空间空泡上浮的唯一因素只有超质量天体,那么基于这一点,在对战争做计划时,提前获取预计战场范围内的超质量天体所在恒星系的情报,就可以避免遭遇战中无法对战场情况做出确定的问题了。”
“好。”赫布继续问,“最后一个问题,你所提出的战术,对我国当前的国防环境有什么帮助?”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刁钻的问题,现在海博伦采取的是防御型国防政策,几乎没有和其他国家主动开战的可能性,不主动开战也就不存在进攻中出现遭遇战的情况,而防守的话,只要固守超质量天体所在的恒星系,那么就永远能做到以逸待劳。
“报告长官,属下认为,不论国防政策是攻势还是守势,都不应该放弃主动出击以换取战场主动权的机会。”陈锋回答的很快,“地球时期有一句谚语是【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即使是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我们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一旦有敌人前来侵略,我们绝不可抱有固守几个节点,放任敌方前来进攻的想法,我国国小力卑,放任其他国进攻只会加速国家的崩溃,因此,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一定要抓紧一切可能存在的战机,积极寻找机会掌握战场主动权,而要想寻找战场主动权,最简单的方案就是攻击敌方的补给线,在这种前提下,遭遇战就是最常见的战术环境,这就是本文中的战术能对我国战术起到的作用。”
赫布满意地将陈锋的终端交还给他。
作为一名成熟且有相当经验的前线指挥官,赫布可以轻易地判断出陈锋在文中上提出的分批上浮,封锁前后,向恒星压缩敌方活动空间后寻机歼灭的战术具备百分之一百的可行性。
换句话说,就论文的核心内核而言,陈锋的论文已经是彻底的完成品,这方面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多问。因此他专门选择了比较偏门的角度问,在看到陈锋对答如流之后,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行了,你这份稿子回去润色润色文墨,基本上就不需要怎么改动了。”赫布站起身,“你算是咱们舰队司令部一群人带出来的,到时候要是拿不到优秀毕业论文,等你毕业分配进舰队,第一个月津贴下来可得请我们几个老家伙吃饭。”
“请长官放心,属下必不辱使命。”陈锋立正,蹭地一下给敬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