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家族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跳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崔氏从长公主府回来,高兴地对赵承和赵李氏道:“长公主说考虑考虑,看来不排斥这门亲事,下回,你们俩跟我一起去。” 赵承和赵李氏齐齐点头,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神色。 晚上吃饭时,赵崔氏又把这消息告诉了赵胤和赵望舒,赵望舒笑道:“恭喜大哥。” 赵胤唇角微扬,满脸喜色,“这还没成呢。” “长公主没有一口回绝,那便是有了几分希望。”赵崔氏红光满面,“下回我和你爹娘一起去,估计就成了。” 这个下回是七天后,等赵崔氏她们出门,赵望舒也带着画出门, 去画坊去装裱画,好送给云灏做生辰礼物。 画上的云灏,穿着玄色的劲装,骑在马背上,目光炯炯有神,威风凛凛。 到了画坊,展开画,画坊老板对画赞不绝口,“画上的将军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实在是好画。” “装裱一下,明天我来取。”赵望舒道。 “好,姑娘请先回去,明天一定把画给您装好。”画坊老板道。 出了画坊,赵望舒带着红嫦、绿枝在街上闲逛。 忽然,一阵喧闹声从远处传来。 赵望舒要挤进看,红嫦扒开人群,进过去一看是有人在表演杂耍,两个姑娘身穿红白相间的衣裳,头戴花环,正在表演顶碗舞。 她们双手各持一只碗,高高举起,然后在头顶上交换碗,再单手举起,另一只手则做着各种手势,碗却始终没有掉下来。 她们开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但碗却依然稳稳地顶在头上。“好!”众人一片喝彩。 “姑娘,这杂耍演得真好。”红嫦说道。 “嗯,确实很精彩。”赵望舒也看得津津有味,等表演完毕,她掏出几枚铜板,抛进铜锣里。 杂耍艺人接过铜板,朝赵望舒和红嫦、绿枝微微一笑,道了声谢。 接下来表演的是戏法,只见老者拿着剪刀和一张白纸,他剪出了一只仙鹤。 他把纸揉成一团,对着那团纸吹了口气,将纸抛出,变成了一只仙鹤。 围观的人都发出惊叹声,赵望舒也看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变出来的? 仙鹤翩翩起舞,忽而高飞,忽而低掠,最后停在老者的身旁,老者轻抚着它的头,仙鹤似乎很享受,闭目打起了盹。 “这也太神奇了!”绿枝惊叹道。 红嫦则道:“这老人家是神仙吧?” 杂耍表演结束后,主仆三人继续逛街。 “姑娘,姑娘,您看那个玩偶好可爱。”红嫦指着路边小摊上的玩偶说。 赵望舒顺着红嫦的手指看去,果然看见一个可爱的玩偶,她走过去拿起玩偶,仔细端详起来。这玩偶做得非常精致,面容栩栩如生,身穿五彩斑斓的衣服,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它。 “这个玩偶多少钱?”赵望舒问道。 “十文钱。”小贩回答道。 赵望舒从口袋里掏出十文钱,递给小贩,把玩偶递给了红嫦。 “谢谢姑娘。”红嫦开心地接过玩偶,抱在怀里,满脸的幸福。 “姑娘,您看这个面人。”绿枝指着另一个小摊说。 赵望舒走过去一看,只见小摊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面人,有各种动物的造型,还有人物造型的面人。 “这个面人多少钱?”赵望舒问道。 “五文钱。”小贩回答道。 赵望舒买了七八个,做主子的得一碗水端平,“拿回去跟蓝芬她们一起分。” “谢谢姑娘。”绿枝高兴地道。 三人逛着逛着,逛累了,就进了路边一个茶楼歇息。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赵望舒吩咐伙计道:“来一壶碧螺春,一碟红枣糕、一碟桂花酥、一碟香酥奶砖。” “哎,好嘞,姑娘稍等。”伙计应了一声,退下了。 过了会,茶水和点心送了上来,绿枝倒了一杯,奉给赵望舒,“姑娘请喝茶。” 赵望舒细细地品了一口,只觉得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突然外面有人喊道:“有人跳河了!” 这大冷的冬天,跳到河里去,也不怕冻死。 茶楼很多人结了账去看热闹,赵望舒主仆三人也不例外。 跟着人流到了河边,看到被捞上的人,赵望舒都惊呆了,“书清。” 刘书清躺在地上,全身湿漉漉的,脸色苍白,双唇发紫。 “红嫦、绿枝,抬她去医馆。”赵望舒急切地吩咐道。 红嫦和绿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跑到刘书清身边,将她轻轻抬起,往医馆方向走去。 到了医馆,坐堂大夫吩咐伙计把炭盆烧旺,找来干衣裳,让红嫦帮着换好,这才来给刘书清把脉。 “你们也太不注意了,这位太太怀孕快两个月了,怎么还让她沾冷水,受这么重的寒气。”大夫责备道。 赵望舒愣住了,刘书清怀孕了?可她还没成亲啊! “大夫,她怎么样?”赵望舒蹙眉问道。 “幸亏你们送来得早,再晚一些,胎儿就保不住了。我现在给她开几副药,先让她退烧。你们好生照顾她,不能再让她受半点风寒。”大夫嘱咐道。 “好,知道了。”赵望舒给了诊金和药钱,麻烦医馆的伙计熬药,主仆三人守着刘书清。 刘书清很快就苏醒了过来,虚弱的问道:“舒妹妹,你怎么在这?” “你为什么要跳河?”赵望舒问道。 刘书清轻咬了下唇角,“我没有跳河,我是失足掉下去的。” “这里是医馆,你身体情况,大夫一诊脉就知道了。”赵望舒淡然道。 刘书清的脸更白了,“舒妹妹,我活不下去了。” 赵望舒眸色微沉,“孩子是孙立的吗?” 刘书清点点头,赵望舒接着问道:“他知道吗?” 刘书清摇头,赵望舒皱眉,“你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孩子,让他负责,让他娶你。” 让刘书清打胎,她未必愿意;让她另嫁他人,也不太可能。 “他不会娶我的,他喜欢的是家华妹妹。”刘书清呜呜的哭了起来。 “家华的情郞不是孙立。” “我听到孙立喊华儿。” “京里这么多姑娘,不是家华的名字里面有一个华字。”赵望舒虽不记得一年多前,在观荷节上和孙立诗的姑娘,但华字寓意这么好,用它取名的人肯定多。 刘书清沉吟不语,赵望舒也没再多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