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清兵的围攻,陈近南和尹明科没有丝毫慌乱,一个闪身就躲开了众清兵的第一波攻击。
随后两人立刻出手,与众清兵缠斗在一起。
陈近南和尹明科都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陈近南更是一流高手中的顶尖高手。
面对清兵围攻,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在躲开攻击的同时,甚至还能偶尔抓住机会,反杀几名周围的清兵。
若是以前,在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毫发无伤的反杀了几名清兵之后,余下的清兵就会感到害怕,从而慢慢失去战意,最终让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抓住机会,潇洒逃脱包围网。
临走之前,甚至还能留下几句骚话,嘲笑清兵的无能,衬托自己的强大。
但是今天不同。
在满清第一勇士,主导了扬州十日的鳌拜的杀气威慑下,一旦有清兵阵亡,便会立即有新的清兵补上去,不给陈近南等人一丝一毫的可趁之机。
双拳难敌四手。
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在接连击杀了二十余名清兵之后,两人开始渐渐的落入下风,局势也变得越来越危急。
“嘣”的一声,又是一名清兵被陈近南一脚踢飞,好巧不巧的撞向鳌拜。
鳌拜脸色一沉,一掌将这名清兵拍死在地,怒喝道:“都给本官用力!只要拿下这两名反贼!本官重重有赏!”
见刚才那名清兵没死在天地会的手里,反而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众清兵不由得心生怨气。
他娘的,这两个反贼怎么那么难杀?
还有鳌拜你个狗日的,只会旁边狗叫,你自己怎么不上?
你不是满清第一勇士吗?
众清兵不由得心中暗叫倒霉,至于鳌拜口中的封赏,那也得有命拿啊!
对此,众清兵皆是敢怒不敢言。
鳌拜自然不可能自己上。
鳌拜虽然被封为满清第一勇士,但自己的武功到底有几斤几两,鳌拜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对付一般的江湖中人,鳌拜自然没什么问题。
鳌拜一身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放眼整个江湖,都是二流高手中最顶尖的部分。
放在武功普遍不行的清国武林,更是了不得,已经足以排进前三十。
但鳌拜若是对上陈近南和尹明科这种级别的高手,自然不是对手。若是一个不注意,甚至可能会成为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逃脱的突破口。
就是众清兵这一瞬间的怨气,让众清兵的包围网出现了一丝破绽。
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瞬间抓住了机会,当即一个飞纵,脱离了众清兵的包围,逃到客栈二楼。
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快步来到窗边,就想跳窗逃走,但是窗外一阵密密麻麻的箭雨瞬间将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逼回到客栈之中。
“捉拿反贼!都给我滚开!挡者格杀勿论!”
“不想死的都滚开!”
众清兵一边大叫,一边杀上二楼。
原本还在二楼看戏的食客,尽皆脸色一白,连忙躲到角落里,生怕被上楼的清兵随手给宰了。
鳌拜大笑一声,大踏步走上二楼,一双豹瞳死死的盯着陈近南和尹明科两人,志骄意满的道:“哈哈!本官早已调重兵将这间客栈围得水泄不通,今天就是一只蚂蚁都别想逃出去!本官劝你们两个反贼还是乖乖束手就擒的好,本官说不定还可以饶你们一条狗命!若还是执迷不悟,就休怪本官手下无情了!”
尹明科冷声道:“束手就擒?天地会只有站着死的人,没有跪下来的狗!”
话音未落,尹明科忽然向鳌拜掷出手中长剑,三尺青锋带着冷冽的寒光向鳌拜飞去!
鳌拜脸色一寒,当即毫不留情的拉着两个清兵挡在自己身前。
剑锋未至,尹明科忽然舍身向窗外跳去,同时高声喝道:“总舵主!我掩护你,快走!”
一阵箭雨瞬间将尹明科覆盖,陈近南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但也没有错过尹明科舍命换来的一丝机会,当即一个飞身向客栈对面的屋檐跃去。
“好汉子!师父你救救他吧!”客栈二楼的一名孩童忽然发出声音。
只见一名八九岁左右孩童正趴在一位身穿淡黄色僧袍的僧人的背上,用两只小手紧紧的抱着僧人的肩膀
只见那名僧人点了点头,骤然起身,随后身形一闪,人已来到窗外,一只手提起尹明科的衣领,另一只手则向着漫天的箭雨轰去。
一道金色的拳影忽然出现在半空之中,仿若实体,漫天的箭雨瞬间被这道拳影轰得四散开来。
少林七十二绝技-大金刚拳!
随后只见僧人用脚尖在半空中划过的一枚羽箭之上借力一点,身形如同一道清风般飘飞,一眨眼的功夫,已带着尹明科在陈近南之前抵达对面屋顶。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等在场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僧人已经带着尹明科和那名小孩来到了对面屋顶。
尹明科见漫天箭雨射来,本来已经闭目等死,却又忽然被人所救,随后又见漫天箭雨皆被一道金色的拳影击散,又惊又喜,心想:“好高的武功!”
尹明科刚在屋顶上站稳身子,便感觉到肩膀处一松,便知救命恩人已经松开他的衣领,当即转过头向身侧看去。
只见这人身穿一件淡黄色的僧袍,头顶无发,显然是一个和尚。
又见此人背上还背着一个约莫八九岁左右的孩童,尹明科心中更是一惊,心想此人的武功恐怕已经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境地,竟能在带着一名累赘的同时,还能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救下自己。
再看向此人的样貌,尹明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好像自己在哪个地方见到过这张脸,但尹明科可以确信在此之前,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和此人见过面。
这名僧人,自然就是杨石。
而那名孩童,自然就是杨石从法场上救下来的薛仲。
三个月以来,杨石和薛仲两人先是横穿了蒙古草原,然后又穿过了辽国地界,一路来到清国的国都盛京。
一路上,杨石和薛仲的感情渐深,最后在一个月前,杨石正式收下薛仲为徒。
至于法号,还需要带着薛仲回到少林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