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搞基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章 你们的造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唐一骏沉稳的坐在椅子上,神色有一种胜券在握般的平静。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胡将军做出决定:“我相信北苍王,但我有一个条件。” 唐一骏神色依旧平静如水:“将军请说。” 胡将军默了默,声音沉了几分:“我不放心知钰,他留在澜州只会越来越危险。本将军希望北苍王能庇护他。” 最后一句他说得强势且不容置喙。 唐一骏没有拒绝的权利。 “胡将军如果信得过在下,在下带知钰兄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他会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很安全。” 胡将军眼神闪了闪:“什么地方?” 不等他回答,胡将军摇摇头:“就他那一时半刻都坐不住的性子,能学到什么东西,只要他活得比我久,我就该烧香了。” 唐一骏眼皮一跳,胡将军对儿子的期望还真是……相当高。 “将军,在下带知钰兄去的地方是苍州,兴原城,清川县。” “北地的小县城?” 胡将军眼中划过一抹精光,沉默良久,抬头直视他道:“去清川县是北苍王的意思吗?” “不是。”唐一骏摇头。 他以诚挚的口吻说:“我与知钰兄相识的时间虽短,但对他还算了解。他是个很单纯的人,心思都写在脸上,而清川县民风淳朴,清川县令学识渊博,正直可靠,知钰兄若能跟着她学习一二,将来必可成为将军最放心的后盾。” 最放心的后盾吗? 胡将军垂眸陷入思考。 相比一个不省心的儿子,胡将军当然希望儿子成才。 他希望北苍王能够庇护儿子,清川县在北地,离北苍王很近,如果清川县令真有眼前人说的那么好,那儿子跟着他学习是好事。 思及此,胡将军意味深长的开口:“知钰有你这个朋友,是他的福气。” 唐一骏听懂他的言下之意,做出承诺:“也是在下的福气。” 胡将军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北地路途遥远,为防发生意外,我打算派一千精兵保护知钰的安全,贤侄意下如何?” 一声贤侄,表示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唐一骏起身,拱手道:“恐有喧宾夺主之嫌,晚辈觉得五百精兵足矣。” 唐一骏并不知道唐一璇身边多了八大高手,不然就会建议再加一千人,到时候以她的能力,必然能收服他们,将清川县打造成铁桶之城! ??? 翌日清晨,虫鸣鸟叫,阳光正好。 唐一璇记着今天要上数学课,早早地起了床,一番洗漱后,在膳馆拿了两个饼,便坐着马车前往新学院。 和她一起走的还有崔玉书和云桀。 唐一璇看云桀拿着跳棋棋盘,挑了下眉:“你带这个去玩?” “好东西要跟朋友分享啊。”云桀宝贝似的拿着跳棋,一副为了你好的表情:“而且我这是给你的棋社做宣传呢!” 唐一璇嘴角微抽:“我还要谢谢你了?” “请我吃饭就好啦。”云桀笑眯眯的看着他。 唐一璇拆穿道:“我看是你还没玩够。” 云桀嘁了一声,扭头看向崔玉书:“崔师爷是去上课,还是听课啊?” 崔玉书本来听着他们一来一往的对话,有些走神,闻言,他淡淡的说:“听课。” “数学课?”云桀明知故问。 “嗯。” 崔玉书点头,看着表妹询问道:“一班和二班的课是在大礼堂上对吗?时间有些短,估计会来不及搬桌子。” 唐一璇想了想,决定道:“第一堂课,就别搬桌子了。” 崔玉书微怔一下:“不用做题吗?” “放心,我心中有数。”唐一璇感觉他比她还紧张,淡定的开口:“一班和二班的学子们都上过私塾,学过算术,对一二年级的数学很容易理解的。” 崔玉书是很担心她,毕竟她给学子上课是头一遭。 不过表妹做官也是头一遭,但她做得很好,比很多官员都要好,所以上课应该没有问题? 唐一璇一点也不怵,心态相当稳。 她是县令啊,就算说错了,别人也不敢笑话她。 辰正时分,清川新学院的大礼堂里。 唐一璇穿着常服站在大舞台上,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间,宛若翩翩少年郎。 底下坐着一班和二班的学子们,以及不用上课的几位夫子,她环视一圈,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学夫子,姓唐。” “唐夫子好。” 众人站起来拱手作揖,洪亮的声音响彻礼堂。 “都坐下。”唐一璇挥手示意,用毛笔在贴满宣纸的长方形木板上写下0、1、2、3、4、5、6、7、8、9。 又在对应的数字下写着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她放下毛笔,看向众人:“你们都看过数学书了吗?是不是觉得数学和你们以前所学的算术是同一门学问?” 陈可善非常配合的说:“是的!” 云桀循声望去,说了一句:“是一样的话就没必要改名了吧?” 其实唐一璇没想过让人回答。 避免其他学子也插话,她迅速开口:“算术,是关于数字运算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中最基础与最初等的部分。 从今天起,我会将毕生所学的数学全部教授给你们,能学多少,看你们的造化。” 众学子:“……” 众夫子:“……” 唐大人教学真是与众不同啊,不是应该包教包会吗? “看不清白板的,翻开你们的数学书,第二页。” 唐一璇说罢,拿着戒尺指向白板上的数字,从左至右教他们读了一遍。 “它们的读音是一样的,但这些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看着清楚,演算更是便利,能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你们的随堂作业,是将0~9十个数字都书写十遍,明天上课,我会抽学子上台默写。” 此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惊呆了! 唐一璇挑眉:“很惊讶吗?你们都是上过私塾学过算术的人,记十个数字根本难不倒你们吧,除非你们不用心。” 是难不倒,但上台就不必了吧。 众学子一脸讪讪的表情。 唐一璇当做没看见,接着讲课:“现在我们来说说数位的含义和计数单位……” 今天她所教的知识点,崔玉书平日里请教过,此刻坐在台下听讲,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表妹太耀眼了,像天上的太阳,可望而不可即。 其他几位夫子对0~9十个数字感兴趣,好奇唐大人是如何自创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还好他们没有在课堂上问出来,不然唐大人也回答不了。 相较于教男学子时精准打击,唐一璇在教女学子时,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 一是女学子中只有极个别人学了算术。 二是她是夫子,也是‘男子",说话太直或太严厉,都容易打消她们的积极性。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你们会发现它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你们买卖东西要记账,学院和班级点名时要统计,还有建筑房屋要画图纸,你们回家的路线,苍河渠道的路线,都用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 唐一璇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还细数了学数学的好处。 但都莫过于找个好工作挣银子。 这是大部分人的刚需。 要给家里减轻负担,解决温饱问题。 “好好学数学吧,在你们毕业之前,清川县一定会建女性工坊,即做工的人皆是女子。 工坊采用计件月钱制,就是一个月的合格品数量乘以计件单价,等于月钱。虽然账房会结算清楚,但自己也要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不会吃亏。” 起先,女学子们不敢抬头看县令大人的脸。 然而县令大人说话太温和了,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众人渐渐放松下来,一个两个忍不住抬头偷偷打量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好年轻,好俊啊! 顿时一个两个脸上皆染了一抹红霞,满是羞赧。 “学子们,看过来,跟着我读。” 唐一璇拿戒尺指着宣纸上的数字,教了她们0~9如何读,如何写。 因为是在教室,她让女学子们把每个数字写两遍。 “多读,多写,方可熟能生巧。” 第一堂课,彼此还不熟悉,唐一璇没有走下去看她们写,免得她们紧张。 “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比如1234,1是个位,2是十位,3……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个十百千位……” 当三声铛~铛~铛的钟声响起时,代表下课了。 唐一璇也讲完了一节课的内容,正在布置今天的作业。 与一班二班一样,写0~9十个数字,每个写十遍,明天上课抽查。 “明天学10以内的加减法,放学后可以看数学书预习一下。好了,下课吧。” 唐一璇说罢,收拾课本离开。 所有人起身拱手作揖:“恭送夫子。” 从教室出来,唐止便上前禀报道:“主子,刚刚牛勇来报,流民到了。” 唐一璇立刻打起精神,夫子办公房也不回了,直接往车库方向走去。 走了没几步,影六就驾着马车过来了。 唐一璇上了马车,没放下帘子,问道:“有说来了多少流民吗?” 唐止回头道:“大约四五百人左右。有流民说,后面还有很多人,因为没吃的,没体力,就走得比较慢。” 唐一璇眉头渐渐皱起,思索片刻,吩咐道:“唐止,你马上回县衙,一让杜县丞派人把镇长和村长叫来县衙开会,二让膳馆能做多少馒头就做多少馒头,然后看城里哪家卖包子馒头,都给买了,再一并带出城,把那批流民接回来。” 她担心去的越晚,饿死的人越多。 “是,主子。” 唐止领命,没等马车停下,就施展轻功飞了出去。 影六驾车往城门口的方向驶去。 马车抵达城门口时,唐一璇见到许多百姓等在这里。 为了防止流民入城,城门已经关了,守城小兵正在劝老百姓回去,今天谁都不能出城。 其中有人执意要出城去,塞银子给小兵让他通融。 小兵哪敢开啊,外边都是流民。 然而老百姓不相信,哪有流民来清川县啊! 当小兵看见唐大人从一辆马车上下来时,眼睛一亮,连忙喊道:“县令大人来了!大家快让让!” 老百姓们纷纷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唐一璇穿的虽是常服,但一身上位者的气势不可忽略,老百姓们看了不由自主的往两旁让开。 “县令大人来了,城外真的有流民啊?”ap. “县令大人,您是来把那些流民赶走的吗?” “县令大人,千万不要放流民进城,咱们清川县这么太平,万一他们来了打家劫舍怎么办啊?” 老百姓们七嘴八舌的喊话。 他们今年才算过上一点好日子,有粮食了,能自给自足了,就不想再回到过去饿到吃树皮的苦日子。 唐一璇走向城墙台阶的脚步顿住,回头环视一圈。 “如果你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可以报官。” 唐一璇淡定自若的开口:“但在事情还未发生前,不要为了自己想象的结果而愤怒或是害怕,本官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也请诸位相信本官,能护得住你们,护得住清川县!” 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寂静。 众人内心被最后一句话深深触动,脸上流露出特别动容的表情。 没人出声,唐一璇便转身上了城墙。 众人热切的目光追随着那道纤瘦的身影,直到看不见县令大人后,才收回视线。 “你们听到了吗?县令大人刚刚说要护着我呢!” “什么护着你,明明说的是护着我们!” “我相信县令大人,只要有县令大人在,我们清川县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县令大人是青天大老爷……” “县令大人是最好的官……” 老百姓们一人一句真心实意地夸赞着县令大人。 一旁的几个小兵挺直了腰杆,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被夸的可是他们的县令大人啊! 此时,唐一璇站在城墙上,看到城外的草棚里挤满了流民,几乎各个瘦骨如柴,衣衫褴褛,疲惫不堪。 底下有流民看见城墙上又多了两个人,其中较矮的那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贵气逼人,顿时扯着嗓子嘶哑的喊道:“小公子,求你发发善心,救救我们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