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9、误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谢家没了,孟家也不该存在,侯爷你说对不对啊?” “所以你还不能死。” “一剑杀了你,对你来说太仁慈了。” “你得活着,你得看着孟家是怎么灭亡,看着你的部下们是怎么死的。” 谢淮不急着杀死孟君集,冰冷的剑刃在他脖子上轻轻滑动,也只是想给这位昔日的大将军增添一点恐惧罢了。 似乎要印证谢淮的话一样,前院传来厮杀和惨叫的声音愈发惨烈。 内廷司的宦官和折威军旧部战成一团,地面没有一处不被鲜红浸染。 孟君集的心也在滴血,今天参与宴会的老卒不止是他的部下,更是他的兄弟和亲人…… 正因如此,这些惨叫声落在他的耳中就好像刀割般疼痛,煎熬无比。 孟君集深呼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极度的愤怒,问道:“孟原被你们控制了,对吧?” 在他印象中,小儿子孟原一直都有些胆小怕事,辱骂内廷司,对着蔡让吐口水……怎么看都不像孟原敢做出来的事情。 到了现在,谢淮也用不着过多隐瞒,微笑着说道:“是又如何?” 孟君集冷冷地看着他,怒到极致后反而平静下来,寒声说道:“你们都会下地狱的。” “是吗?”谢淮满不在乎地笑着,对于阶下囚的威胁毫不在意。 孟君集没有多说什么,随即闭上双眼,就好像入定了一样。 看到他这幅安静的模样,谢淮没由来地生出一股怒火,手上稍稍用力,剑刃在孟君集的脖子上割出一道血痕。 疼痛袭来,孟君集依然端坐着,没有出声也没有睁眼,甚至连眉头都没有多皱一下。 这位大将军见识过太多的鲜血和恐惧,他曾在战场上厮杀数载,曾领命灭王谢满门,曾下令坑杀谷昌数万降卒,曾放任士卒屠城百里……在他脚下,至少十万白骨。 在杀人这一方面,就算谢淮是杀手榜上第三的“无面人”,也远远不能和他相比。 “行了。” 耳边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 王侯走进院子,一手按住谢淮的肩头,一手把剑刃从孟君集脖子上拿开。 孟君集睁眼看向来者,下意识挑了挑眉,觉得有些诧异。 “你是王家嫡系。” 孟君集忽然说道。 语气不是询问,而是肯定。 王侯笑了笑,算是承认了身份,问道:“侯爷认识我?”看書菈 孟君集说道:“你很像你父亲。” 王侯微微一愣。 他已经多少年没听人提到过父亲了。 说实话,他从小在金陵长大,而父亲在长安当值,也就逢年过节见上一面。 他对父亲并没有多少印象,更没有和孟君集讨论自己父亲的想法。 孟君集也没有继续说下去,阖起双眼,脸上无悲无喜,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场间很安静。 大约两刻钟后,厮杀和惨叫的声音消失,前院也渐渐安静下来。 “顺爷,你去走一趟吧。”王侯对黑衣老剑修说道。 黑衣老剑修点点头,转身离开。 来到侯府前院。 眼前一片修罗地狱的场景,到处都是箭矢和尸体,浓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内廷司的宦官们都死了,即便他们装备精良,全都是蔡让手下的精英,也扛不住上百个精锐老卒的围攻。 但老卒们也都死了。 大部分死在宦官们的反击之下,还有一部分是被黑衣楼的人杀死。 场间只剩几个黑衣人还在站着。 黑衣老剑修看着他们,沉默片刻后说道:“诸位,有劳了。” “为家主而死,这是我们的荣幸!” 黑衣人齐声回答,随后举起手中的刀剑,或者划过自己的脖子,或者刺入自己的心脏。 他们死的时候,眼中不带丝毫恐惧,反而藏有笑意,就像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 纵使老剑修见惯生死,看到这诡异的一幕仍是忍不住心底发寒,喃喃说道:“王丘南啊王丘南,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才能训练出这么一批愚忠的死士……” 侯府大门外。 宋忠夏、徐恭、陶元星三位内廷司总管守在门口,一众太监站在他们身后。 关千云和燕清辞被强留了下来,有十几个宦官手持弓弩对着他们,以防两人离开。 燕清辞想着追毒咒而去的谢周,眼里带着担忧的神色。 关千云却没有多少担心,相比燕清辞,他更清楚谢周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如果只有毒咒一个杀手,该担心的不是谢周,而是毒咒才对。 “公公,你们不进去吗?” 关千云不介意被人拿弓弩指着,满不在乎地说道:“里面可是打起来了,如果再不进去帮忙,你们的同僚恐怕都得死在里面了。” 宋忠夏斜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徐恭和陶元星也都不说话。 这次行动以蔡让为首,他们几个都要听蔡让的指令行事,而蔡让在来之前就对他们交代过——在没有得到他的命令之前,谁都不允许擅进侯府,无论侯府里发生了什么。 侯府地处齐郡城南侧,不算闹市,却也算是繁华地段。 此时此刻,街道两侧聚集了许多百姓,探头探脑朝侯府这边张望,或紧张或不安或愤怒或疑惑,望着守在门外的宦官们指指点点。 虽然不至于向孟原那样大骂阉贼,但可以想象绝不是什么好话。 太监本来就遭人白眼,随着陛下清修,宦官干政,内廷司权倾朝野以后,太监的风评更是一降再降,几乎沦落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虽然并没有人敢喊打他们。 宋忠夏等人的神情都有些难看,不过没有谁上前驱散百姓,更不会出言威胁百姓。 对于群众的坏话,他们选择忍耐。 哑巴吞黄连—— 有苦说不出。 其实,世人对内廷司多有误解。 人人都说内廷司既阴险又残忍,可是你们仔细看啊,内廷司的阴险和残忍只针对有违内廷司意志的朝中官员和江湖人士。 对待普通百姓,内廷司一向以怀柔和安抚为主,绝不会无故加害! 此外,李大总管是穷苦出身,他掌权后更是少有的英明,联同朝中大员通过了好几项对百姓有利的商法、农法,降低了大部分地区的赋税,抓捕了一大批贪官污吏……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李大总管的心狠手辣,大夏也就没有如今的繁华。 从这个方面来讲,李大总管无疑是个大好官,值得世人称颂。 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大夏稳定。 可惜没有人称颂他,人们依然在咒骂内廷司,似乎当了太监,也就失去了人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