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6、你曾恩惠于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天下午,内廷司宣告了对张季舟的判决。 ——罚银一万两,徙配边疆,余生不得再踏入长安地界。 听起来,这是个极其严重的处罚。 罚银还在其次,以南阳张家的底蕴,拿出一万两并非难事。 问题在于,数千里徙配之旅,以张季舟的体格,很可能倒在路上。 所以在衙门贴出告示之后,城里示鬼医为偶像的医师们一个个都为之愤怒,一群人围在告示栏外,控诉官府不干人事,不去追查真正的凶手,反而对一个无辜的老人重拳出击。. 但他们也只敢在告示栏外控诉,借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去堵内廷司的门。 当消息送到不良人衙门,谢周不觉得愤怒,而是惊喜和诧异。 他和燕清辞是联系了许多和张季舟有旧的人,准备向内廷司施压。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施压,就等到了鬼医被流放的消息。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这不是反话,而是事实。 因为这句徙配边疆里的“边疆”,一般都是指凉州边境的镇北城,而要前往镇北城,势必会经过官道上的石柱城。 那里可是黑市的地盘。 谁都知道鬼医和黑市关系匪浅,途径黑市,可不就是送鬼医回去的意思吗? “内廷司是想做什么?” 谢周为此感到费解。 难道说要以张季舟为诱饵,做一个对付黑市的局? 没道理啊,内廷司可不像不良人那般嫉恶如仇,太监们很看重利弊,绝不会大老远的跑到凉州去对付黑市,这种费心费力还讨不到好处的苦差事,就该让不良人过去玩命。 还是说有哪个不知名的大人物,向内廷司施压,迫使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比如……那位神秘莫测的黑市之主? 如果真是如此,这位黑市之主又是谁? 谢周没有在这方面思考太多,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问道:“姚浩能如何了?” 燕清辞沉默片刻,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情有些麻烦。” 如果姚浩能只是个普通的世家子,敢在京都投毒,不良人哪里还需要等待,直接追到他的家族中,杀死这个凶徒便是。如若姚家胆敢阻拦,连带着姚家上下一并查封又有何妨? 但问题在于,姚浩能不是个普通的世家子,他是乌朋的药童。 他是乌朋内定了的弟子。 本来,以乌朋太医令的名头,在不良人面前当然不够看。 可乌朋还是星君的信徒,他是所有“星君信徒”的领头人。 不良人可以不理会姚家,也可以强压太医署,但怎么能无视星君? 尽管星君不争不抢,数年如一日地安心在观星楼中修道,可大夏谁人不知,这个年逾百岁的老道士,是陛下的师父,是当朝国师,他才是如今大夏朝最有权势的人。 此外,星君信徒众多,其中有权有势者不计其数,单是一品强者就有数位。 若非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得罪星君。 燕清辞说道:“这件事需要证据。” 谢周点了点头。 就像法显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和尚,他的话不足以被当成证据。 “关了几天?”谢周说道。 燕清辞说道:“两天。” 谢周说道:“没有审出东西吗?” 燕清辞摇了摇头,说道:“他的嘴很硬,而且迫于星君的压力,不敢用重罚。” 事实上,姚浩能在牢里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把心中的暴虐和残忍重新隐藏,表现得像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稚嫩、青涩、无辜,纯洁的就好像盛开在雪地里的白莲花。 虽说顾忌星君,不良人没有上刀斧烙铁之类的重罚,但像是一些杖刑、拶刑(夹手指)、插针等极度疼痛却又不会危及生命的刑罚一样不落,即便如此,姚浩能硬是咬紧牙关,没有吐出一个字来。 像他这个年纪,又没有受过相关训练,却有如此韧性,这真是一件很没道理的事情。 最没道理的是,在被刑罚的过程中,他几乎没有叫出声来。 反之,在短暂的恐惧和求饶之后,他竟然开始发笑。 这笑容没有来由,似乎是享受的笑容,让人觉得诡异,透着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即使见惯了千般囚犯的狱卒们,都不禁从心底发寒,暗道这少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怪物。 没有人知道受罚时的姚浩能在想些什么。 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了自己童年的时候。 他把下人养的猫、街上逮的狗带进黑暗小房间,用开水烫,用小刀剜,看着那些幼小的生命在他眼前惨叫痉挛。 现在,他感受到了曾经它们的疼痛。 这疼痛让他感到舒爽,而且是那种由内而外、直达灵魂的舒爽。 他愈发觉得,那些幼小的生命死在他的手中是它们的幸运,原来他有圣人般的仁慈。 很多人都在猜测内廷司这么做的动机,就连张季舟自己都很不理解。 这天午后,蔡让推门而入,给老人带来了一件棉衣。 棉衣是七香坊推出不久的新款,做工严谨,用料很考究,里面缝的是上好的天鹅绒,御寒效果极佳。整座长安城只限量发售了三百余件,其中半数都被各大权贵府提前预定,剩下的一经发售,短短半天也被抢购一空。 蔡让拿来的这一件,是他托了关系,让七香坊加班加点赶制得来。 “明天送您出城,之后都不要在回来了。”蔡让把棉衣放到桌上,对张季舟说道。 张季舟看着他,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惑:“你为什么要帮我?” 他哪里会不明白,前几天蔡让抓他是为了帮他,现在流放他也是为了帮他。 蔡让说道:“您之前帮过我,难道您忘了?” 张季舟没有释然,反而更加迷惑,说道:“我什么时候帮过你?” 蔡让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明白老人定是忘了,提醒道:“永仪元年,当时我刚刚入宫,有天您在太医署讲学,课后我向您索要了一个药方,您不记得了?” 张季舟仍是摸不着头脑。 永义元年,也就是陛下登基的那一年。 那一年是张季舟人生的转折点,先帝“病”逝,他被人弹劾,继而被逐出京城。 那一年也是蔡让人生的转折点,太监大多是从孩子或少年养起,而他却以二十岁的“高龄”,进宫当了太监。 只不过当年的蔡让只有二十岁,而且刚刚进宫,要实力没实力,要地位没地位,就是一个混在最底层的不受注意的小太监。 官场失意即将被驱逐的太医令,顺手帮了一个小太监,这对张季舟而言就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况且过去了这么多年,历史久远,他哪还会记得这种小事? 蔡让说道:“对您而言是小事,但对我而言,您的药方帮了我很多。” 张季舟摆了摆手,忽然就有些感慨。 他真心当朋友的空普等人,看到他无不是躲得远远的,反而无意中帮到的人在真正的替他着想,这可真是讽刺。 张季舟说道:“多谢。” 蔡让说道:“老先生不必客气,另外,这棉衣很暖和,离京的路上可以穿。” 张季舟轻声道谢,转而问道:“投毒的那个人找到没有?” 蔡让说道:“还没有,但老先生大可放心,他跑不掉的。” 张季舟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只不过,逃过一劫的老人,内心再一次开始躁动。 除夕节就要到了。 离京之后……他准备再想办法返回京城,继续他索要名声的征程。 等到蔡让离开后,老人坐在床边沉思,半晌后,他忽然记起了那件小事。 似乎在永义元年,他确实给一个上门求助的小太监,开出了一个药方。 那个药方,名叫快活丸。 快活丸不是毒药,也不是补药,而是常见于教坊司中的避孕药。 是的,避孕药。 它唯一的作用便是:确保女子无法怀孕。 当然这并非长期,每颗快活丸的药效,大概存在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内,女子行房都不用担心怀孕的事宜。 不过,是药三分毒。 如果长期服用快活丸,会给女子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服用过多,会导致女子失眠体弱,乃至彻底绝育,今后就算想怀孕都再也不能。 蔡让似乎担心这一点,所以他向张季舟索要的并非普通的快活丸。 蔡让希望,张季舟能在快活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给他一个能有效避免怀孕,又不会伤害女子身体的新药方。 这对张季舟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稍加辩证,便祛除了快活丸的弊端,增添了几味调理心神的补药,将这个对人没有任何害处,反而能帮助养生的新药方给了蔡让。不过与之对应的,新药方在用药的价格上贵了许多,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使用的资格。 可是,这有什么好感谢的? 不就是一个药方? 再说了,你一个太监,要这个药方难道是想自己享受吗? 必然不是。 大抵是为了后宫的某位嫔妃,假如往更深处挖掘,必然是一出宫斗的好戏。 张季舟这样想着,忽觉气血上涌,捂住嘴,费劲地咳嗽了几声。 摊开手掌,血迹斑斑。 老人叹了口气。 这身子,是越来越不行了。 作为全天下最好的医师,张季舟当然知道自己咳血,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年纪太大,最近又心力交猝,伤及根本,药石无医。 一生行医,见惯生死,所以老人不怕死,他只怕时间来不及,最后只能抱憾而终。 便在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 “张老,有人来见。” 得到应允后,守在门外的卫兵推开房门,领着另一个老人走了进来。 老人依然是那副模样,整齐的头发,干净的白袍,气质和张季舟十分类似。 只是他的白发少上很多,脸上的皱纹也少了很多。 老人进屋的第一时间,对着张季舟长揖至地,语气恭恭敬敬,似乎感慨万分,轻声道: “师父,好久不见。” “新年将至。” “弟子乌朋,特来向您请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