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仙培养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一缕未散的魂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势在必得。 好大的口气。 黄久之不可否认,眼前这位大将军吴行确实有资格说这话。 黄久之说道:“老吴,做人不能太张狂,尤其是在这种大事上,你也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尤其是身边之人身上。” 吴行冷笑道:“我有些搞不懂,你到底站哪边?” 黄久之回答道:“我自然是站皇帝那边,也就是太子,不可能与你这种贼子为伍。” 吴行一脸鄙夷,“什么贼子不贼子的,只要能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就算是篡位夺帝,也不必计较的。” “你就这么确定能把这大秦斩于马下?” 吴行说道:“我说过,势在必得。” “好一个势在必得,”黄久之喝了口酒,“不说这些,就算你能篡位成功,你就保证做得要比太子好?大秦百年传承,因你毁于一旦,百姓估计也无法接纳你。” 吴行笑道:“我不需要任何人接纳,我会用行动告诉那些不服我的人。” 黄久之若有所思。 吴行抛出橄榄枝,“不如你我联手,等我发动兵变之后,你依然当你的宰相,位高权重,我当我的皇帝,岂不美哉?” 黄久之破天荒地没有回答。 “既然你不回答,那今天就到这里吧,酒留下,你滚。”吴行语气很平淡。 黄久之摇头叹息,走出将军府。 站在将军府门口,他回头仰望大门之上的鎏金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天理昭昭。这是已故的秦国皇帝曾赐到吴行府上的。 天理昭昭。 黄久之浑浊的眼眸望着那四个炽热的字,心想难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吗? “韩师,我有些看不懂你的这步棋了。”黄久之自语。 下一刻他剧烈咳嗽,咳出了一摊黑红的血液。 回到自己府中,黄久之捂着额头,靠在大堂的椅子上,四周无人,寂静无比,天色渐暗,阳光褪去,他整个人淹没在黑色里,看不清表情。 忽然他听见门口有脚步声,抬起头,看过去,发现一个身材苗条的少女站在那边。 黄久之皱眉,“你是谁?” 少女开门见山:“韩松的尸体呢?” 黄久之一惊,几乎快要站起身来,问道:“你是韩松什么人?” “师妹。” 少女走出黑暗,正是孙花影,她的脸上仿佛覆满寒霜,冷艳至极,腰间佩着一柄短剑,散发着不详的气息。 黄久之说道:“之前倒没听过韩师将他有个师妹,你来找韩师的尸体?来晚了,他的尸体早已化作飞灰,散向天空了。” 孙花影疑惑道:“果真?” 黄久之点头,“千真万确。” 孙花影自语道:“看来的确如信中所说,师兄的尸体保存不了多长时间,那为何师兄还要让我来此?” 黄久之问道:“韩师说过给人间留了四封信,我这有一封,我猜姑娘你手里也有一封,只是不知道,其余两封在哪?” 孙花影摇摇头,“师兄没跟我说过。” 她继续说道:“既然师兄信中让我来这里,肯定有他的道理,你现在带我去师兄尸体消失的地方。” “好。” 韩松尸体消散的地方,就在黄久之府中的院子,所以没走两步,二人就到了地方。 黄久之说道:“就是这里了,我那时亲眼看着韩师的尸体消散,然后原地出现一封信。” 孙花影皱眉上前,眼眸中透露着金芒,看着地面,似看穿一切,忽然她腰间的短剑开始距离颤抖,她不得已用手压制,“是师兄过多消耗生命本源,才导致尸体难以保存,就连元神也所剩无几,我只能隐隐看出几道他的气息。” 她看向黄久之,问道:“他到底干了什么?” 黄久之诧异道:“韩师信中没跟你说明吗?” 孙花影回答道:“并没有,师兄只在信中告诉我,他会死,并让我来此,就连具体要我干什么也没讲明白。” 黄久之说道:“韩师为了秦国百年国运,牺牲了自己。” 孙花影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你是说他为了改变这个国家注定灭亡的命运,消耗了自己的全部元神!” 黄久之听的一愣一愣,“大抵是吧,你们修仙者的事情,老夫不懂。” 孙花影说道:“你先退后。” 黄久之点点头,退到屋内,从窗口观望外面。 少女拔出短剑,剑身漆黑,此刻闪耀着仿若雷霆的光芒,大道气息如瀚海透露而出,汹涌袭来,即使黄久之是个凡人,也被眼前的一幕震慑地不敢轻易呼吸。 短剑剑身飘荡着诸多古老符文,随着孙花影一声令下,符文全部离开剑身,悬浮在她身边,此刻的她犹如太古神君降世,浑身发散着恐怖的宿命力量。 黄久之口目惊呆,“这是……” 孙花影双眸耀光,单手向着韩松尸体消失处一推,符文洋洋洒洒注入地面,而后飞向天空,金色符文满天都是,颇为壮观。 一道幽蓝色的光点在符文的簇拥下,缓缓从天而降,落在少女手中。 孙花影看着光点,可惜道:“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啊师兄,怎么就剩下这一缕未散的魂魄?” 黄久之忐忑地走出屋子,看到孙花影已经完事,松了口气,“这是何物?” 孙花影冷漠道:“与你无关。” 说罢,她身体犹如飞鸿跃起,悬在半空,而后遥遥飞走。 只留黄久之一人在原地。 “真没礼貌!” 孙花影飞行速度极快,不久就回到了火王山顶,她将韩松仅剩的魂魄装进一个瓶子法器当中,这才得以保存。 她坐在山巅,忽然觉得很寂寞,想起了一个人,他好像说自己叫白银。 可现在因为一封信找回记忆的她,清楚地记得他叫周渊。 而她必须杀了他。 …… “老师,听说您病了。” 太子秦寻站在床前。 床上,黄久之虚弱地躺着,不停咳嗽,面容苍白至极,形似枯骨,浑身无力,他看着太子,心中总算有了点慰藉,“无妨,无妨。” 太子说道:“学生知道老师您为秦国操心,可切勿如此不顾自身,您这大病一场,不知多少人操碎了心。” 黄久之惨白笑道:“人啊,总要大病一场,才能看清许多事情。” 他看向太子,郑重道:“吴行的确会反。” 太子对这个答案十分满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