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8章 但说无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008章但说无妨 说不要你,你就是不合适。 所以这个中医大学的入学的学生名额,其实也很珍贵。 不用考试,不用学习,直接入学。 上了大学就是干部身份。 好处就不用多说了。 你有点压箱底的东西能传承,那铁饭碗也能传承。 就和轧钢厂一样,父亲退休,儿子补上。 况且还有一个干部身份,这个铁饭碗不比那一点压箱底的医术珍贵 路已经放在这里了,怎么选,就看个人了。 “说是中医大学,我们的待遇和正常的大学是一样的,该有的文化课也是有的,就是多学一个中医,毕业之后呢,可以从事中医行业,现在我们的人才缺口很大,需要很多高素质有文化的大学生,到时候不想从事中医,也能分配到别的部门……” 还有那些入学名额,自己家用不到,可以卖出去,可以家族中的小辈…… 这笔账,这些人都很清楚。 “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我们的中医欣欣向荣,这两年推出来的中药丸,已经铺遍全国大大小小的供销社,未来我们会推出更多更好的药丸,我们是大夫,自古来就是悬壶济世,如今有了机会,能帮助到很多人,我相信,大家都怀有一个慈悲之心……” 许大茂除了鼓掌还是鼓掌。 总体来说气氛一直都很热烈。 从中医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这都连续几次开会了,这些家传的典籍应该也都差不多了。 成为中医大学的老师,自然也有不少人踊跃报名。 开完了这场会议,就进入到了庆功宴的环节。 至于后续他们怎么交接,就不是许大茂关心的问题了。 反正没有人能顶得住。 只要家族里有人加入到组织中来,无非也就是三番五次劝说,最后该交出去的还是要交出去。 头铁的不是没有。 人可以走,东西该留下还是要留下。 比如那个白家走了,比如那个曲家,走不了。 总之连小东洋都知道那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些土生土长的人就是不知道。 人还是不能太贪。 见好就收,才能长久。 不瞎不聋,做不了富家翁。 越精明,越算计,死的越快。 吃过饭吃了差不多,许大茂自然是吃饱了,本想先一步离开,结果李校长拉着许大茂不让他走。 拉扯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药老想要和他单独聊聊。 “东方啊,之前还说我们是兄弟呢,这种事你吞吞吐吐个什么劲,在中医科学研究院,药老是我的领导,他有话,我自然是听音就到……” “他是我爹,你就再等一会,等宴会结束。” 现在的人还真是单纯,因为自己的爹是自己的领导,还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还不想说,不想让人怀疑是走了捷径。 问题是这种事就算不说,该知道的人也早就调查的清清楚楚。 别说父子了,亲戚都能查的明明白白。 中医大学就是挂靠在中医科学研究院 这很正常,农科院 徐院长还有药老身边自然围绕了很多人。 包括同样有不少人过来向许大茂敬酒。 开口就是"少年英才""青年才俊""后生可畏""年少有为""雄姿英发",许大茂自然不会让话掉在地上。 谦虚的再夸回去。 说自己年轻,还要多靠经验指点…… 轿子众人抬,每个人都想听好话。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你要是摆个冷脸,别人还以为是哪里得罪你了呢。 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只能说不太现实,至少许大茂目前是做不到。 许大茂空闲时间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药老和徐院长身上,从他们身上多学习这些说话的小技巧。 等到这场庆功宴结束之后,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之后,药老果然是来请许大茂去休息室一叙。 许大茂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这边,他没有看到徐院长出去,倒是看到徐院长也往这边走了。 本来就已经好久没有去过中医科学研究院坐班了,这次突然要谈什么呢 怀着这样的心思,两个人坐下。 “大茂,今天你发言也不积极,随便说两句就过去了,现在人少,你有什么想法就请放心大胆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要是对中医的发展有好处,自然要记在你的头上。” 许大茂:…… “我是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大学也马上就能招生了,今天呢,是因为我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就简单发言,药老您想差了。” “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咱们都是自己人,你要是有想法,就别客气,也别藏私,咱们共同努力做成,一切都是为了中医的发展。” 许大茂连连点头。 两个人又关于中医大学以后的发展,扯了半天闲篇。 眼瞅着时间差不多了,药老话锋一转就说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大茂,有一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哦药老,但说无妨。” “首先啊,这个事情也是我听来的,就是说最近香江出了一家药企,叫"中茂药业",生产的全是"中药丸",反响很好,其中就有"黑龙丹",改了个名字叫"天龙丹",效果差不多,你知道这件事吗” 许大茂:…… 这事吧……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早晚有一天会曝光。 就是没想过是在今天。 看样子应该没有五百刀斧手埋伏在门口。 今天非要请他过来参加庆功宴,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呢 都已经说的这么直白了,许大茂也不好再装作不知道,只能坦白。 因为这事根本就瞒不住。 那么大的一个摊子。 于是只能挑挑拣拣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事情……说起来都怪我,当时娄家要离开四九城,我和晓娥夫妻关系一直比较和睦,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她远走他乡,要是再无依无靠以后日子那该多困难” “我就想着给予她补偿,于是我就把我知道的几个丹方送给她了,让她带到了香江,最起码给她留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