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图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棠溪洞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天一大早,天光大亮。 小镇街边的僻静巷子里,有一个黑裙少女悠哉悠哉,她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边走一边抬头望天。 钟毓秀心里想着:刻什么字好呢?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肩挑明月,草长莺飞。 春风得意,一日观花。 黑裙少女走入位于小镇东边风雪巷那间石刻铺子,她从怀里掏出那块雪白的石头递给工匠说:给我打成一只发簪。 那位年轻的工匠笑问:敢问姑娘,这发簪是姑娘自己戴还是送人? 黑裙少女微笑:送人,送我一个朋友,他是一位公子,说到“公子”二字时,她有些脸热。 年轻工匠笑道:需要刻什么字吗? 黑裙少女早已选好,微笑说:就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师傅以为如何? 年轻工匠笑道:我只是一个石匠手艺人,哪里懂得读书人的文墨,既然姑娘都选好了,这八个字自然是极好的。 得到年轻工匠的认同,少女极为开心,柳眉弯弯,笑颜如画。 她又拿出另外一块碧绿的石头说:这一块石头也打成一只发簪,我自己用,就刻“山水总相逢”好了。 年轻工匠点点头他提醒说:不过姑娘,这几日我们有些忙,这两只发簪打好,刻字最快也需要两日时间,姑娘能等吗? 黑裙少女点点头:可以的。 她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给年轻工匠:劳烦师傅费心,打好一些。 年轻工匠接过银子:姑娘大可放心,我们一定用十分心来打造。 年轻工匠转身拿着工具开始忙碌起来。 钟毓秀踏着轻盈脚步往斗门巷走去,在路过那三座古老石像时。 她有些茫然不解,她心想:这里怎么还会有跟家乡一模一样的石像?这里难道跟家乡有什么关联?黑裙少女百思不解。 两日后,钟毓秀去了一趟石刻铺子,拿回了那两只已经刻好的发簪。她仔细端详着那一只白玉的发簪,发簪上那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刻的极为灵动。她满意的付了拿出一锭银子递给掌柜。 那年轻的工匠笑说:姑娘,你前两日给的那一锭银子就有富余,我还要退还铜钱给你的。 黑裙少女摆手:掌柜的,这两只发簪我很喜欢,退钱久不必了,谢谢了!说完,她转身小跑出石刻铺子。 年轻工匠看着已经跑远点少女,他想追上去也来不及了,他心想:下次要是在遇见再退给她吧! 钟毓秀回到斗门巷的院子里,尹石正在给那颗挂满果实的桃树浇水。 黑裙少女从怀里掏出那只白玉发簪递给他。 尹石接过那只白玉发簪,他转动发簪,上面赫然刻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八个字。 毓秀姑娘,这只发簪送我吗? 明知故问,不送你我还送谁? 你好歹算是一个读书人,连一只像样的发簪都没有,你不怕丢你家先生的脸?钟毓秀一本正经。 先生学问极大,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的,不过这只发簪我很喜欢,多谢毓秀姑娘。尹石放下手中的舀水的水瓢。 对了,还有一块石头呢? 黑裙少女今天扎了马尾,她俏皮的说:不告诉你。 钟毓秀正色道:你们这里怎么会有那三座石像? 斗笠少年看向少女:你去过广场那边了吗? 钟毓秀点头,她继续说: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石像,其来历大人也说不清楚。只是在这个地方出生的孩子根骨格外的好,你们这是不是那三十六座洞天其中之一? 三十六座洞天?尹石满脸疑惑,他从来没有听过什么三十六,什么洞天。尹石摇头:我不知道。 钟毓秀哦了一声。 尹石将浇树的水桶提进屋内,转身出来对少女说:毓秀姑娘,我去一趟学塾,晚上我也不回来了,我去谢元家住,随即他又将钥匙递给少女,晚上记得锁好门。 黑裙少女嗯了一声。 尹石今天一身白衣,发髻上一只白玉发簪,清秀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微笑,果然是翩翩少年郎。 正应了发簪上那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斗笠少年来到学塾前,崔珏已经授完课,在廊下品茶。 尹石躬身一拜:拜见先生。 崔珏转头看少年,一眼就看见少年头上那只发簪。 崔珏曲指一弹:两绿元气就飞向尹石头上的发簪,一缕元气很快就默入发簪之中,另外一缕元气萦绕在发簪上盘旋。你这只发簪是用那五彩石堆里打的? 斗笠少年微笑:对。 中年读书人脸色平静:我已经将这只发簪的灵气掩盖,飞升境下的修士是看不出端倪的,这发簪的灵气对于飞升境的修士犹如鸡肋一般。 你回去另外一道元气会自动覆盖在毓秀姑娘的发簪上。 崔珏示意他坐下。 先生,我们这里是不是那三十六座洞天其中之一的? 崔珏微笑点头:毓秀姑娘跟你说的? 尹石点头。 这座小镇,名为棠溪洞天。是三十六座洞天之一。还有其余三十五座洞天分别分布在两洲之地。以后你行走江湖时可以去其他洞天看看,说不定可以有一份机缘。 斗笠少年又问:先生,毓秀姑娘说出生在洞天的孩子,修行的根骨会比其他地方的孩子要好一些,是这样吗? 崔珏泯了一口茶:确实如此。 之后小镇会来一些外乡人,你不能答应跟任何人走,包括那李崇山和百里惊鸿。 只要你自己不答应,别人就强求不了你。 百里前辈也会来小镇吗? 崔珏点头:他已经来了。 晚辈百里惊鸿拜见崔先生。 你道浑厚的嗓音传入廊下。 不远处,一个背剑的汉子立于街道上。 尹石循声看去,果然是那天在林子里教他拳法的百里惊鸿。 崔珏嗯了一声:小镇的规矩我就不多说了。 百里惊鸿再次躬身施礼:晚辈铭记。 说完那道熟悉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你先回去吧,记得课业不要落下太多,多读书明理。 尹石躬身施礼:学生谨记先生教诲。尹石转身离开学塾。 崔珏不在品茶,他起身立于廊下,喃喃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